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四十载 携手共铸有色魂——云锡祝贺中国有色金属报社创刊40周年

2025年07月07日 14:53 5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四秩风华 共铸辉煌   作者:

1

砥砺奋进四十载 携手共铸有色魂——云锡祝贺中国有色金属报社创刊40周年

作者:王智

感恩同行,致敬初心。40年来,中国有色金属报社坚持以全心全意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服务、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宗旨,忠实记录有色金属行业的辉煌历程,传递政策强音,凝聚奋进力量。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云锡”)作为中国锡工业的发源地和云南现代工业文明的摇篮,与中国有色金属报社风雨同舟、携手共进,在新闻报道、品牌传播、行业交流等领域深度合作,共同书写波澜壮阔的百年云锡壮美画卷……

改革赋能

破局立新 激活发展动能

2023年以来,云锡锚定“三年强攻关、八年大跨越、十五年创一流”的“3815”战略发展目标,以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为抓手,全面构建“4+2”整体布局,有色金属实体产业集团支撑架构更加完备,百年国企焕发新生。

公司治理提质。云锡持续优化“1+9”决策体系,管控事项更加精准、权责边界更加清晰,云锡控股、锡业股份入选云南省属企业公司治理示范企业。持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强化经理层成员岗位意识和契约精神,常态化推进管理人员“能上能下”,2024年,对12名中初级管理人员实行末等调整、不胜任退出制;所属新材料公司成为云南省首家以《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暂行办法》为指引实施股权激励的企业,骨干员工中长期激励在云锡历史上首次实现实质性破局。持续提升ESG治理水平,云锡控股ESG社会责任报告首获五星级权威评级,“国资国企先锋100指数”排名第17位。

新兴产业提速。抢抓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机遇,实施“新材料提升三年行动”,加快新材料产业园(华东)项目建设。引入代表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的深创投等6家国内重量级战略投资企业,投资资金8.9亿元全面落地,形成与战略投资者在新材料产业发展上的战略支撑、资源赋能、深度协同新局面。BGA焊锡球等“三高”产品销量同比增长36%,实现国内首家低α辐射锡产出销售,打破国外垄断,新材料“第二增长极”作用加速显现。

开放合作提级。牵头建设云南锡铟实验室,参与筹建国家战略性稀有金属矿产高效开发技术创新中心,牵头组建云南省首批创新联合体——云南省锡铟产业创新联合体,高等级创新平台跃上新台阶;与云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签署锡铟金属储备协议,与内蒙古赤峰市、厦门钨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保障国家战略资源安全,协同推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云南省壮大“资源经济”作出积极贡献。

科技自强

创新驱动 锻造硬核实力

从被誉为“20世纪锡冶金工业最伟大发明之一”的电热连续机械结晶机,到锡冶炼“五个世界之最”行业新标杆,从四丁基锡填补国内空白,到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回顾云锡的百年产业报国之路,也是百年创新之路。云锡坚持“把资源变技术、把技术变标准”,深入实施科技创效三年行动,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锡铟新质生产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2023年—2025年5月,研发投入超22亿元,实现科技创效益5.6亿元。

关键技术突破。系统推进全产业链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竞相涌现。采选端,建成国内首个深井立式砂仓尾砂膏体充填系统,“智能摇床工业化应用研究”填补国内外成套摇床新型高效技术装备空白。冶炼端,成功研发“二氧化硫还原浸出—赤铁矿法除铁”核心工艺,突破了国际上对赤铁矿除铁关键技术和配套装备的封锁,填补国内锌冶炼技术空白。精深加工端,攻克0.2mm以下高精度小直径BGA焊锡球制备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国产化率从不足10%提升至自主可控;突破8N高纯铟(产品纯度达99.999999%)制备技术,实现8N高纯铟生产线稳定量产。截至目前,荣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进步成果奖100余项、国家专利授权600余项。

数字智能转型。锚定“数字云锡”目标,积极推进数据中台建设,截至今年5月,公司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86%、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提升至76.7%,“炼锡智造示范工厂项目”入围云南省打造世界级“灯塔工厂”培育名单,“5G+云锡锡业智慧冶炼工厂”入选国家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优秀案例。《中国有色金属报》报道的5G时代,锡是怎样“智”造的?》引发行业热议。

标准引领行业。以国际标准为核心,与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推进国际、国家、行业等标准研制、标准化项目成果的总结推广、标准及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提升建设,深化有色金属领域标准、知识产权等方面合作,提升市场竞争力和行业话语权。截至目前,云锡制修订国家、行业、团体标准160余项。

经营提质

稳链强链 书写担当答卷

面对复杂市场环境,云锡聚焦稳产保供、价值创造,树立“有利润的营收、有现金的利润”经营理念,以“一利五率”为核心的主要经营指标实现质的改善。今年1—5月,实现归母净利润1.5亿元,创历史新高。

保供“压舱石”。充分发挥全球锡铟资源龙头优势,旗下锡业股份用好购产、购销、内外、期现“四个联动”,年产锡锭8万吨、铟金属80吨,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45%、30%,为保障光伏、半导体等战略产业供应链安全作出积极贡献。强化供应链尽责管理,健全完善供应链尽责管理体系,以A级的评估结果顺利通过《中国矿业供应链尽责管理指南》审核。

绿色“新标杆”。云锡下属企业华联锌铟入选省级“绿色矿山”,2个冶炼厂被认定为国家级“绿色工厂”。其中,锡冶炼工厂作为云南省首个“退城入园”标杆项目,创造了产能规模最大、技术装备最强、节能环保最优、数字化程度最高、综合效益最好“五个世界之最”行业新标杆。

国际“新维度”。坚持“走出去”,以全球化视野谋划冶炼端、精深加工端海外业务布局,积极论证澳大利亚伦特尔斯尾矿资源等重点项目,2024年海外营收占比突破23%。从连续多年参展南博会到首次亮相链博会,从积极参与国际锡业大会等国内外行业会议到牵头举办首届锡铟科技创新论坛,云锡充分发挥行业龙头作用,构建全产业链互利共赢的“行业生态”,引领全球锡铟行业健康持续发展,从“百年云锡”昂首走向“世界云锡”。

云聚众智,锡满天下。站在“十四五”收官、“十五五”开局的重要节点,云锡将以更高站位融入国家战略、以更大魄力深化改革创新、以更实举措推动高质量发展,与中国有色金属报社继续并肩前行,续写新时代有色华章,用实干实绩铸就“两个全球最优”世界一流新云锡。

二十五载风华正茂 再启新航逐梦星河——记锡业股份上市25周年

作者:杜芸芸

二十五载光阴流转,二十五载风雨兼程。2025年,是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锡业股份”)上市25周年。25年来,锡业股份总资产从19.1亿元到366.4亿元,增长了19.2倍;营业收入从11.9亿元到419.7亿元,增长了35.3倍;净利润从0.97亿元到15.7亿元,增长了16.1倍;承担了锡、铜、锌产品相关国家及行业141项标准的制订,其中,13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锡锭》GB/T728标准成为国际通行标准。

这是保障国家战略资源安全的25年。锡业股份平均每年新增量,相当于一个大到中型锡多金属矿床。2024年,有色金属总量较上市首年增长逾7.7倍,其中,锡、铜主要产品产量分别增长了3.3倍和15.8倍,产品锌实现量产,年产达10万吨以上,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

这是书写科技创新亮眼答卷的25年。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澳斯麦特冶炼工艺转化为国际领先水平的锡冶炼技术;首创“光电+跳汰+螺旋溜槽”组合工艺,建成全国首个年处理300万吨废石的综合回收项目,积极推进5G+融合运用,实现“人控”到“数控”的智慧升级。

这是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25年。锡业股份通过建设废石充填及尾砂膏体充填系统,每年充填废石和尾砂约60万m3,率先在国内开启矿用自卸车“油改电”技术探索,实现CO2减排量30304.05吨。锡冶炼工厂作为云南省首个“退城入园”标杆项目,创造了全球锡冶炼“5个世界之最”行业新标杆,荣获国家“绿色工厂”荣誉。

这是逐浪市场实现效益最大化的25年。锡业股份建立了世界锡行业最为健全的全球销售网络和服务体系,产品远销海内外,锡产品销量约占国内市场的1/2、全球市场的1/4,自2005年以来位居全球第一。

乘“锡”而起 “锡”引未来——云锡新材料的四秩跃迁

作者:苏海涛

四秩风华激荡,共铸锡业辉煌。云南锡业新材料有限公司从80年代首批深加工产品起步,坚持破界思维与持续提升,深耕锡、铟等战略金属的高端精细化应用。将“卡脖子”危机化为创新动能,驱动锡产业链附加值裂变,成为“中国智造”供应链的银色血脉。

“云锡焊料”的荣光与阵痛。从20世纪70年代起,云锡产品品种逐渐增加。20世纪80年代,云锡的焊锡条、焊锡丝亮相国内市场,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然而在2000年后,传统模式与技术依赖隐忧引发了焊锡丝、BGA焊锡球、锡膏等产品的“卡脖子”事件,这也成为了云锡实施自主创新的“觉醒剂”。

革故鼎新的跨越发展。从2007年起,从焊锡丝核心技术与工艺全面发力,攻克助焊剂活性等难题,以“松香基固态助焊剂产业化制备”重构技术链,这项操作法获评“云南省十佳操作法”。锡膏自2006年自主开发配方起,“十年磨一剑”打造了国内首条锡膏自动灌装线。2017年,重启“BGA焊锡球”项目,产品出货标准、品质控制标准不断提高,攻克抗氧化难题,获得全球头部企业认证。

新质生产力重塑蓝图。新时代,云南锡业新材料有限公司肩负云锡“第二增长极”的重任。建成全球首条焊锡丝全流程数字化产线,超细丝附加值提升400%。BGA实现“以克计价”,产品打入全球头部供应链。锡膏攻克“卡脖子”难题,覆盖多牌号需求,获得头部企业应用,零卤素锡膏响应绿色制造。突破性研发低辐射锡,为信息产业安全提供关键材料。高纯铟攻克杂质去除难题,实现7N、8N高纯铟制备,改变低附加值出口和高附加值进口的局面。

踔厉奋发二十七载 云链万家创一流——云锡物流改革发展开新局

作者:谢雨航

翻开云锡物流27年的成长史册,是一代代物流人用心血与智慧建企、兴企、强企的历程。27年来,云锡物流率先打造滇南首家仓储式超市——储运商场,所属汽服公司成为云锡第一批混合所有制改革企业,是红河州首个国家“5A级供应链服务企业”。云锡物流成立至今,营业收入增长了88.9倍、利润增长了66.98倍。

打好采购、仓储、配送等供应链环节“组合拳”。云锡物流创新“三贴近三上门”+“一厂一策”服务机制,如今,集采率、到货及时率分别突破80%、75%,合格供应商突破3200家,平均融资利息逐年降低。

预判价格走势,踏准采购谷点。采取厂家直采、联合采购、竞价采购等方式,推进备件国产化替代、新产品替代。构建“多式联运、多方联合、多地联通”运输模式,提供“一单到底、一柜直达”服务。2024年,云锡物流公路、铁路运输降本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198%和197%。完善“云锡智运”平台,整合车源、货源,对外业务营收突破2000万元。

全力打造“阳光采购”平台。该公司建立决策、管理、操作“三层分离”和采购、招标、资金支付“三权分离”机制,建成廉洁文化长廊,打造云锡电子采购平台,与OA、ERP、合同管理等系统互联互通,努力打造有色金属一体化供应链服务商。

责任编辑:孟庆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