“算”出来的高质量——迪庆有色极致经营工作纪实
2025年07月31日 10:43 1321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科技创新 作者: 杨跃祥
云南迪庆有色金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迪庆有色”)是中国最大的在产地下铜矿山和第一个5G工业化运用矿山,2025年以来,该公司干部员工做到“海拔高,追求更高;缺氧气,不缺志气”,极致经营,铁血降本,向上向好,顺利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
高质量不是空话
要落脚到指标上
春生万物,发力需早。在2025年1月召开的工作会上,迪庆有色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溪在工作报告中“算”了一笔总体账。他指出:“迪庆有色肩负着自身发展和工业强州的双重责任,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必然的选择,必须始终聚焦产量高、指标优、效益好、可持续、智能化、安全环保六大方向,极致经营,铁血降本。”2025年开年,迪庆有色面临原矿品位下降和井下安全隐患加剧的双重压力,该公司党委和经理层冷静思考,遵循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逻辑,超前谋划年度生产经营目标,大账朝前算,小账往下算,以目标、措施、成本三者相互关系确定算账的基本盘,做足提前量,开年即冲刺,起步即决战,积小胜为大胜。
迪庆有色生产运营中心邓正强说:“公司的生产经营大账管宏观,我们业务部门的责任就是要抓落实,一只眼睛向外盯市场,一只眼睛向内盯生产,把提高产量、改善指标、提升管理、创新科技、争取政策的小账算好,一项一项做到位。”在先算后干理念的推动下,机关各部门、各中心,一线各生产单位积极行动起来,围绕该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大账”扒拉自己的“小账”,想方设法找出可行可靠的盈利模式、降本方法。
迪庆有色总经理助理、生产运营中心主任王建华介绍,在生产经营众多可算指标中,保安全、保品位、保产量是最关键的,必须把有效生产精准到每天。他算了个时间账:“与上半年比,下半年有效生产时间多出27天,这是关键变量,可多处理80万吨~100万吨矿,全年完成精矿含铜33600吨。”迪庆有色通过算时间账,科学调整年度大检修时间,强化生产设备运行效率,把有效生产时间框定在330天以上,以班保日,以日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有效生产时间保年度有效生产结果。
迪庆有色新建成的安全智能管控中心坐落在办公楼左侧的雪山脚下,宽敞的控制大厅里,超大的电子监控屏幕和计算机有序排列,十多名工作人员聚精会神地点击鼠标和手柄远程监控井下、井上生产情况,操作出矿和运矿设备,现代化集约生产的场景一览无余。6月11日上午,生产技术中心“90后”技术员李懿也报出了管控中心的一本账:“管控中心是公司智能化矿山建设的最新成果,采矿、出矿、运矿、调度等生产环节被信息化、自动化技术有机整合在一起,远程集中管理、集中控制,集中操作,生产现场实现无人化,从根本上消除了井下生产安全隐患,有效提升了综合效益。”生产科技的进步和管理手段升级,为迪庆有色算好生产账、经营账、发展账奠定坚实基础。
不仅追求“盈方”
而且力求“赢方”
迪庆有色战略上重视极致经营的策略,战术上重视铁血降本的方法,统筹兼顾当期和长远,以“百年矿山”规划企业可持续发展路径。赵溪历经多岗位、多企业锻炼,对矿山生产经营有自己的“干”法。他说:“‘盈’是基本目标,‘赢’才是根本目的,高质量发展更应该建立在‘因地制宜’的方法措施上。”
早在年初,该公司领导班子便作出一项至关重要的决策,把建设排土场列入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日程,下决心解决地表冰碛物(主要是地表土)混入原矿的难题,分两期建设排土场,大规模剥离表土,一举多得综合解决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塌陷区地表土堆排以及提升矿石品位问题。2025年,该公司强力推进北部、西部、南部采矿区冰碛物剥离与堆排作业,全年计划剥离150万立方米,减少地表泥沙进入生产区。排土场完全建成后,可从根本上降低井下泥石流概率,减少地表土2200万吨左右进入公司生产系统,按照现行铜价,可节省18亿元~20亿元的成本,为未来年处理量2000万吨超前做好准备。为有效应对7—9月雨季井下泥石流影响井下出矿量,该公司领导班子还果断作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策,在选厂矿仓之外建设地表粗矿堆,解决资源“战略储备”问题。截至6月10日,这项工作初见成效,已堆了27万吨原矿,可根据选厂生产需要随时补充矿石,以满足满负荷生产需要。
迪庆有色技术人员介绍:“公司注重算流程内的账,也善于算流程外的账。”该公司原来用的是MCO药剂,从2017年开始,价格每年都有上涨,2025年预计要涨到3.2万元/吨。该公司重新开辟进货渠道,改换了EF1108新药剂,把价格控制在2.69万元/吨,用量从130多克/吨降到80多克/吨,全年节省2380万元左右;起泡剂用量从52克/吨降到25克/吨左右,全年节省800万元左右。
迪庆有色党群工作部(纪委工作部)副主任阚世虎表示:“我们也算了党建助力生产经营的账。”2025年来,该公司党委贯彻落实上级党委部署,突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宣贯“海拔高,追求更高;缺氧气,不缺志气”的普朗精神,营造良好作风和文化氛围,引领企业发展方向。纪检员格玛七林表示:“经过严格教育引导,矿山酒驾醉驾的少了,超载超速的少了,认真干事的多了。”
党建宣传业务经理周灿云介绍:“从2025年起,迪庆有色两级党组织新增了一项举一反三的活动,出现了问题就开个反思会找原因,知道哪个环节出错,才能自觉长记性、转作风、提能力。”
没有“黑面面”
就没有“白面面”
“千算万算,没有吨位就没有地位;算了又算,没有‘黑面面’就没有‘白面面’。”迪庆有色员工中流传着这句顺口溜。换言之,如果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就不能很好地体面生活。
迪庆有色采矿厂党支部书记、厂长李争荣介绍:“在迪庆有色矿山生产系统中,原矿品位对生产经营的影响最大,为提高矿石入选品位,采矿厂集中力量控制井下采出矿石中的地表土和废石混入量,降低矿石贫化损失。”2025年以来,采矿厂按照该公司部署,积极配合开展地表表土剥离和清运工作,降低雨季表土随雨水进入采矿生产流程混入原矿、造成原矿品位下降的机率,同时避免井下较大泥石流灾害的发生。负责采矿生产的承包商在公司生产运营中地位重要,采矿厂坚决杜绝“以包代管”,厂部执行三班井下值班,坐镇一线指挥协调,第一时间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保证600多个出矿口均衡出矿。
选矿厂副厂长、选矿技术专家田小松算了一笔大账:“极致经营、铁血降本,选厂突出抓了3个方面的工作:开源、节流、创新。”胸有成竹的后面,是一系列工作的硬支撑。围绕这3个方面全面开展工作,持续优化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15处,设备运行保持在投产以来的最好状态,截至5月底,原矿处理量比去年同期增加60万吨。
该公司和选矿厂加大“内循环”挖潜增效,“省着过日子”,果断压减外委工作量,组织247名本厂员工投入年度检修,自主检修量达206项,其中,球磨机衬板全部由厂里员工自行更换,节约检修成本上百万元;重视“外循环”,公司主导,选厂参与,与昆明理工大学联合开展磨矿选择性解离技术研究,开展工业试验以来,能耗降低5%以上,易选粒级提升5%以上;发动员工修理老旧设备重复再利用,价值700万元的老旧设备起死回生……
选厂精尾作业区经理章旭福介绍:“我们作业区的工作重点是严格控制生产投入,想方设法扩大分母,缩小分子。”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技术团队积极推进选矿药剂国产化,组织300种新选矿药剂小型试验,选择100种新药剂工业试验,从中选出国产化替代产品,药剂成本压减40%;开发新型环保药剂“D系列小分子抑制剂”,氯化钠从200公斤降至10公斤,钼产品总量增加3倍,利润增加17倍;投用全球首台800立方浮选机,延长浮选时间,浮选效率提高0.6%。从点点滴滴开源节流创效。
迪庆有色先算后干,极致经营落到实处,上半年,处理原矿654万吨,铜精矿含铜、钼精矿含钼等主要产品产量均超过年度任务的50%,算出了一片新天地。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