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钨钼产业月度景气指数报告2025年6月
2025年07月17日 14:46 220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行业统计 作者: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2024年6月至2025年6月钨钼产业景气指数
图1 中国钨钼产业月度景气指数趋势图
图2 中国钨钼产业景气信号灯图
中国钨钼产业月度景气指数监测结果显示,2025年6月,中国钨钼产业景气指数为28.5,较5月上升2.6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上升趋势,仍处于“正常”区间;先行指数为44.2,较5月下降0.6个百分点。最近13个月中国钨钼产业月度景气指数见下表。
景气指数保持上升趋势
2025年6月,中国钨钼产业景气指数为28.5,较5月上升2.6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部分领先指标回暖及生产端活跃度提升,变化趋势见图1。如图所示,行业结束了自今年1月以来的持续下行,呈现企稳回升态势。
由中国钨钼产业月度景气信号灯(见图2)可见,本月构成钨钼产业景气指数的9项指标均处于“正常”区间,但粗钢产量指数接近“偏冷”区间。
先行指数微幅下降
2025年6月,先行指数为44.2,较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显示行业短期发展动力略有增强。在先行合成指数的6个具体指标均位于“正常”区间,4项指标出现下降,分别是钨钼出口额指数、钨钼固定资产投资指数、硬质合金指数和粗钢产量指数;2项指标出现上升,分别是钨钼价格指数和M2指数。
分项指标分析
一是价格指数显著回升,市场预期改善。本期钨钼价格指数环比上升8.0个百分点,至18.6,结束连续3个月下行趋势。其中,黑钨精矿均价受出口配额调整及国内补库需求推动,环比有所上涨;氧化钼价格受益于光伏产业链需求回暖同步反弹。尽管美国高关税政策持续压制出口,但国内供需格局边际改善支撑价格企稳。
二是货币供应量持续增长。M2(货币供应量)指数达到48.2,较5月上升2.3个百分点,延续了稳步增长态势。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为有钨钼产业提供了稳定的流动性支持,有利于产业中长期发展。
三是出口额指数小幅回落,结构优化显现。出口额指数环比下降0.5个百分点,至5.5,主因是美国关税政策导致低端制品出口有所减少。但欧洲新能源车用钼需求增长带动高端钨材出口占比有所提升,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
四是固定资产投资指数触底反弹。固定资产投资指数环比上升1.8个百分点,至25.0,结束连续5个月下滑,表明企业逐步增加在技术创新与绿色产能领域的投入,但绝对值仍低于“正常”区间阈值。
五是硬质合金产量小幅下降,结构调整加速。本期,硬质合金产量指数较5月下降8.0个百分点,高端刀具产量同比增长,低端产品同比下降,显示行业向精密制造领域转型成效初显。
六是粗钢产量持续下滑,已接近“偏冷”区间。本期指数中,粗钢产量指数较5月有较大下降,降幅为25.6个百分点,显示出生产活动明显增加。粗钢作为钨钼合金重要原料,其出口受美国关税政策冲击,间接抑制钢厂生产积极性。
七是钨钼生产指数继续保持大幅回升。钨钼生产指数较5月有较大上升,升幅为39.5个百分点,反映企业加速复产以应对需求回暖,但须警惕产能过剩风险。
八是钨钼行业效益边际改善。主营业务收入指数环比增长至92.1,主因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利润总额指数环比上升12.2个百分点至15.3,但仍处“偏冷”区间,显示成本压力(电价、辅料)仍挤压盈利空间。
综上所述,短期内行业景气度将延续温和回升态势,但须警惕国际贸易摩擦与成本压力对盈利的持续冲击。建议企业优化产品结构,强化供应链韧性以应对市场波动。
(张念 执笔)
附注:
1. 钨钼产业景气先行合成指标(简称“先行指数”)用于判断钨钼产业经济运行的近期变化趋势。该指数由以下6项指标构成:钨钼价格、M2、钨钼出口额、钨钼固定资产投资额、硬质合金产量、粗钢产量。
2. 钨钼产业一致合成指标(简称“一致指数”)反映当前钨钼产业经济的运行状况。该指数由以下3项指标构成:生产、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
3. 钨钼产业滞后合成指标(简称“滞后指数”)与一致指标一起主要用来监测经济变动的趋势,起到事后验证的作用。该指数由以下3项指标构成:产成品余额、流动资产余额、应收账款。
4. 综合景气指数反映当前钨钼产业发展景气程度。景气灯号图把钨钼产业经济运行状态分为5个级别,“红灯”表示经济过热,“黄灯”表示经济偏热,“绿灯”表示经济运行正常,“浅蓝灯”表示经济偏冷,“蓝灯”表示经济过冷。对单项指标灯号赋予不同的权重,将其汇总而成的综合景气指数也同样由5个灯区显示。
综合景气指数由9项指标构成,即先行指数和一致指数的构成指标。
5. 编制指数所用各项指标均经过季节调整,已剔除季节因素。
6. 每月都将对以前的月度景气指数进行修订。当时间序列加入最新的一个月的数据后,以往月度景气指数会或多或少地发生变化,这是模型自动修正的结果。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