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内卷”政策下,如何看待镍价走势?

2025年07月29日 11:9 80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有色市场   作者:

印尼镍铁生产利润率
516652

7月1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出,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反内卷”政策进入实质操作阶段。受此推动,近期,工业品期货价格大幅上涨,镍与不锈钢作为此前跌幅较大的品种,也受到资金青睐,出现显著反弹。作为利润率持续为负的行业,在“反内卷”背景下,不锈钢价格与镍价的确存在利润修复的政策预期。但在不锈钢库存高企、供给未见大幅收缩的背景下,投机需求对短期盘面价格的影响有限。基于对不锈钢价格偏弱运行的判断,预计镍铁需求回升有限,难以支撑镍铁生产企业取得较好的利润,镍铁价格或持续承压,进而对镍价形成拖累。

不锈钢价格存在修复预期

但高库存限制价格上涨弹性

从“反内卷”行动的出发点来看,本质上是为了修复企业利润,扭转国内的通缩预期,而不锈钢行业的确符合这一行动的目标。2021年底以来,受房地产需求疲软影响,不锈钢价格持续下跌,企业利润率基本处于负区间。据上海钢联数据统计,截至7月25日,国内自产高镍铁企业生产304不锈钢的利润率已经下降至-6.02%。实际上,在经过2015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不锈钢行业市场集中度并不低,第三方数据显示,目前,不锈钢行业CR10高达83.8%,CR5为59%,但企业利润率之所以一直低迷,与不锈钢企业“高产量、高库存”的经营策略分不开。过去一年,印尼高品位镍矿价格受政策影响,价格持续上涨,而中资企业又缺乏对于镍矿价格的议价权,导致生产成本不断增加。尽管如此,不锈钢企业并未收缩产量以匹配实际需求,相反,企业之间价格竞争激烈,导致成本压力难以向下游传导,钢企利润空间不断收缩。在“反内卷”背景下,不锈钢价格存在利润修复的政策预期。

从短期来看,引发不锈钢价格反弹的现实路径在于投机需求对于需求端的短暂改善。近期,在不锈钢价格回升背景下,市场出现部分投机需求,导致不锈钢库存短期小幅去化。但不锈钢库存依旧处于较高水平,这将限制价格向上的弹性。截至7月17日,全国主流市场不锈钢89仓库口径社会总库存为114.8万吨,周环比下降1.69%。社会库存消化速度依旧缓慢,且从历史数据来看,当前,库存仍处于相对高位。供给方面,虽然7月存在一定减产预期,但减产力度整体仍不及预期。7月,全国43家不锈钢厂预计排产量为326.8万吨,环比下降0.7%,同比下降1.2%。因此,在库存高企、供给未见大幅收缩的背景下,本轮价格反弹高度依然较为悲观。

从客观来看,不锈钢价格低迷的原因不仅仅在于企业之间的“内卷”,核心还是在于需求侧的疲软。在产能过剩、需求持续向下的背景下,即使供给侧发力,价格也只能是止跌,而不是回升,更何况企业间的价格竞争本身也难以消除。因此,在下游需求显著回暖前,不锈钢的价格将难有起色。

镍铁价格或持续承压

镍价反弹缺乏支撑

近期,受不锈钢价格回暖影响,镍铁价格短期有所修复。虽然目前镍铁生产利润率仍处于极低水平,但由于在产镍铁生产线主要集中在印尼,受“反内卷”政策的影响预计有限。因此,基于对不锈钢价格偏弱运行的判断,预计镍铁需求回升有限,难以支撑镍铁生产企业取得较好的利润。

从成本端来看,镍矿供应存在转松预期,对于镍铁价格的支撑也将弱化。近期,印尼镍协会秘书长在接受采访时透露,2025年,镍矿的RKAB(项目计划和预算报告)批准的配额量高达3.64亿吨。随着后续印尼产量的释放和菲律宾镍矿出口供应的回升,镍矿供应或逐步转松,带动镍矿及镍铁价格进一步走跌。

对于镍价而言,短期内,市场价格仍然锚定RKEF转产成本。精炼镍相较镍铁溢价是一个比较好的观察指标,当精炼镍相较镍铁溢价偏高时,部分生产线将从镍铁转产高冰镍,增加精炼镍的潜在供应,进而对镍价构成利空。目前,这一价差已经反弹至偏高水平,后市或对镍价形成拖累。

综合来看,在国内“反内卷”政策影响下,镍价与不锈钢价格出现显著反弹。作为利润率持续为负的行业,不锈钢与精炼镍的确存在利润修复的政策预期。但由于不锈钢库存高企、供给未见大幅收缩,过剩局面难以出现扭转,投机需求对短期盘面价格的进一步影响相对有限。预计后市矿价将继续阴跌,带动产业链价格中枢进一步下移,后市需要关注不锈钢企业的减产情况以及国内是否出台具体的需求刺激政策。(作者单位:五矿期货)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