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集团:打造“一体两翼”现代化产业体系奏响高质量发展奋进强音

2025年07月07日 14:36 19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四秩风华 共铸辉煌   作者:

1

西北晨光中,白银集团厂区的轮廓逐渐清晰。交错林立的管道中流淌着炽热的液态金属,智能化设备的轰鸣声与火车汽笛交织成独特的工业晨曲。从新中国建设的浪潮中走来的白银集团,历经71年风雨淬炼,不仅见证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崛起与腾飞,更以自身的跨越发展,在行业发展史上镌刻下熠熠生辉的印记。近日,笔者走进白银集团生产一线,探寻其辉煌成就背后的发展密码,触摸新时代下白银集团蓬勃跳动的发展脉搏。

走进铜业公司生产车间,一股热浪裹挟着金属特有的气息扑面而来。直径数米的巨型闪速炉矗立中央,炉内千度火焰翻涌,赤红的铜液如沸腾的岩浆般翻滚,将操作人员的脸庞映得通红。智能化设备沿着轨道有序运转,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屏幕上各项数据实时跳动,工人们只需轻点按钮,就能实时监控生产流程的每一个环节。“过去的一年,我们抓现场、抓管理、抓指标、抓能耗、抓安全、抓环保,交出了生产黄金15吨、白银500吨的亮眼成绩单。”铜业公司综合车间主任王玮指着实时数据屏,眼中满是自豪,“这些数字的背后,是白银集团在生产工艺、设备管理和生产组织上的千锤百炼,更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升级转型的生动实践。”

这份亮眼成绩的取得,源于白银集团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战略眼光。近年来,白银集团紧扣时代脉搏,深入实施“强工业、强科技”行动,全力推进“十四五”发展规划,着力打造“一体两翼”千亿元级有色产业集群,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传统有色金属产业上档升级,生产经营质效节节攀升,走出了一条既有发展“高度”、又饱含民生“温度”的特色之路,绘就出一幅蓬勃向上的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对标一流:管理革新激活企业发展新动能

走进白银集团总部大楼,“对标一流企业”的标语格外醒目。董事会办公室主任翻开对标一流方案向笔者介绍道:“近年来,通过实施对标一流提升行动,企业经济技术指标、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全面提升。攻克‘多空区复杂环境下残矿安全回采’‘闪速炉旋浮精矿喷嘴技术’等多项技术难题,成功实现成果的转化应用,产品质量与技术指标达到行业领先。”

数据是发展最有力的注脚。据了解,白银集团对标一流企业,不断超越自我提升管理能力和经营质效,始终在新征程锚定工业总产值、营业收入、经营效益、采选综合能力、职工收入的“五个倍增”目标奋发有为,实现生产经营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五个倍增”目标完成进度亮眼,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新材料新产品工业产值占比从4.77% 提升至13.5%,年度工业总产值实现两位数增长,成功突破550亿元大关,营业收入从614亿元增长至 868亿元。

在对标管理方面,51个关键指标达标率达84.3%。白银炉技术创新升级项目建成投运,形成40万吨铜冶炼产能;铜铅锌产品产能达到80万吨、产量突破75万吨,黄金、白银产量分别达到15吨、544吨。秘鲁首信公司扩能项目达产达标,形成多金属选矿1600万吨;绿色选矿药剂项目1.5万吨生产线建成试车,20万吨高导新材料项目一期12.5万吨生产线建成投产;合作建设的锂电铜箔形成7万吨产能规模,建成电池级铜箔负极材料生产基地;1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实现并网发电1.5亿千瓦时;2万吨磷酸(锰)铁锂生产线、5000吨纳米氧化锌项目全力推进。同时,白银集团积极发挥龙头引领作用,带动区域内产业工业产值大幅度提升,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双轮驱动: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齐头并进

在高纯碲研发制备中心,年轻的技术员小李正在全神贯注地操作着提纯设备。他轻轻扭动旋钮,眼睛紧紧盯着仪表盘,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变化。“我们研发的50吨高纯碲生产线和1.5吨高纯铼条制备项目,实现了生产渣料中有价金属元素的“吃干榨净”,填补了甘肃省内技术空白。”小李难掩兴奋,“现在,我们生产的高纯碲纯度高达99.999%,在半导体、光伏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市场供不应求。”

这份创新突破的背后,是白银集团主动融入甘肃省“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的战略眼光。依托重大项目建设,白银集团以全产业链思维优化布局,推动产业结构向价值链高端迈进,有色金属主体产业不断迭代升级。2021年12月26日,铅锌厂锌冶炼渣无害化处理项目正式投运,开创国内富氧侧吹熔池熔炼技术处理湿法炼锌渣全冷料工业化应用的先河,成为资源吃干榨净发展循环经济的新典范。2023年9月,甘肃省重大项目——白银炉技术创新升级项目竣工点火投产。4.0版白银炉横空出世,不仅一举跨入国际先进炼铜工艺技术行列,而且实现了铜产业链板块“白银炉+闪速炉”的“双子星”运行模式。“闪速炉”与“白银炉”炼铜、火法与湿法铅锌冶炼双线并行,多品种冶炼工艺技术优势更加互补,多金属综合回收能力行业一流,重塑竞争新优势。截至目前,白银集团有色金属粗、精炼产能已双双突破80万吨,创历史最好水平。

从传统产业升级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白银集团始终走在创新前列。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延链强链,打造有色新材料产业集群,年产20万吨高导新材料项目点火投产,长通公司做精常规线缆、做优微细电磁线和做大超导电缆,多点发力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铜产品精深加工率由7.14%提高到26.6%,锌产品精深加工率实现零的突破,打造了有色新材料产业集群。

数字赋能:数字化转型重塑产业新生态

走进铁运物流公司,一列列满载货物的火车进进出出,调度员手持对讲机,有条不紊地指挥着车辆调度。“我们已经跃居西部物流百强第48位、甘肃省第2位,是甘肃省首家5A级物流企业。”铁运物流公司调度员自豪地说,“现在我们不仅承担白银集团内部的物流运输,还为周边企业提供专业的物流服务,构建起了“主业支撑、多元共生”的现代产业生态。”

在厂坝铅锌矿智能化选矿车间,智能巡检机器人沿着轨道缓缓前行,通过传感器对设备进行全方位检测。一旦发现异常,警报声便会立即响起。操作员小张坐在宽敞明亮的集控室里,通过大屏幕远程操控井下设备:“以前在井下工作又苦又危险,现在动动手指就能完成操作,效率提高了,人也轻松多了!”

这一切的变化,得益于白银集团推进的数字化转型。“‘十四五’期间,白银集团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建成私有云数据中心,实现17个核心业务系统上云,数据量达到23TB,构建10万兆集团光网及分子公司万兆内网,网络安全达2.0二级标准。智能制造领域,铜冶炼智能工厂通过国家评定,能耗指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西北铅锌厂5G车间实现67%转岗减员,厂坝铅锌矿建成井下F5G光网及智能生产系统。经营管理方面,ERP覆盖采购、供应、销售等十大业务领域,22家分子公司实现产供销线上贯通,订单交付周期缩短40%,财务月结效率提升60%。白银数智平台支撑1.4万人移动办公,实现信息实时触达与知识共享。数字赋能‘一体两翼’构建新发展格局,培育赶超进位的新质生产力。”白银集团信息与自动化管理中心经理贾思柔介绍道。

据了解,白银集团供应链管理系统全线投运,云数据中心核心业务全面上“云”;铜业公司入选国家级智能工厂名录;厂坝矿建成投运地表万兆光网、井下F5G光网和生产管控平台;铁运物流公司获评甘肃本土第一家全国5A级物流企业;建成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家,生产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由50%提高到70%,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由20%提高到80%。这些成绩标志着数智赋能已成为集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新动能。

绿色转型:绘就生态与发展共赢新图景

漫步在白银集团厂区,绿树成荫,花香四溢,很难想象这里曾是重工业基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始终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为指引,2019年以来,白银集团不断加大环境治理资金投入,实施60余项“三废”治理、生态修复及历史遗留问题攻关工程。颗粒物、重金属特别排放限值改造成效显著、固废综合利用能力持续提升、“光伏发电+矿山修复”治理模式实现环境治理与经济效益双赢。5年来,累计减排二氧化硫785.92吨、颗粒物384.63吨、化学需氧量2.42吨。”白银集团环境保护部经理席利丽说道。

近年来,白银集团始终秉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进绿色转型,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现代绿色低碳能源体系,锂电池正极材料、“光伏发电+”等开辟了产业发展新领域,新能源电量占比达到56%,清洁电力份额占比达到70%;构建以绿色制造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指标优于国家限额标准、部分指标领先行业,所有产品通过“绿色”认证;构建以资源综合利用为特色的现代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形成稀散金属产业链和循环经济产业链,年贡献产值170亿元左右,成为“走出去”的闪亮“名片”。

责任担当:践行国企使命传递发展温度

白银集团的担当,不仅体现在产业发展上,更闪耀在社会责任的践行中。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田间地头撑起脊梁,在地震灾情的骤雨里播撒希望,在民生福祉的土壤上浇灌温暖,白银集团交出了一份有温度的社会责任答卷。

“我们的帮扶措施不是‘一阵风’,而是‘扎深根’。从脱贫攻坚期的产业扶持到乡村振兴期的智慧农业项目,始终用专业的眼光看问题,用专业力量破解乡村发展难题,真正做到‘扶上马送一程’。”白银集团工会常务副主席陶梦周感慨道。

2019年以来,白银集团累计投入帮扶资金6000余万元,助力会宁县、靖远县、成县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充分发挥企业综合优势,白银集团扭住贫中之贫,瞄准坚中之坚,抓住难中之难,实施324项惠民工程,新建道路、饮水工程、卫生室等基础设施,培育中药材种植、智慧农业等富民产业,惠及31个村3562户15319人,会宁两个乡镇实现了整体脱贫摘帽,靖远县、成县实现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整体提升。2021年,衔接乡村振兴后,白银集团再投入2798万元,62项惠民工程先后落地,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创新“四必到”帮扶机制,结对关爱孤儿、困难重度残疾人和特困家庭,建立防返贫动态监测体系,为脱贫群众托起“稳稳的幸福”。

面对灾情,白银集团更是冲锋在前。“抗震救灾中,我们充分发挥网络货运平台优势,迅速发出车辆召集令,累计派出680台次专用平板重卡,行驶里程约30.8万公里,拉运板房1800余套,约占全省集中拉运量的四分之一,实现了最快速度集结、最多车辆保障、最高效率拉运。”铁运物流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张建桢回顾说。

每一次的灾情都牵动人心,每一次的危难时刻,白银集团都挺膺担当。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白银集团迅速响应,通过境外机构紧急采购价值97万元医疗物资驰援国内,干部职工捐款67.91万元、献血15.2万毫升,向地方捐赠抗疫资金及物资342万元,组织300余人次投身社区防控。2023年12月18日,积石山6.2级地震发生后,白银集团第一时间捐款1000万元,干部职工捐款126.19万元,火速驰援灾区临时安置点500件棉帐篷、被褥、折叠床、电暖器,派出环境监测专家组奔赴灾区连夜展开生活饮用水监测和水质保障工作。白银集团成立应急指挥部,指挥调度铜城建设公司和铁运物流公司紧急组织人员、车辆、设备,全力以赴地投入到“一刻不停推进活动板房调运、选址、安装等工作”之中。2024年1月5日,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向白银集团发来感谢信,点赞白银集团是“全省大小运输力量里面响应最迅速、组织最有效,同时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支运输队伍”。

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白银集团践行“国之大者”,在高质量发展中书写责任、传递温暖,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注入更多“铜城力量”。坚持发展成果共享,建立工资增长与企业效益联动机制,职工年均收入增幅达8.2%,达到省属企业平均水平。将“扶贫”与“扶志”紧密结合,积极引导困难职工转变观念,创新“大病救助+日常帮扶”融合模式,累计筹措1302万元帮扶8645人次困难职工,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职工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几年来为周边富余劳动力提供岗位3000余个,吸纳高校毕业生4955人。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让“幸福”两字写在了每位职工的笑脸上。

推进八大工程 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航线

走进白银集团党建活动中心,时光在此悄然重叠——布满岁月痕迹的老照片里,建设者们用热血浇筑了工业根基;全息投影的数字光影中,智能生产线正奏响创新强音。能照见多远的过去,就能眺望多远的未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白银集团目光坚定,豪情满怀,紧紧围绕“甘肃所需、企业所能、群众所盼、未来所向”,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题、“七地一屏一通道”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和新型工业化发展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驱动、协同互补,坚持系统推进、重点突破,坚持开放带动、内外兼顾,坚持扬长补短、趋利避害,培育和发展更多新质生产力,显著增强集团“两核”功能,奋力实现产业体系现代化,不断开创“行业领先、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新局面。

沿着历史的脉络回溯,再看向未来的坐标,白银集团以“三步走”战略锚定发展节奏:坚定信心,到“十四五”末,高质量实现“五个倍增”,夯实产业体系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创新引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到“十五五”末,实现产业体系现代化;行稳致远,以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基业长青,建成行业一流企业。

蓝图绘就,重在落笔成景。白银集团以“六新目标”为指引,系统推进“五大行动”。锚定产业焕新升级取得新突破、企业综合实力实现新提升、绿色低碳发展迈上新台阶、公司治理效能达到新水平、职工民生福祉得到新增进、全面从严治党呈现新气象“六新”奋斗目标,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固强补弱,实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行动,更大力度提升资源保障水平,更大力度提质扩量特色主导产业,更大力度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大力度做专做精生产性服务业;创新驱动,向新而行,实施“科技创新引领赋能”行动,以更大力度健全科技创新机制、更大力度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更大力度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更大力度推进产业数智转型、更大力度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先立后破,循序渐进,实施“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行动,以更大力度推进产业低碳发展、更大力度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更大力度综合回收利用资源;底线思维,红线意识,实施“风险隐患系统施治”行动,以更大力度保障生产安全、更大力度防控运营风险、更大力度管控全面风险;志存高远,行稳致远,实施“对标一流专项提升”行动,以更大力度深化公司治理、更大力度深化管理提升、更大力度深化质量提升、更大力度深化价值创造。

这些战略部署落地生根的关键在于加强党的领导、改进党的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激活党建这一“红色引擎”。白银集团始终将党的建设作为发展的“根”和“魂”,以甘肃省委“五大工程”为牵引,深入实施党建政治统领、凝心铸魂、选贤任能、人才赋能、强基固本、先锋引领、正风肃纪、制度贯穿“八大工程”,以政治统领筑牢忠诚根基,以凝心铸魂汇聚强大力量,以选贤任能激励担当作为,以人才赋能强化发展支撑,以强基固本打造坚强堡垒,以先锋引领推动党员示范,以正风肃纪严明党规党纪,以制度贯穿保障任务落实,让红色引擎在新征程上势能勃发生生不息,让鲜红党旗在新赛道上迎风招展高高飘扬。

从戈壁荒滩崛起的工业摇篮,到迈向行业一流的现代企业,白银集团正以历史的智慧把握当下,以时代的担当开创未来。当红色基因融入发展脉络,当战略蓝图转化为实干足印,白银集团正以铿锵步伐,奏响高质量发展的奋进强音,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注入澎湃动能。

责任编辑:孟庆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