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培训现场成为“第二课堂”——中铝物流中部陆港全员技术培训侧记
2025年07月22日 11:9 185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地矿建设 作者: 欧阳建设
园区作业部叉车司机实操培训现场
“车辆启动前要检查刹车、转向等系统状况,装载时要降低货叉至地面的距离,行驶中禁止提升货叉,转弯前减速确保重心稳定。”7月18日,中铝物流集团中部国际陆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部陆港”)练兵场上,叉车司机孙志勇口述操作要领,并驾驶叉车示范,装卸班新转岗员工认真听、仔细看、上手练。园区作业部把叉车司机培训搬到现场,骨干言传身教,班组员工受益,这是中部陆港全员技术培训火热进行的生动写照。
今年以来,面对企业机构改革和市场化变革带来的挑战,中部陆港落实中铝集团建设“一流员工素质、一流岗位技能、一流工作业绩、一流严实作风”技能人才队伍的要求,本着“干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深入调查了解岗位员工培训需求,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理论课堂和现场教学相结合、“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全员培训,激发了员工的学习热情,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根本转变,为更好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打造“一专多能”物流高技能人才队伍提供了坚实保障。
现场实物教学“顶级给力”
铁路运输公司机务运转班主要负责内燃机车运用与列车、车辆的运行,为大宗原燃物料进厂、产品发运提供动力保障,作业技术要求高、安全责任大。随着老员工退休,内燃机车司机岗位出现缺口。铁路运输公司因地制宜,组织由车间和班组技术骨干、工人技师成立的教学小组,走进现场、走上机车,把员工培训课堂从室内向现场全面位移,不再拘泥于教材和黑板的限制,以车间设立的“练功车”为地点,采取实地实物教学,生动、灵活、贴近实际的方式点燃了员工参与培训的热情。
培训现场成为“第二课堂”
“从左到右,自下而上,先里后外;大到车体,小到开口销,一一检查。”在中部陆港库7内燃机车检修车库,装备技术公司员工李凡边口述、边检查,诵读尺寸限度流利,检查步伐规范,目测、手检、锤敲、勾、划一气呵成,他标准而又娴熟的动作赢得了现场列检班员工的阵阵掌声。“培训现场已成为我们员工相互学习的‘第二课堂’,大家逐一上场,一展所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装备技术公司经理王贵新介绍。
学在现场、练在平时。装备技术公司员工培训注重“立足实际,强调可行”,不断丰富和完善“每周三题、每月一课、每季一考”内容:在原先实行安全、技术等综合性“每周三题”的基础上,由各班组制订本班组年度、月度培训计划,每周出3道技术问答题由班长组织员工进行学习;每月底由车间技术人员根据每月学习内容,采取集中授课或深入现场讲解等方式,向班组成员进行讲解和提问;每季度组织班组员工进行培训效果测试,结果兑现奖惩,有力促进了员工立足岗位、苦练内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平日的技术积累,为关键时刻的“绽放”打下了坚实基础。装备技术公司员工在“走出去”承揽外部内燃机车检修业务中,以精湛的技能展现出了团队成员的专业素养,得到了业主方的好评,为中部陆港外拓市场创收增效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用相长助力“提质增效”
“1—6月,六盘山铁路公司铁路运量大幅增长,内燃机车燃油消耗得到了有效控制,这一增一降得益于我们六盘山铁路公司创新培训,引导员工开展技术攻关取得的实效。”中部陆港六盘山铁路公司技术员张海平表示。
中部陆港现有的10余台内燃机车燃油消耗占到了物流总成本的较大比重。面对依然严峻的生产经营形势和艰巨的降本压力,六盘山铁路公司结合中部陆港开展的“精益管理”活动,加强车务班、机务班员工专业培训,由两个班组通力配合开展了“加强过程管理、降低燃油消耗”技术攻关。通过强化培训,提高员工机车运用标准化操纵技能;进一步规范管理,把燃油消耗指标分解到每个机车包乘组,实行单机考核等措施,不仅提升了员工标准操纵技能,内燃机车等设备的台时产也能得到最佳发挥,最大限度地释放了运输效能,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加了铁路运量,降低了国铁车辆货占费和内燃机车油耗。
1—6月,六盘山铁路公司累计完成铁路运量417.69万吨,同比增长12.4%,创下了自六盘山“固王铁路”运营以来同期最高水平,实现了中部陆港异地物流项目运营水平的跨越性提升,服务客户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