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轻:攻坚夺旗“双过半” 奋楫扬帆开新局
2025年07月14日 10:44 262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铝 作者: 李婧懿
东轻生产车间
上半年,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东轻”)把握创新与精益管理主线,结构调整、极致经营、党建引领“三管齐下”,打出一套攻坚夺旗“双过半”的高质量发展“组合拳”。截至6月底,东轻加工材产量同比增长2.5%,高端合金同比增长6.7%,销量同比增长1.7%、成品率较计划提高2.14个百分点。东轻人以砥砺奋进的攻坚锐气答好一张“期中卷”,为决战决胜全年目标任务蓄力扬帆。
优化生产组织
高端产能再突破
面对市场形势变化,东轻坚持产供销一体化,组织派遣“6+1”市场服务队,主动拥抱营销,积极对接高端市场。“我们将优化生产组织、调整产品及产业结构与强化市场服务紧密挂钩,以快速响应用户需求为核心,全级次打通工序壁垒,推动东轻高端产能不断突破。”东轻制造部生产运行管理负责人王亚丰介绍。上半年,东轻板带厂通过营销协商,成功实现小批量订单在不同轧制生产线上的窄口分流,相关产品较以往产量翻倍;依托产销联动“一盘棋”,东轻特材持续加强自身高端订单获取能力,1—6月,高附加值锻件产量同比增长31.7%,高附加值型材增产超50%。
关键工序填平补齐和产线升级为高端产能的连续突破提供了有力支撑。在东轻中厚板厂,48m辊底式淬火炉年初正式投产,有效打破了高精尖铝材的工序瓶颈,民机材料半年来同比增量170%,为企业培育出新的利润增长点。
铝合金熔铸环节,东轻3条新建生产线表现亮眼。“新增熔铸线产能是老线原有8台炉组的一倍以上,单位铸造成本可降低50%,其中,圆锭成品率提高近10个百分点。”东轻熔铸厂副厂长葛义勇说,“上半年,熔铸厂产量同比增长8.6%。熔铸‘龙头’产线的转型升级,正逐步形成东轻高端保供的强劲引擎。”
强化精益创新
降本增效结硕果
将精益创新作为核心发力点,东轻向极致经营要效益,不断挖掘降本增效新空间。
坚持“质量精益”,东轻相关单位就废品压降开展攻关。各条轧制线以工艺优化为抓手,精细化控制工序切头尾及板带材切边量,部分高端合金成品率提高近3个百分点,节约成本约150万元。紧盯提质降本,东轻特材技术系统不断改善生产工艺,厚壁管材等重点产品凭借投料方式优化和过程管控,几何废品大幅减少,1—6月,累计降本约385万元。
聚焦消除时间成本浪费,东轻以“极致效率”推动极致经营。“我们从关键指标参数入手,运用大数据分析,构建最佳模型,全方位促成设备、人员、物料的极致管控和无缝衔接式的均衡产出。”区域工程师王刚介绍。据了解,通过对流程细节的严格把控,王刚所在的中厚板厂全线生产效率提升显著,24m辊底炉二级时效工艺测温效率提升超80%,部分加工工艺复杂的高附加值产品,生产周期可降至原本时长的50%左右。
纵深推进数智建设,5月起,国内有色金属加工行业热轧领域首套多场景智能化重载仓储物流系统在东轻投入运行。经由线上“一键”调度,生产现场可完成铝合金物料全天候无人化的自动识别、自动存取与自动冷却,压缩运输成本的同时,杜绝了人工失误导致的质量缺陷。“智能系统让物流过程真正实现了增效、降本、提质的‘三位一体’。这进一步丰富了东轻以MES系统为核心、多层级数字平台‘全链互联’的智能制造格局,带来了企业精益创效的崭新驱动。”东轻装备部(数字化部)信息化中心主管纪羽丰评价。
深化党建赋能
砥砺担当促实干
持续深化“双融合”,东轻党委以高质量党建赋能担当实干,引领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以一为基谋新局、勇争第一创价值”大讨论中,东轻党委突出问题导向,面向制约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的痛点,与基层员工面对面开展调查研究,形成了涵盖党建、科技、战略、经营关键领域的“十强化十提升”工作方案,截至目前,完成标志性成果5个。“深入广泛的学习研讨全面激发了党组织带领广大干部员工实地解决经营发展问题的担当作为。”板带厂党委书记刘海江介绍。通过将调研课题列项清单并限时照单销号,东轻岗位一线“马上就办、履职尽责”的执行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相信事在人为、相信拼搏的力量、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咬住年度目标,坚定“同题共答”,东轻各级党组织以一系列“党建+”具体实践,为东轻冲刺“双过半”、奋力开新局注入了澎湃动能。传承“主动作为、雷厉风行、严细认真”优良作风,东轻特材4月份产量创造历史,超出计划指标23%;东轻技术质量中心积极响应“大干二季度、奋战九十天”号召,试样检测及时率保持100%;围绕“党建+生产攻坚”,中厚板厂党委发挥联建共建优势,组织党员骨干突击队支援包装任务,保证产品按时交付。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