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质”造六十载 砥砺奋进创未来——自贡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60年发展纪实

2025年07月07日 15:36 4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四秩风华 共铸辉煌   作者:

押题

在新中国工业化进程的版图上,在祖国加强战备的历史背景下,800名创业者在“三线建设”号令之下闻令而动,从湖南株洲601厂奔赴蜀地,埋下一粒钨业的火种,拉开了中国硬质合金生产厂自主设计建设的序幕。

在历史坐标中传承三线精神

20世纪60年代中期,党中央及毛泽东主席针对当时国际形势及国内工业布局情况,作出“三线建设、战略转移”的重大决策,在祖国的西南地区建设一个硬质合金生产基地,即自贡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自硬公司”)的前身。

1964年9月,原冶金部电话指示株洲601厂党委派员赴京,接受内迁建厂任务,随后开展选址调查;11月,原冶金部工作人员入川作厂址实地考察,最后确定工厂建在自贡二黄滩。

1965年1月18日,工厂启用“冶金部764厂”印鉴;11月20日,原冶金部正式下达更改设计方案的批文,工厂开始了设计和建设。

创业初期,工厂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是极其艰苦的。创业者们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为旗帜,秉持“先治坡、后治窝,先生产、后生活”的坚定信念,在荒滩上展开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工业开拓,在千年盐都书写下中国硬质合金工业自主建设史。

1969年2月,工厂生产出首批成品——钨钴硬质合金。这片曾经的荒滩托举起充满希望的钨业梦,重构中国钨工业的战略格局。1972年9月15日,“764厂”更名为“自贡硬质合金厂”(启用新印鉴)。

历经60年发展,该企业主要产品年生产能力从不足百吨到超过万吨,形成以硬质合金、表面工程、钨钼材料为主的三大产业板块。2024年,该企业以硬质合金深井潜油泵零件产品入选第八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标志着其在硬质合金深井潜油泵零件产品制造领域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历经60年发展,该企业以“立足自贡,拓展西南,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的决心,开疆拓土,做大做强。从1985年首次设立外贸出口小组开启对外贸易初步探索,到1994年出口硬质合金395.8吨居全国之首,再到年出口创汇额破亿美元、连续多年位居自贡市首位,再到如今旗下进出口公司获得中国海关高级认证企业(AEO)资质,该企业由西南一隅,走向全国,享誉世界。

历经60年发展,该企业“长城”品牌价值不断凸显。随着国优、部优、省优产品的相继诞生,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全国用户满意企业等国家级荣誉落户该企业。截至2024年,自硬公司顾客满意度在连续22年保持顾客“满意”水平的基础上,连续9年达到“很满意”。

历经60年发展,自硬公司勇担工业强国使命,紧跟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步伐。1998年,实施第一次公司制改制,成为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下属的国有独资公司,更名为自贡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成为中国五矿旗下硬质合金及钨钼产业的核心成员之一;2016年,成为中钨高新直管企业、中国五矿核心骨干子企业。该企业推行事业部制,实施三年目标任期责任制、三级超额利润分享机制,优化组织机构、压缩管理层级、实施全员绩效管理,完成“三供一业”改革任务……每一次改革都是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

在改革浪潮中淬炼产业筋骨

1986年4月2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方毅来厂视察,并挥毫题词“振兴中华钨业,勇攀世界高峰”。这是一代代自硬公司干部职工的梦想,更成为企业在改革开放浪潮中破浪前行的精神航标。

1970年6月,工厂用自建冶炼、制粉生产线制造的粉末为原料,生产出成品硬质合金和钨钼制品,从精矿冶炼到成品制造的生产工艺系统全面建成。1971年,国家正式向工厂下达指令性计划生产的任务。1978年,工厂的钨粉、碳化钨粉首次进入国际市场。

3
自硬公司部分产品

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起点,中国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新政策,工厂也随着时代的发展,经历了变革所带来的阵痛与欣喜。1979年4月起,该企业开始了由单一计划经济向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从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的转轨变型。

面对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经济全球化浪潮,自硬干部职工在历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积极寻求实现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新路子。

在上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的发展期,工厂开始独立自主走向市场,不断寻求新的发展机遇,于1990年成为硬质合金行业首家国家一级企业;90年代至21世纪初,企业进入产业发展的探路期,围绕金属钨与金属钼逐渐实施产业调整。

2016年以来,在中国五矿、中钨高新的战略引领下,该企业锚定“综合实力国内领先、优势产品世界一流”的战略目标不懈奋进,“一体两翼”的产业发展格局进入深层次构建阶段。

做强硬质合金产业。工厂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进行了大规模技术改造。其中,引进欧美先进硬质合金生产工艺技术,为企业硬质合金生产工艺进步和产业升级打下了基础。近年来,自硬公司坚持“从材料向合金、从合金向零件和工具服务延伸”的发展方向,实施了从粉末、混合料到后端精密零件、棒材、采掘工具等一系列升级改造。同时,把硬质合金板块细分为5大类,强化专业化发展,培育出精密零件、采掘工具、切削刀具、耐磨合金、型材等一批优势特色产品。精密零件成为全球排名前列油服公司的主要供应商,冲压模产品品质行业靠前,铣刨刀具成了国内头部企业的主要供应商,截齿工具等远销国际市场。

做优表面工程产业。21世纪初期,该企业快速捕捉新材料发展机遇,将硬面材料产品单列出来实行专业化生产。经过20多年的发展,该企业构建了一套完整且成熟的配套应用体系,涵盖以钨基为主的前端表面材料研发生产以及后端应用技术服务。硬面材料获得AS9100D航空、航天和国防组织管理体系认证、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和国防合同方授信认证(Nadcap),表面强化技术服务及应用产品成功进入核电应用领域。长城表面公司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技术中心获得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认定。

做大钨钼材料产业。1992年10月30日,工厂拉开了在成都龙泉驿区建设成都新产业基地的序幕,标志着二次创业的开始。经过30多年的发展,该企业在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装备的基础上,经过消化吸收与创新提升,建成包括钨粉、钨条、钨合金、钨丝、钼条、喷涂钼丝、线切割丝等系列产品的制造体系,具备雄厚的技术开发、市场营销和创新发展能力。

在勇于创新中践行“国之大者”

1977年1月,工厂接受来自毛主席纪念堂工程指挥部的任务,赶制加工纪念堂工程材料用切削刀具。工厂立即组织30多人成立攻关组,经15个昼夜奋战,研制出两类刀片1540片,完成了为纪念堂建设提供高性能刀片产品的光荣任务。上世纪90年代,工厂承担的多项“八五”国家重点科研攻关项目通过了国家鉴定。

勇于创新,是三线精神的重要内核,如同奔涌不息的血液流淌在企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60年来,企业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6项、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省级科技奖31项、中国五矿科技奖3项,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60多项。

1
长城切削公司产线

进入新时代,企业更是将“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视为发展信条,不断突破、求新求进。

推进项目建设,向产业链后端、价值链高端延伸。从2018年起,该企业推进高品质精密零件、棒材、标准铣刀、细碳化钨、硬质合金成都研发平台等重点项目建设。2019年,高品质精密零件技改项目建成,效率提升3倍以上;2025年3月,精密零件智能制造示范产线建成,多工序实现智能化。从2014年起,该企业大力推进采掘工具技改项目,正在建设自动化生产线。2020年,启动建设的数控刀片项目实现了中钨高新数控切削刀具“双基地、双品牌”发展战略;长城切削公司入选四川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获得四川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

2019年10月,长城表面公司自主研发的航空发动机用硬质合金特殊粉末首次实现直接向航空发动机零件制造厂商供货。2022年,长城表面公司生产的碳化钨特殊粉末成功应用于飞机起落架,为实现“鲲龙”AG600国产化贡献了力量。

2025年,中国首口万米科学探索井——深地塔科1井在地下10910米成功完钻,该企业研制的超高温高压钻井工程工具关键复合材料,在深地塔科1井实现应用。

60年创新发展,党建作为引领保障发挥了关键作用。特别是近年来,在中国五矿党组和中钨高新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该企业党委深入贯彻“两个一以贯之”,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引导企业坚决贯彻创新发展战略。企业形成了“技术人才攻坚突破,技能人才匠心支撑”的特色人才保障体系。企业有7人获得国务院政府津贴,1名科技人员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有色金属学会杰出青年工程师等科技人才层出不穷,2个团队分获中国五矿科技创新团队、盐都创新创业领军团队,1个班组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工业和信息化部先进基础工艺人才等高技能人才纷纷涌现。

60年创新发展,驰而不息健全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是关键。建立两级研发体系,建有完善的科技创新保障制度;推行“揭榜挂帅+赛马”机制,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提成;深化产学研合作;建成3大研发平台,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发费用投入占比持续保持在3%左右。企业成为国家第一批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累计获得授权专利超过300项,入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在担当奉献中彰显央企底色

60年发展进程中,该企业始终秉持“一切依靠职工,一切为了职工”的发展理念,让发展成果惠及职工、反哺社会,两次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构筑温暖自硬家园。60年来,该企业始终将职工福祉作为发展的核心目标,实现了职工人均收入的稳步提升,建立企业年金制度、住房公积金按上限比例缴交、修建职工文体中心、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并获评四川省总工会提升职工生活品质试点企业,不断改善职工生产生活环境,确保长周期安全生产,获评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

践行央企政治担当。该企业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按照上级党组织安排,自2015年起先后派出多名干部在青海省祁连县、云南省彝良县、自贡市古文村践行帮扶使命,开展党建结对、消费帮扶等活动,助力其基础设施建设,加入社区“幸福合伙人”项目,企业主动融入地方发展。

守护绿水青山。拆除冶炼分厂60米高烟囱,根治钨酸铵湿法冶炼污染;建成雨污分流系统、中水回用工程,实现工业废水“零排放”;推动绿色制造,单位产品能耗不断降低;建成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3类产品获碳足迹认证;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

60年筚路蓝缕,60年初心如磐。自硬公司的发展历程,是一部与祖国工业进程同频共振的奋斗史,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国有企业坚守“国之大者”的生动缩影。

60年,是一个节点,更是一次启航。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自硬公司将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征程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4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