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出铜矿山蝶变重生新路径——水口山有色柏坊铜矿稳产增效工作纪实
2025年07月14日 10:34 265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铜镍铅锌 作者: 张世明 詹翔骥 柏华
水口山有色公司领导指导铜矿开展资源勘探工作
水口山柏坊铜矿铜鼓塘矿井
今年以来,水口山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水口山有色”)柏坊铜矿围绕“稳产增效”核心任务,搭建资源接续、安全生产、费用管控和党业融合管理矩阵,生产进度条受控,安全生产“零事故”,环保指标达标率100%,铜矿山提质增效新路径初步显现。
团队攻坚
开辟资源“生命线”
资源是矿山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水口山有色柏坊铜矿针对可采资源锐减现状,组建资源统筹专班,实施动态开采管理。技术团队以坑探、钻探为核心手段,结合历史勘探数据和现场岩层特征按图索骥,围绕铜鼓塘矿区破碎带型铜矿体、方解石脉型铜矿体、903溶洞周边开展生产探矿,划定4处低品位矿体回采区。探矿团队日均采集岩芯样本超4组,通过人工比对矿脉走向与样本数据,累计优化探矿路径3次,推动贫矿利用率明显提升。建立“矿石质量—贫化损失”双指标监测系统,通过“资源日报”制度实现全流程管控,资源综合回收率稳定在95%以上。
精细管理
筑牢运营“安全线”
水口山有色柏坊铜矿着眼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组织签订全员安全生产责任状,修订完善井下作业规程,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编制《“五三”班组安全生产建设方案》,建立反“三违”个人考核机制,将双重预防机制覆盖所有作业面。厚植新质生产力根基,稳步推进隐患治理攻坚,落实“八条硬措施”问题整改23项,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率100%;淘汰落后设备,顶板管理“八不作业”执行达标率98%;完成隐蔽致灾因素治理7项,机电运输安全“七化”措施全面落地;提升应急能力,开展火灾、透水等专项演练4次,完成铜鼓塘矿井反风试验。持续推进“学法规、抓落实、强管理”专项行动,连续13年保持长周期安全生产纪录。
费用管控
严控生产“成本线”
水口山有色柏坊铜矿深化阿米巴经营管理模式,深化“一切成本皆可降”理念,树立全员成本意识。采用“集中管理、分块实施”模式,将出矿加工成本、完全成本逐级分解至工区、科室及班组,与绩效挂钩。突出过程与结果并重,通过三级成本指标分解,实时跟踪费用执行情况,确保全年成本偏差率控制在5%以内。推动成本管控从管理层向一线延伸,形成“人人有责、层层负责”的成本管理格局。如设备工程室通过延长巡检周期、加强预防性维护,老旧凿岩机、卷扬机故障率同比下降20%;机修车间建立“以旧换新”动态台账,累计修复阀门、电缆等关键部件110余件,节约采购成本9.8万元;生产技术调度室精准调控“峰谷用电”,电费支出环比下降18%。
党业融合
畅通井下“运输线”
面对资源濒临枯竭的特殊时期,水口山有色柏坊铜矿党总支深化“党旗飘扬、党徽闪光”行动,全矿上下凝聚“保生产就是保生存”共识。引领党员在重大项目、“急难险重”任务中勇挑重担,积极参与攻坚行动,组织开展2次手选“废铁”义务劳动,累计回收废铁35吨。探矿团队日均井下勘探里程明显增长,及时编制矿脉剖面图;机修车间实施24小时轮值制度,确保矿山六大系统零故障运行;采掘工区结合采掘工作面生产条件,合理安排作业人数,优化劳动组织,实现生产均衡稳定、劳动效率最优;安环室建立电机车电池充放电“专人专管”制度,规范日常维护流程,有效降低设备故障率,畅通井下运输线。
动力与压力并存,信心与决心同在。水口山有色柏坊铜矿将一以贯之稳定资源接续大局,抓好生产经营大盘,分步突围、蝶变重生,践行好“矿业报国、矿业强国”初心使命。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