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经营绩效导向的硬核答卷——国家电投铝电公司奋力冲刺“双过半”,利润创历史同期最佳
2025年07月21日 10:16 243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铝 作者: 刘志涛
铝电公司宁东分公司厂区全景
“集团公司党组对铝板块寄予殷切期望,要求铝产业在盈利能力上提供坚实支撑。铝电公司作为集团公司铝产业的主力军与全产业链的引领者,我们责无旁贷,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经营绩效为核心导向,为集团公司发展贡献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年初工作会上,国家电投集团铝电公司(以下简称“铝电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凤友掷地有声,吹响“三年三跨越、利润翻一番”冲锋号。
上半年,铝电公司深化落实集团“均衡增长战略”,生产经营改革发展局面持续向好,所有板块均实现盈利,企业价值创造能力显著提升,半年度利润同比增幅34.31%,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指标有变化,企业有力量,职工有希望,聚焦经营绩效导向助力“三年三跨越、利润翻一番”的目标蓝图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让正能量成为
铝电干群的鲜明标识
好的业绩离不开好的作风。在全力实现“三年三跨越、利润翻一番”,推动建设国内一流创新型铝企业的新征程上,铝电公司党委深知“世上从来没有救世主,唯有依靠自我加压、砥砺奋进,才能化蓝图为现实”的道理。只有每一位铝电公司职工都充满了正能量,才能把企业发展得更好。为此,铝电公司党委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于年度工作会后,紧锣密鼓地制订了“弘扬正能量 树立新风尚”干部职工教育方案。
铝电公司各级党组织认真对照规矩意识、工作作风等5个方面的突出问题,注重将正能量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持续构筑与本单位、本支部实际相符的正能量教育机制,并结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一体推进抓好落地,经过4个多月的集中教育,干部职工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正能量教育取得了积极成效:本部党建部心系职工利益,高质量开展“四送”品牌活动,精准做好“十类重点人群”和困难职工的精准帮扶工作,加强“职工之家”“职工小家”建设,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断提升职工幸福感;青铝发电党委建立党委书记电子信箱联系基层职工,落实“四下基层”等机制,各党支部书记、部门负责人到一线谈心谈话50余次,征集梳理“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形成“TOP10问题”清单并督办,解决职工关切问题;临河发电党委开通主要负责人邮箱,搭建“临距离-码上办”线上意见征集平台和专项合理化建议平台,建立党员干部分片包干班组安全“三基”建设汇报机制,畅通投诉渠道。
5月下旬,铝电公司组织开展的2025年职工思想调研结果显示,对比上一年度关键指标均有明显优化,其中,对本企业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的职工整体占比大幅提升;高压力及低工作满意度人群整体占比明显降低,广大干部职工的“幸福感”进一步增强,营造了担当干事的良好氛围。
以正贡献赋能
提质增效实现新突破
什么才是正贡献?由于市场产品价格涨了或者原材料价格降了等外部因素导致利润多了,这不是正贡献;通过主动作为,深挖自身潜力降低成本、创造效益的那部分,才是真实的正贡献。今年以来,铝电公司持续推动“均衡增长战略”落地,坚持经营绩效核心导向,制订正贡献考核激励方案,大力推进业绩考核有效穿透、精准考核和刚性兑现,1—6月,累计实现正贡献3.2亿元,牵引提质增效实现新突破。
“想要获得正贡献激励,‘靠天吃饭’是不行的,必须发动本单位所有职工立足岗位,在存量提质上发力、在增量做优上发力、在全面预算管理上发力,坚定不移围绕年度利润目标来奋斗。”铝电公司副总会计师、计财部主任智世奇指着7月份月度分析会数据分析道:“以火电板块为例,公司今年提出要锚定‘三年降5分,今年降2分’目标。两座自备电厂度电成本考核权重由10%提升至50%。1—6月,临河发电供电成本虽同比降低5.5分每千瓦时,但以正贡献指标来衡量还有一定的提升潜力。”
2分钱看似微不足道,但对一座年发电量达75.87亿千瓦时的火电厂而言,却意味着上亿元左右的效益空间。“现有的运行管控方式已经非常成熟,要抠出这2分钱,考验的不仅是燃煤机组的极限效率,更需要我们跳出传统思维,在机组调峰、智能运维等领域寻找破局点,主动挖潜增效。”临河发电部副主任刘亚斌语气中既带着对极限降本难度的清醒认知,又隐含着对技术可能突破的期待。
在任务落地执行中,各级计财部门牵头拓展正贡献指标及提质增效行动措施目标差异分析路径,高效找准执行偏差产生根源,指导制订针对性改进措施,同时,将正贡献指标完成情况与单位领导人员月度薪酬、各单位年度增量工资总额挂钩,刚性执行正贡献、月度未完成当月即时扣罚、累计完成年度综合考核制度,真正实现以绩效痛感倒逼责任担当。1—6月,铝电公司所属单位负责人月度绩效工资被扣罚的单位占比达36%。“今年上半年,铝电金海矿石发运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但对照正贡献激励方案一分析,其实我们的提产工作还有潜力可挖,特别是在铝土矿石价格处于高位的时候,可以谋划再细一点、措施再多一点、工作再实一些,力争运回更多矿石,为企业争取更大经济效益。”铝电公司金海总经理苏剑深有感触地说道。
以正流动激发人才活力
夯实发展根基
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人才是破浪前行的核心引擎。铝电公司党委深刻认识到,走好转型升级之路,关键在于锻造一支作风硬、本领强的一流人才队伍。这不仅是战略所需,更是破解当前发展瓶颈的当务之急。
直面挑战,方能破局开新。当前,铝电公司内部人力资源配置正经历着“冰火两重天”:一方面,电解铝板块劳动生产率亟待提升,行业排名呼唤更强动能;另一方面,矿山开发与几内亚项目的广阔天地,却面临着关键岗位人才紧缺的燃眉之急。这种结构性失衡,一时成为制约铝电公司发展的关键掣肘。破冰之举,在于正流动。铝电公司领导果断决策,以“内部挖潜、优化配置”为突破口,全面启动并深化人力资源正向流动机制,旨在盘活存量、激发潜能、精准补缺。畅通内部循环,大力推动产业间、单位间的人才有序流动。上半年,一场卓有成效的人才内部流动在电解铝与氧化铝板块间展开,92名优秀员工成功转岗,奔赴氧化铝新岗位建功立业,有效地化解了局部“冗余”与“紧缺”并存的矛盾,实现了人力资源的“削峰填谷”。聚焦关键领域,对于矿山和几内亚项目发展出现的关键紧缺岗位,坚持内部优先原则,深挖人才“蓄水池”。
上半年,通过精心组织,40名骨干力量被精准调动至关键岗位前线,12名人才通过挂职交流形式输送宝贵经验。同时,面向项目工程建设的紧迫需求,高效完成了急需紧缺人才的外部招聘补充,为项目顺利推进注入新鲜“血液”。
正流动不仅疏通了公司人才“血脉”,更点燃了职工进取的“火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的内生动力。这场以正流动为号角的人力资源优化攻坚战,已结出丰硕果实。截至今年6月底,一个振奋人心的数据跃然而出:公司全员劳动生产率同比大幅攀升24个百分点。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的提升,更是铝电公司人才潜力被有效激发、资源配置趋于科学合理的生动写照。标志着铝电公司在夯实转型发展人才根基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而关键的一步。
铝电公司用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稳中有进、进中提质、远超预期的硬核年中答卷。下半程,铝电公司将把半年发展的良好势头转化为连捷连胜的引擎和动力,转化为推进改革提升的优势和胜势,为完成2025年全年各项任务目标不懈奋斗。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