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钨业绽芳华——江钨控股集团的红色传承与产业革新之路

2025年07月08日 10:37 5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四秩风华 共铸辉煌   作者:

1.中国钨矿发现地——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邹家华题

翻阅江钨厚重历史长卷,每一页都在探索与创新、改革与发展、奋斗与崛起的交相辉映中阔步前行、磅礴不息。1907年,赣州大余西华山发现钨矿并开采,揭开了中国钨业的百年传奇。赣鄱红土地,孕育着改写工业文明进程的“钨金”,涵养着保障中国革命胜利的经济源泉,熔铸着支撑现代工业发展的铮铮脊梁,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红色传承 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江钨将红色血脉融入企业发展肌理,在有色金属工业的舞台上,奏响一曲红色基因传承与时代使命践行的乐章。

2.“共和国第一国企”——中华钨矿公司旧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江钨控股集团的前身——中华钨矿公司,历经烽火淬炼,在革命中铸就赤子初心。1930年4月,毛泽东在会昌县听取关于钨矿开采情况的汇报后,整理了首个工矿业调查报告《仁风山及其附近》,为发展革命经济作了重要准备。次年,红军进驻于都铁山垅钨矿。1932年2月12日,经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批复,中华钨矿公司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工矿国有企业就此诞生。由毛泽民领导的中华钨矿公司,不仅凿开了“钨金”矿脉,更为中央苏区贡献了70%的财政收入,点燃了支撑革命经济的希望火种。中央红军主力战略转移时,中华钨矿公司就有数百名采矿工人加入了长征和游击队,其中,红色矿工谢宝金背着68公斤重的手摇发电机,从于都走到延安,成为毛主席口中的“长征模范”。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从抗美援朝捐献“赣南钨矿工人号”战斗机,到大吉山、西华山、岿美山三大钨矿被列入“一五计划”156项重点工程建设;从“以钨换需”到“以钨还债”;从举力支援德兴铜矿、江西钢厂、良山铁矿等重点项目建设,到为新中国工业体系建设添砖加瓦,江钨用行动诠释着“国企姓党”的政治底色。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江钨红色基因赓续绵延,拥有江西矿产“七朵金花”中的钨、稀土、钽铌优势资源,从计划经济的资源开发主力军转型为市场经济的产业创新先锋,一直是我国钨和稀有金属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江钨牢记“钨业报国、产业强国”使命,在新征程中彰显责任与担当。从资源勘查开发的前端布局,到精细化冶炼加工的中端提质,再到高附加值产品的后端延伸,江钨以开拓进取的实干精神,在有色金属领域不断创新突破。

5.生产一线现场

产业革新 求新求变勇立潮头

观大势者谋全局,善驭变者开新局。今天的江钨,加快构建以实体产业为基础、资本运营为保障、创新发展为引擎的业务架构体系,已形成“钨、钽铌锂、稀土”三大核心主产业协同发展的全产业链创新型现代企业,高端装备制造、前沿科研创新、贸易服务、资源循环再生等产业深度融合;现拥有1家上市公司、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产业协同能力、价值创造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显著增强。

7.赣州金环磁选科技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装配车间

改革的决心金石掷地。春天不是等来的,改革是必由之路。江钨通过内部组织变革提升市场化管理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从组织架构调整到核心价值重塑,从科研战线到管理前沿,企业的每一个细胞都迸发着求新求变的活力。通过资产证券化,上市工作取得实质性突破;对集团四个运营主体实施整合,统一由江钨控股集团托管,提高管理效能;整合设立贸易事业部、稀土事业部,做强存量、做实底盘,深挖业务增长潜力;成立矿业发展基金,破解矿产资源勘查阶段社会资本投入不足的难题,形成“勘查—开发—利用”良性循环;构建非生产性资产集中统一管控平台,实现“底数清、产权明、价值准、流转畅”的管理目标;激活江钨香港公司、江钨上海公司,发挥“桥头堡”作用,做优跨境贸易,实现贸易投资互促发展;围绕主责主业,编制商业计划书,科学规划“十五五”发展目标和路径。通过改革,构建起“产业实体+产业基金+产业创新”三位一体的现代产业集团,力求实现产业能级跨越。

9.话剧《钨金》剧照

创新的热情春潮奔涌。江钨坚定“科技兴企”之路,将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转化成发展的“最大增量”,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增添新优势,现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7个,省级科研创新平台25个,牵头组建江西省钨、稀土2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江钨坚信,拥抱数字就是拥抱未来。走进“智能工厂”——赣州华京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该公司自引入全套数字化生产线,人均产量较原先提高62%,市场占有率由原来的10%提升至20%,产品单位成本下降,质量更加稳定。在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公司,“智能矿石分选机”科技成果获批为国务院国资委首批国企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在国务院国资委“科改示范企业”——赣州金环磁选科技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大型卡车运载着零件放入“智慧云仓”,机械设备高速运转,一台台磁选机成品整齐有序地排列在车间……依托首届“国家卓越工程师”获得者熊大和博士及其团队强大的研发能力,攻克弱磁选矿领域世界难题,刷新弱磁选矿指标世界纪录,SLon立环脉动高梯度磁选机,服务全球2000余家客户,国内市场占有率超50%,始终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发展的步伐铿锵有力。“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江钨通过整合钨冶炼加工产能,一改“散、小、弱”局面。江钨产业园年产5000吨偏钨酸铵、1.5万吨氧化钨、1万吨钨粉、8000吨碳化钨粉、2500吨高端硬质合金与2000万片高性能数控涂层刀片、600亿米光伏用钨丝一期等项目陆续建成投产,钨产业实现高端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钨铁合金国内市场占有率超40%;偏钨酸铵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居行业第一;光伏用超细钨基合金丝突破关键技术,挺进行业新赛道。所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江西江钨硬质合金有限公司,专注国产刀具进口替代,某品牌手机厂商采用其生产的高强韧硬质合金刀具,实现钛合金手机中框一次铣削成型,打造超薄机身,给消费者带来极致体验,打破了我国高强韧硬质合金材料“卡脖子”难题。依托全产业链优势,江钨深耕钨及硬质合金在现代工业领域的创新应用,已拥有超高纯APT、超高纯钨粉、超高纯钨靶材制备等多项关键技术,以精准高效的解决方案为中国高端制造助力。

根魂所系薪火相传向未来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江钨突出抓好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切实把党的政治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坚持用党建品牌力提升发展力,坚持党建引领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壮大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2024年6月6日,由江钨联合创排的原创话剧《钨金》实现首演,第一次把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经济领域斗争搬上舞台,并在江西省内巡演38场次。“我们将继续守好红色根脉,不断深化中华钨矿公司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和利用,让‘听党话、跟党走’‘钨业报国、产业强国’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江钨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熊旭晴说。

江钨青年

站在新起点,江钨以“资源立企、科技兴企、人才强企”为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聚焦主责主业,深耕价值创造,积极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创新引领力、产业带动力的现代化稀有金属产业集团,在资源循环与矿业变革中树标杆、立潮头!

责任编辑:王彦明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