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恒邦:技术创新为基 期货护航致远

2025年07月17日 14:21 30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有色市场   作者:

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88年,经过30余年的创新发展,已成长为我国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的标杆企业。2008年5月,该公司在深交所成功上市;2019年,成为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开启发展新篇章。

多年来,该公司始终坚持走有先进技术支撑的生产经营之路。作为国内综合配套最为完备的专业化贵金属及有色金属冶炼企业之一,该公司已建立起集“探矿、采矿、选矿、冶炼、精炼、深加工”为一体的完整产业体系,并在高纯硒、高纯碲,以及硫系玻璃等高纯金属新材料领域加速布局。目前,该公司主导产品年生产能力为黄金98吨、白银1200吨、电解铜25万吨、电解铅10万吨、硫酸130万吨,同时生产锑白、铋锭、碲锭、二氧化硒、金属砷、铂、钯、高纯砷等稀贵金属和高纯金属。

以期货标准引领技术革新

打造优质交割品牌

期货市场的高标准要求,成为该公司持续提升冶炼技术的重要驱动力。为满足上海期货交易所等期货市场对交割品严格的品质要求,该公司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推动技术创新,研发的第五代火法无氰冶金工艺彻底解决了传统氰化提金工艺的环境污染问题,该工艺采用“造锍捕金+高铅提金”技术路线,实现了铜、铅、锌等多金属的协同回收,开创性构建起了以“资源综合回收”和“危废协同利用”为两翼的火法无氰冶金体系。这项技术不仅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更被列入山东省“十四五”黄金产业重点推广项目。

在期货市场的倒逼机制下,以交易所交割标准为基准,该公司建立起了动态质量监控体系,不断完善产品质量。“Humon”牌银锭、金锭、电解铜和铅锭相继成为上海期货交易所认证的交割品牌,这不仅提升了公司的市场信誉,更增强了产品在现货和期货市场的流动性。通过参与期货交割,该公司产品的市场认可度显著提高,品牌溢价能力得到增强,为开拓高端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新“恒邦模式”

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自2005年开展期货业务以来,该公司经过近20年的实践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恒邦模式”套期保值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完善。该模式的核心在于“期现一体化”管理,通过建立期货与现货部门的协同机制,实现套保策略与生产经营相匹配。该公司设立了专业化的期货部及风险管理委员会,制订了严格的套保管理制度,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有色金属行业具有价格波动剧烈的特点,“恒邦模式”下,该公司实时跟踪市场变化,通过科学的套期保值决策机制灵活运用期货工具。例如,根据市场行情动态调整套保比例,无论是金属价格上涨还是下跌,该公司都能通过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整体调节,既有效规避价格波动风险,又保留合理的利润空间,同时在严格的管理制度下避免了过度投机。这种灵活的风险管理方式,使该公司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始终保持竞争优势,守护利润安全,保障企业长期稳健发展。

冶炼技术托举

交割品牌战略赋能企业升级

该公司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构建了以先进冶炼技术为支撑的交割品牌战略体系,带来了一系列效益和便利:提升了品牌价值和市场认可度,带来品牌溢价效应;突破传统现货市场的局限,实现销售渠道的多元化布局;注册仓单质押带来融资便利;可交割属性能更灵活地利用期货市场实施套保策略。这一战略的核心在于将技术创新与金融工具深度融合,带动该公司从传统冶炼企业向现代化产业服务商的转型升级。

当前,该公司正将这一成功模式向国际市场拓展,计划在2025年完成LME铅交割品牌注册,这将进一步促进公司的转型升级,同时,响应国家战略资源安全需求,强化国内铅在国际市场的定价中心地位。

展望未来,该公司将继续深化“技术创新+期货工具”的发展模式。一方面,该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重点突破高纯金属材料制备、稀散金属高效回收等关键技术,进一步提升冶炼工艺水平;另一方面,将不断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探索运用期权、互换等创新金融工具,构建更加立体的价格风险防护网。同时,随着我国期货市场的持续发展和完善,该公司也将进一步发挥产融服务基地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推动更多产业资本合理运用期货工具,提升行业整体风险管理水平,朝着高质量实现“千亿恒邦”的宏伟目标奋进。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