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内卷”政策继续刺激工业品市场反弹

2025年07月17日 14:22 30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有色市场   作者:

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释放了重要信号,首次将“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置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核心位置,并提出“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和“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这标志着国家治理“内卷式竞争”的决心已转化为系统性行动。

笔者认为,该政策不仅与可持续发展目标高度契合,有助于优化我国能源结构、有效避免生态透支、助力低碳转型及实现“双碳”目标,还能规范市场秩序、遏制不良竞争、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期目标。此次涉及的行业既有钢铁、水泥等高耗能行业,也涵盖了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新能源领域。

相较于上一轮供给侧改革结构性中对上游周期行业去产能、去产量所采取的行政化手段,本轮改革主要采用市场化手段来引导中下游新兴行业的低价竞争问题。对比这两轮改革,虽然都从供给侧入手解决供需不匹配的问题,但存在显著差异:首先,“内卷式”竞争主要集中在光伏、锂电池、新能源汽车、互联网平台等偏中下游环节的新兴行业,且民营企业占比较大。其次,本轮核心矛盾在于企业间的低价无序竞争、地方保护主义以及过度投资;而上一轮则主要面临产能过剩、国有企业杠杆率高企以及环保污染与安全压力等问题,其挑战的严峻性和应对的紧迫性相对更强。此外,本轮工作重点在于通过引导行业自律等市场化手段解决问题,辅以制度建设;而上一轮则侧重于去产能、减量化生产、处理僵尸企业等任务,主要依靠行政化手段实施,落地执行速度更快,效果也更为显著。

参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可以发现,其引发的商品市场行情呈现出“预期催化—价格驱动—盈利驱动”的特征。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后,煤炭、钢铁、水泥等行业指数迎来了近两年的震荡上行期,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2016年2月关于钢铁和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化解意见发布后,改革预期促使A股市场底部反弹,持续约2~3个月,平均涨幅达到20%~30%。第二阶段为2016年下半年,随着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带动行业景气度反转,市场估值相应提高,此阶段持续5~10个月,区间最高涨幅在35%~75%之间,股价阶段性调整往往伴随着商品价格的波动。第三阶段进入2017年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显著增强,盈利增长打开了行业进一步上涨的空间,业绩表现优异的区域头部公司涨幅更大。

实际上,要真正破解“内卷”困局,扩内需政策的协同发力不可或缺。“内卷”现象的根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着内外部共同的压力:关税局势不确定性和外需回暖的不确定性持续存在,以旧换新政策可能提前透支部分后续消费需求,房地产销售和投资端的调整仍在继续。如果单纯进行去产能,反而可能导致工业生产放缓、就业压力加大等负面影响。因此,稳定经济增长、化解“内卷”还需依赖内需政策的支持。

(作者单位:中金财富期货研究所)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