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通发展:以绿色数智发展 奏响新时代奋进强音

2025年07月07日 15:20 5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四秩风华 共铸辉煌   作者:

湖北枝江生产基地质检中心及办公楼

湖北枝江生产基地质检中心及办公楼

在《中国有色金属报》创刊40周年之际,回顾我国有色金属工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宛如翻开一部厚重的时代画卷。从筚路蓝缕的起步阶段,到如今成为全球有色金属工业的中坚力量,这40年不仅是行业发展的见证,更是无数企业拼搏奋进的缩影。

炭素行业是铝产业链的“隐形基石”,始终为铝工业等高端领域提供关键支撑。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索通发展”)作为全球炭素行业的领军企业,在这场时代变革浪潮中锐意突破、敢为人先,多年来深耕预焙阳极领域,开拓锂电负极赛道,不断探索新型碳材料,以技术创新为引擎、绿色发展为底色,形成了以风光储氢一体化绿色能源供应为基础,以预焙阳极+负极产业为支柱,全球贸易、产业技术服务、电子元器件、新型产业孵化等产业协同发展的中高端碳材料产品供应和服务体系,荣获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高新技术企业、全国质量标杆企业称号;蝉联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

技术创新 筑牢产业根基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索通发展多年来持续完善科研创新体系,加大研发投入和专利布局,构建起深厚的技术“护城河”,截至2024年底,荣获省部级的科技成果18项,授权专利共363项;一直以引领行业规范有序发展为己任,主持、参与制订的国家及行业标准并进行颁布实施的共计39项,其中,国家标准21项,行业标准18项;拥有省部级以上(包括省部级)研发平台11个。该公司与东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建立联合实验室,打通产学研用研发全链条,进一步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技术;围绕新能源、新材料及未来产业新动能发展机遇,索通发展与中南大学合作,延伸拓展公司发展布局,切入新能源赛道,持续推动研究成果快速孵化,为公司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湖北枝江基地中控室
湖北枝江基地中控室

预焙阳极作为铝电解工序的关键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着铝电解的效率和质量。索通发展自成立以来,便致力于高品质预焙阳极的研发,主导研发的高精铝用低锌阳极、低“铁-炭”接触电压降阳极、全生命周期开槽阳极、复合磷生铁改性剂技术、节能钢爪数字模拟技术、铝电解槽三场测试与优化、铝工业含氟固废全资源化增值利用技术,为国内外高精铝及绿铝需求客户贡献了“索通方案”。索通发展凭借高密度、高强度、低电阻、低消耗为核心优势的预焙阳极产品,成为国内外电解铝企业的优秀供应商。

携手共建 共谋可持续发展

索通发展积极投身于与产业链上下游客户携手打造可持续行业生态的进程,实现了产业链的延伸和协同发展。在原材料方面,索通发展建立了严格的供应商评估体系,与国内外优质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原材料长期质量稳定可靠。在产品供应方面,索通发展同下游知名铝企采用合资建厂、共同研发的方式,与头部企业客户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这不仅促使索通发展的产品价值稳步提升,更让能够精准洞察客户需求,从而为客户提供高附加值定制化服务,实现了双向的深度融合。

湖北枝江基地生产现场 (1)

目前,索通发展在山东、甘肃、重庆、云南、内蒙古、湖北、广西、江苏等地建有13个生产基地,预焙阳极建成产能达346万吨,负极产能8万吨,煅后焦130万吨,薄膜电容器20亿只。其中,预焙阳极出口市场占有率超40%,产品出口至欧洲、中东、东南亚的国家和地区,出口量自2008年以来连续17年居全国首位。与此同时,该公司与吉利百矿合资建设的广西百色田东60万吨预焙阳极、与华峰集团合资建设的江苏索通32万吨预焙阳极项目顺利推进;与阿联酋环球铝业的60万吨预焙阳极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未来,索通发展将以原创性突破、工业化验证和持续创新能力为全球客户持续提供高质量的碳材料产品。

数字驱动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在工业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时代浪潮下,数字化、智能化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引擎。随着公司产能规模和全球化布局的推进,面对大规模的管理运营挑战和服务全球客户能力的迫切需要,索通发展制订了“1+N”的数智化战略,即:1个智能总部+N个低碳智能工厂。

索通发展通过搭建五层数智化体系,建立集团级智能制造标杆工厂,2022年,实现了采购、财务、人力资源的数智化管理;2023年,将数智化战略延伸到生产工厂,在山东临邑启动智能工厂建设试点;2024年,数智化转型在人才培育、设备升级、管理提效等方面实现了质的提升。山东临邑生产基地完成智能工厂试点项目建设,实现了产品生产运营的提质降耗、高效协同,不断推动生产运营优化,在提升产品与服务创新、转变经营业态等方面成效斐然。目前,山东临邑生产基地全面实现了订单履约、研发与技术质量管理、智能生产、可靠运行、智慧能源、业务洞察等6大领域的建设目标,服务全球客户的能力再上一个新台阶。

厚植绿色动能 引领产业质效跃升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索通发展制订了具有前瞻性、全局性的“0-20-1000”碳规划战略,以碳材料的绿色制造践行低碳使命,在能源端、产品端、服务端,巩固发展绿色生产力,深度践行绿色ESG理念,构筑具有索通特色的全球竞争力体系。

随着全面碳资产管理时代的到来,索通发展积极履行碳排放管理责任,构建碳排放及碳资产管理体系,制订并发布《碳排放及碳资产管理办法》,落实公司各部门及分子公司管理责任,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升级生产设备、优化能源结构、提高生产能效等措施,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与挑战,率先将绿色基因融入生产全链条。2024年8月,该公司在山东基地投用行业首个预焙阳极二氧化碳连续排放在线监测系统(CEMS),通过煅烧、焙烧环节的实时数据采集与现行碳排放数据核算体系形成相互鉴证的新型MRV体系(可监测、可报告、可核查),实现碳排放精准计量与动态优化。

索通发展在甘肃生产基地试点新能源物流,同时在工厂内部逐步实现新能源车辆的替换,在山东部署分布式光伏发电设施,开发特色罐式煅烧炉三级阶梯式余热回收利用体系,满足工厂用电用热需求,节能和环保效益显著,2024年,公司余热发电量达到42.7万兆瓦时。索通发展积极完成能耗强度下降的绿色目标,其中,索通嘉峪关基地已核销绿证2万余张,相当于减少约1.09万吨二氧化碳排放,节约标准煤6800余吨。

索通发展持续针对全生产流程筛查降碳潜力,从优化生产工艺、更新设备设施、推进新能源替代等多个角度协同发力,保持铝用碳素领域产品碳排放处于行业领先地位。2024年,索通发展主持起草的《铝用预焙阳极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行业标准正式发布实施,参编的有色金属行业首个碳足迹国家标准——《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电解铝(GB/T 44905-2024)》正式发布,推动了行业从末端治理转向全生命周期管理。

索通发展积极践行绿色供应链管理,充分实施供应商ESG风险评估准入机制,与上下游合作伙伴携手,共同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致力于推动整个供应链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

挺膺担当 不负时代使命

索通发展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高度重视员工关怀,致力于创造一个包容、和谐、充满关爱的职场环境。索通发展职工子女助学金发放活动自2019年实施以来,共资助高校录取的职工子女170余人。

在经济贡献方面,索通发展通过自身的发展壮大,助力属地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财政税收。索通发展积极参与教育支持与社区公益项目,近年来仅捐资捐助投入3000余万元,助力乡村振兴,聚焦社区民生,进行教育资助。该公司后勤采购以供应链为纽带,串联起企业与属地的共同成长,为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贡献索通力量。

倡导公平竞争、可持续发展的行业生态。作为预焙阳极行业的龙头企业,索通发展一贯倡导公平竞争,在竞争中相互学习、借鉴,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同行业同仁一道构建健康、有序、繁荣的行业发展生态。

从一个天津外贸企业到如今拥有全国346万吨产能的世界级预焙阳极领军企业,索通发展以“技术+品质+低碳”的创新实践,重新定义了预焙阳极产业的价值维度,秉持为“铝产业链绿色减碳”的发展方向,为客户提供“多产品+服务”的电解槽减碳节能综合服务解决方案。

展望未来,索通发展将继续秉承“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员工提供奋斗舞台、为绿色家园作贡献”的企业使命,坚持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合作伙伴共筑繁荣生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索通发展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心,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索通力量。

湖北枝江基地生产现场 (2)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