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光”而行 逐“电”致远——江铜(广州)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进阶发展之路
2025年07月07日 15:13 60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四秩风华 共铸辉煌 作者: 郭奕 林嘉琪 吴江伟
成立不到3年的江铜(广州)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铜光电”),是江铜集团庞大产业版图中一个“特别”的存在。
兆瓦级液冷充电用线缆、4K内窥镜医疗线、5防安全插座……在江铜光电,新能源汽车、医疗设备、终端消费品等各行业前沿产品争奇斗艳,颠覆传统认知和印象。
这里是江铜集团在铜产业链向下游延伸的最末端。在这里,江铜集团首次进军消费品市场,填补了“B2C”领域的空白。在这里,江铜集团以融合、协同之道,蹚出一条企业并购重组的新路子。在这里,江铜集团铜加工产品扬帆出海,实现技术、品牌、服务一体化输出。
一滴水珠可以折射阳光,一朵浪花可以感受大海。江铜光电这束“光”,在创新发展中持续闪耀,更折射出江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探索。
聚势而强
—— 并购重组,融合赋能,
从各自为战到握指成拳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江铜南方线缆板块,各自体量和规模都不大,内部线缆企业在市场、销售、研发、人才等环节各自为战,难以形成协同发展的规模及合力。
而在外部,行业已是一片“红海”。电线电缆头部企业并购上市频繁、扩张加快、规模猛增、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市场对电线电缆企业的发展更是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不破不立,革旧图新。
随着江铜南方“大宝兴”战略深入实施,2022年10月28日,江铜(广州)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由股东深圳江铜南方有限公司以所持有的东莞市喜诺电业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锦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铂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出资在广州增城注册成立,江铜光电由此诞生。
“通过‘一个主体、两条赛道、三大基地’,打造产品结构清晰、协同能力强大、立足穗莞苏、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辐射全球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质量企业。”江铜南方公司副总经理,江铜光电党总支书记、总经理吴汉说。
“一个主体、两条赛道、三大基地”,确立了江铜光电发展的新方位。按照上述原则,江铜光电迅速率先推进本部改革,强化顶层设计,系统研究谋划,明确本部职能部门、所属单位、事业部三者之间的分权范围和管理分界,进一步优化组织结构,厘清权责边界。
有选择,便有割舍。整合之后的“二次创业”之路,极为不易。
彼时,南方公司线缆板块包含深圳宝兴、苏州宝兴、江铜文威、喜诺公司(原阿波罗)等10家单位。
由于历史原因,股权结构复杂,既有台资,也有港资。
“江铜文威在被收购之前,具有港资背景的企业特性。东莞喜诺,其前身则是一家台资企业。各线缆企业有各自不同的历史背景,受地域文化差异化影响,员工队伍结构复杂,内部思想观念也存在显著差异。”回首来路,江铜光电党总支副书记叶森华记忆犹新。
2022年6月,在东莞喜诺收购的关键时候,叶森华被委派到东莞喜诺,担任支部书记和总经理,迎接他的是一片斑驳的厂房和陈旧的设备,还有喜诺员工们的不安、质疑和观望。
消弭隔阂,唯有以真心换真心。“薪酬待遇不会减少,我们竭尽全力帮助喜诺走出困境,为喜诺美好未来继续努力奋斗。”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经过团队的不懈努力,成功解决了近400名员工的合同转签工作。同时,在江铜南方“大宝兴”战略中,将东莞喜诺作为重要产业拼图,被纳入到江铜光电发展体系。
2023年11月,江铜集团下属线缆板块广州宝新、苏州宝兴、东莞喜诺、江铜文威等股权均被江铜光电收购并100%持股,标志着线缆板块企业整合再添重要里程碑。
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江铜光电身上的“包袱”更轻了,也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新空间。
链群协同
—— 打通堵点,汇聚合力,
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
整合,解决的是企业“活下去”的问题。未来,如何能“活得更好”,依然是江铜光电面临的“考题”。
对此,江铜光电的答案是,实现优势互补,相互赋能,最大限度激发“乘数效应”。
在组织架构上,不断优化“一个主体、两条赛道、三个基地”的整体布局,不断提高一体化水平;在制度上,按照“精简适用、高效协同”的原则,累计建立209项线上流程,梳理优化634项流程,大幅精简各审批节点。
同时,江铜光电全力打造“企业中枢神经系统”,由光电本部统筹,统一建设ERP、全面预算等系统,江铜光电所属各基地ERP系统已上线并运行良好,财务全面预算系统整体上线试运行,推动资源互通互享、企业管理信息化,降低协同成本,实现业务流程全透明管理。
吴汉算了一笔账:通过建立共享价格库等方式,相同的物料进行集采,带来采购的成本优势。仅此一项,2024年就统筹各基地实现降本639.94万元。
江铜光电的全新平台将业务、研究院、生产基地串联起来,打破原有的隔阂界限,不断发挥协同优势,呈现一系列生动实践。
“过去,虽然都是江铜南方下属企业,但是各个公司各自为战,形不成品牌,做不大优势,甚至还陷入同质化‘内卷’。”江铜光电东莞喜诺公司副总经理李宗敏感慨。
江铜光电成立以后,结合各个基地优势,对订单进行分类整合,集中优势进行生产,发挥协同效应。“以前,深圳宝新和东莞喜诺都生产电子线和电源线产品。整合之后,电子线和电源线的生产集中在东莞喜诺,减少了产品切换次数,提高了生产效率。”
研发、生产以及营销之间,协同配合,放大组合效应,不断把优势转化为效能、变潜力为实力。
协同的力量,源自创新链的多年沉淀。通过自主创新、产学研协同等方式加强EV、医疗、新材料等线缆应用领域产品的研发,着力打造“材料+线缆+消费品”的全产业链产品生态。
“江铜光电线缆及材料研究院工程师和前端业务人员共同参与新业务客户的开发,快速响应满足客户需求。”研究院医疗线研发工程师蒲应春说。当客户有新需求时,研发工程师已经就样品开发进行了提前布局和准备,大大缩短了开发周期,紧密配合了终端的开发需求和期望。
协同的力量,源自产业链的十足底气。江铜光电,打通了从原料到产品销售的各个环节。当一个市场订单涉及线缆产业链的上下游产品时,江铜光电联动各生产基地实现协同作业。
“汇集各个领域技术人员,实现对产业链全链条的成本分析能力。”江铜光电副总经理、广州宝新总经理陈发心告诉笔者,通过对各基地销量前100款产品的成本进行深入分析,优化了产品设计和工艺流程,2024年实现降本154.25万元。
有分工,有擅长,江铜光电全产业链优势,不仅让各基地做好了自己的事,更实现了双赢、多赢、共赢。
“不断强化研发、生产、营销三位一体的战略协同体系,通过系统打通市场端、研发端、制造端全链条,逐步构建需求牵引研发、技术驱动生产、品质反哺市场的正向循环生态,实现价值链能级跃升。”吴汉说。
如今,协同文化融入江铜光电生产、经营和管理等各项工作之中,形成从管理层到一线生产人员的全方位协同。在更深层次,协同之力如涟漪般,不断向外延展,沿着整条产业链强协作、聚合力,打开更加广阔的空间。
惟创则新
—— 创新驱动,转型升级,
不断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江铜光电广州增城基地,厂房里一派繁忙景象,但繁忙的不光是现场工人,AGV机器人在其中有序穿梭,堆垛机在三层楼高的自动化立体仓库内,按照电脑指令将电线产品运送到指定位置存放。
“每一件货品在扫码入库后,都有一个‘电子身份证’,当接到订单时,系统自动发出指令,快速找到对应商品,再经由AGV机器人托盘无人化操作,运送到工人面前。”车间现场负责人董海燕介绍。
产品的储存、分选、包装、运送等基本应用自动化设备、机器人、智能管理系统,数字化革新,实现了生产现场和仓库的无缝衔接,让“人找货”变成“货找人”,提高了效率的同时,降低了成本,效果立竿见影。
生产自动化、智能化和数字化管理,让江铜光电的生产场景面貌一新,生产方式更加智慧高效。
新能源充电线,是江铜光电的主攻方向之一,其产业链还在不断延长。
走进江铜光电线缆及材料研究院,副院长廖正勇正介绍其新晋“明星产品”——兆瓦级液冷充电用线缆。
兆瓦级充电技术,是充电领域的又一最新突破。顾名思义,其充电功率达到兆瓦级水平,即1MW及以上。运用该技术,平均每分钟可为车辆补充约20千瓦时,后续逐步从重卡领域向商用、乘用车推广。
廖正勇介绍,兆瓦级液冷充电用线缆开发成功并量产,并取得了IEC认证,主要终端客户中不少是行业头部企业。
作为国内最早投身液冷充电线研发及生产的企业之一,江铜光电长期致力于推动我国液冷充电线研产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全程深度参与了由广东省电线电缆行业协会组织编制的T/GDWCA 0130—2024《电动汽车充电用液冷电缆》团体标准,成功填补了国标、行标、地标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娄尚,机械和自动化专业,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去年10月入职江铜光电,成为第一批管理培训生。
眼下,她正在江铜光电线缆及材料研究院参与基于自动化视觉缺陷检测的除颤线缆的研发,通过自动化设备检测出肉眼看不到的线面问题。
对于管理培训生来说,江铜光电线缆及材料研究院,成为她了解生产基地、熟悉业务的最佳平台。
江铜光电线缆及材料研究院是江铜光电为推进南方公司“大宝兴”战略实施而设立的核心技术平台,通过整合广州宝新、苏州宝兴、东莞喜诺及江铜文威等4家所属单位的研发资源,构建起覆盖新产品与新材料研发、新工艺与新装备应用的研发体系。
“无论是研发、生产还是管理,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朝着共同的目标坚定前行。”娄尚说。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江铜光电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科技创新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心电导联线、硅胶超声刀线等重点医疗产品,低成本光伏料、美标薄壁结构汽车充电线等开发成功并量产,一大批重点产品开发取得新突破。
2024年,江铜光电22个项目实现成果转化,实现销售额约5001万元;获得授权专利23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
进军C端
—— 瞄准新风口,布局消费品,
产业链向下延伸开辟新赛道
4月22日,在南昌CCIE2025SMM(第二十届)铜业大会暨铜产业博览会展台上,江铜集团旗下消费品品牌“喜美诺HIMNO”完成焕新升级后的首次精彩亮相,吸引了众多参会者驻足参观。
来自国内各地的客户、国外客商以及个人消费者纷纷来到喜美诺展位参观洽谈,合作需求涵盖线下代理、礼盒代工、跨境业务等多个领域。
“好铜好插座,就用喜美诺。”凭借过硬的产品品质,喜美诺不仅赢得了集团内部单位的认可,还吸引了众多外部客户的关注,现场合作意向不断。
打开京东商城喜美诺旗舰店,店铺已上线3C类和排插类近20余款产品。其中,数码插排和数据线两款“明星产品”在线上及线下的总销量均已过万件。
2024年,江铜光电依托东莞喜诺基地在欧美终端消费品市场的深厚渠道、客户资源以及强大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充分挖掘江铜南方铜产业链的上下游协同潜力,推出自有电连接相关产品品牌——喜美诺HIMNO。
喜美诺以高端定位及高端产品切入,以“安全连接世界”为使命,成为国际领先的电连接专业品牌,用高品质产品连接和守护人们的美好生活。
目前,喜美诺产品在“线下五金商超+线上电商平台”的双渠道业务布局,强势打开国内市场,销售产品涵盖排插、延长线及其他与铜产业链相关的终端消费品。
国内喜美诺品牌电商店铺已在天猫和京东等电商上线,并入驻抖音、拼多多等平台,喜美诺产品也逐渐在网端打开销路,“圈粉”一批用户。
朱俊杰,去年4月份入职江铜光电消费品事业部电商运营,负责电商店铺的管理,推广引流,活动策划,商品的统筹。
今年3月份,朱俊杰所在的江铜光电消费品事业部团队,在喜美诺天猫旗舰店“试水”了“三八女神节”促销活动,天猫店铺的日访客量突破4万人次,日订单量突破1000件,销售额超过10万元。
“打包发货忙不过来,整个团队都在帮忙发货,还从生产线那边调了3个人来。”回想起当时忙碌的场景,朱俊杰记忆犹新,天猫店铺上线不到3个月,就取得如此销量,也让团队有了更大的信心。
店铺好评如潮,“线材扎实,接头做工精细,还自带收纳魔术扣,真的是性价比很高,物美价廉,物超所值。”“做工很好,包装很好,质保5年,线很粗,插拔手感也很好。”“说明书写得很详细,还附带收纳扎带,很推荐购买。”
安全性早已成为插座行业普遍且最基本的要求,而高品质正成为喜美诺迈向市场的“撒手锏”。粗一圈的线缆,扁平式的插头,扎实的做工用料,尽管相比竞品价格高20%,但管理团队自身的品质有足够信心。
从阿波罗到喜美诺,从“贴牌”到“品牌”,从“制造”到“质造”“创造”,好的产品比拼的不只是价格,而是品牌。
江铜光电消费品事业部副总裁陈太英介绍,HIMNO喜美诺的标识设计,搭配充满江铜文化特色的礼盒套装,以同心圆为品牌的超级图腾,源于江铜集团“同心、同创、同进”的价值观,并表达出高品质“铜芯”的行业特性和核心优势。
江铜光电正以消费品等新兴产业为突破口,划出一条新的增长曲线。
在更广阔的目标中,江铜光电规划了喜美诺apollo(高端防护插座系列)和喜美诺Pro(专业生态系列)两大产品线,力争在自有消费品品牌市场份额跻身行业第一梯队,实现“安全联接世界”的品牌国际化目标。
出海扬帆
—— 开拓赞比亚,阔步国际化,
“走出去”拓宽发展新空间
赞比亚,加丹加高原,赞比亚中央省江西经济合作区。
阳光如金纱般洒进江铜(赞比亚)光电有限公司的厂房,中式灰瓦正门后,六栋现代化厂房静静矗立,熠熠生辉。
工程师王鹏站在锃亮的无氧铜杆生产设备旁,工装口袋里那支磨旧的电笔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晃动。徒弟Andrew正协助他完成设备安装、管线接通等工作。
一年前,王鹏作为首批外派工程师,与同事们来到了位于赞比亚中央省的江西经济合作区,参与项目建设。
从规划到开业运营,江铜南方先后派出12名骨干,涵盖了管理、技术、业务、财务等领域,仅7个月就完成了设备引进、安装调试、员工招聘培训和生产等一系列工作,刷新了海外项目投产的新速度。
随着各配套项目投入使用、项目满产达产扩产,赞比亚公司未来预计将提供超120个赞方长期就业岗位。
江铜(赞比亚)光电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Darlingtone Shawa说:“与江铜集团的合作非常成功,他们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还帮助我们提升了产业水平,增强了我们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024年9月,江铜(赞比亚)光电有限公司传来喜讯:中国江西国际公司、厦门倍特立科技集团及HGP 3家企业的订单已揽入怀中。
“这批订单涉及的产品覆盖了单芯电缆2.5mm2、4mm2、6mm2等多种规格,将投入到赞比亚乃至非洲的基础设施建设、储能电池前沿项目及家装等领域,这标志着江铜南方成功打通了介入非洲前端资源的新通道。”江铜(赞比亚)光电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新枫说。
5月1日,江铜(赞比亚)光电有限公司与合作区正式签署无氧铜杆项目入园协议。该项目是在原电线电缆项目基础上实施的增资扩产重点项目,投资超100万美元,于5月中下旬正式点火投产。
“该项目将进一步完善企业的产业链布局,使公司能够从单纯的线缆生产,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实现对核心原材料的自主供应,极大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刘新枫说。
作为江铜集团的国际化桥头堡,早在2001年,江铜南方便抓住深圳进出口政策机遇,成功申请了进出口经营权,自此进入了国际市场。
从输出产品转向输出产能、与当地共建工业产业链,本土化战略成为出海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
“全球化就是本土化,本土化就是全球化,我们的全球化战略不再仅仅停留在产品输出上,而是更深层次的技术、品牌、服务一体化输出。”江铜(赞比亚)光电有限公司总经理罗伟彬说。
立足广东,辐射华南有色行业市场,深入非洲与东南亚海外市场,链接全球产业。
江铜光电的未来,越来越闪亮。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