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矿二十三冶:执“双核两翼”笔 绘矿业报国新篇
2025年07月07日 12:3 119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四秩风华 共铸辉煌 作者: 李哲懿
山西鲁能晋北铝业一期100万吨氧化铝项目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壮阔征程中,有一些企业以国之所需为己任,将自身发展融入民族复兴的历史洪流。五矿二十三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矿二十三冶”)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1953年,五矿二十三冶成立于湖湘大地,七十余载风雨兼程,始终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在冶金、矿建、房建、市政等领域建设了一批批精品工程。
站在“十五五”规划的新起点,五矿二十三冶以“双核两翼”为战略框架,将进一步做专做精矿山、冶金核心业务,做大做强房建、基建主体业务,延伸幕墙、新能源等特色业务,坚持“建百年工程,筑传世精品”的企业使命,在新时代赛道上奋力奔跑,书写属于中国建筑央企的光荣与梦想。
矿山建设
金属矿产资源保供稳链的支撑者
矿山,是工业文明的基石。1963年,为响应国家“三五”计划,填补湖南矿山井巷施工空白,湖南冶金井巷工程公司宣告成立,这是五矿二十三冶的前身。
青海省夏日哈木镍钴矿采选项目尾矿库工程
从此,这支“井巷湘军”踏上了奔赴千山万水的征程,在黄沙坪铅锌矿,创造了“三个一流”,刷新国内冶金井巷施工记录;在南京梅山铁矿,实现“三个贯通”,为矿山投产作出巨大贡献;在桐柏银矿,建成20世纪全国最大银矿,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优秀施工工程奖”;在金川公司,建设矿山井下皮带运输系统工程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半个多世纪以来,五矿二十三冶的矿建足迹遍布全国200余座矿山,从江南丘陵的柿竹园多金属矿,到海拔3200米的青海夏哈木镍钴矿,建设者们一次次挑战地质极限;从铜仁李家湾锰矿首个超800米深竖井,到盘龙铅锌矿突破900米,再到江铜银山953米竖井,五矿二十三冶人在地底深处留下足迹。
步入新时代,面对智能化浪潮,该公司积极推动矿山建设数字化转型,以硬核的设备实力与技术创新为转型提供坚实支撑。该公司拥有提升设备、凿岩台车等各类采矿设备600余台套。
地面之上,五矿二十三冶在国内外承参建了一批选矿厂项目,在非洲承建厄特阿斯马拉铜金多金属矿铜锌选厂工程,为厄立特里亚规模最大的多金属矿山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承建江铜银山深部挖潜扩产技术改造工程,完善银山矿的废水收集和处理系统;参与香炉山钨业钨资源开发选矿厂项目建设,为香炉山钨业选矿产能提升作出贡献。
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五矿二十三冶将矿山建设与生态保护深度融合,成为国内尾矿库建设的“专业户”,先后建设了尾矿库100余座,其中,二等库23座,参与建设了亚洲最大尾矿库——德兴铜矿五号尾矿库,建设了国内首个按新标准建设的平地型磷石膏库——宜昌石宝山磷石膏资源库,建设的陕西金堆城新建王家坪尾矿库库容超2亿立方米。
在海南昌江石料矿生态修复及光伏发电项目中,五矿二十三冶创新运用EOD模式,将尾矿治理与光伏发电结合,通过边坡清危、锚杆加固、覆土处理等措施修复生态。同时,建设光伏设施,实现“废渣土”到“经济地”的转化,年发电量超1890万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1.9万吨,这种“修复+开发”的模式,成为矿山生态治理的典范。在茂名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中,该公司将生态修复与城市建设结合,将昔日的“城市伤疤”蝶变为绿色生态的城市新名片,并登上中央电视台《大美中国》栏目,展现了该公司在城市更新和生态治理中的担当。
从“矿业报国”到“矿业强国”,五矿二十三冶形成了集矿山建设、采矿运营、矿山综合治理、矿业资源开发于一体的矿业业务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十五五”期间,该公司将致力成为中国五矿主责主业价值链支撑者,国内矿业服务排头兵,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矿山设计、施工、运营及闭坑的专业服务商,打造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矿山建设品牌。
冶金建设
有色冶金领域的“金字招牌”
冶金工业是国家工业化的基础,五矿二十三冶作为中南地区第一家国营冶金建筑企业,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振兴国家冶金工业的重任,在七十余载的岁月中,铸就了有色冶金领域的“金字招牌”。
2000吨高端硬质合金棒型材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
1953年,五矿二十三冶就承担起“一五”时期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的“601”厂建设任务,开启了有色冶金建设的征程。70余年来,该公司的冶金建设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从湖南到山西,从贵州到广西,每一个项目都承载着国家工业化的梦想。
改革开放后,该公司先后承建了贵州铝、山西铝、平果铝等一大批氧化铝和电解铝项目,市场占有率处于行业前列,刷新了多项新建、扩建及改造工程的最快投产纪录。
在炭素工程领域,五矿二十三冶更是赢得了“炭素专业户”的美誉。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参与贵州铝厂、广西平果铝厂等大型铝厂的炭素项目建设。在贵州铝厂,分别用17个月和22个月的时间完成电解铝工程最核心的阳极系统、阴极系统建安工程,开启了我国大面积、大吨位、大跨度整体屋盖顶升之先河,获得“全国用户满意工程”和国家发明专利。平果铝炭素一期焙烧系统被评为部级优质工程。
在铜、铅、锌产业建设方面,该公司承建了株冶、豫光金铅、水口山等项目,涵盖火法、湿法两大工艺全流程;在高炉建设领域,从湘钢1#高炉大修工程起步,先后承建涟钢、新钢等钢厂大小高炉20余座,创造了国内高炉中修耗时最短纪录,率先使用气体保护焊焊接炉壳,创下高炉整体推移重量之最,赢得“中南高炉王”的称号。
作为全国23家拥有冶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的企业之一,五矿二十三冶始终将技术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该公司主参编标准7项,编制工法81项,获得专利30项,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在山西铝厂80万吨氧化铝压煮溶出II期工程中,五矿二十三冶自行设计、制造吊装设备,将原来3天吊装一台压煮器的进度提前到1天一台,凭借精湛技艺获得国优银奖;在晋北铝业一期、二期项目中,创造了氧化铝建设史上最短建设周期和最短试车时间纪录,荣获多项部优工程奖和芙蓉奖。
近年来,面对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五矿二十三冶依旧保留在冶金建设方面的传统,建设了一大批优质项目:承建的株硬精密工具产业园建设项目传统刀片和数控刀具厂房及配套辅助工程、株硬2000吨高端硬质合金棒型材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先后获得国家优质工程奖,五矿有色常宁水口山铜铅锌产业基地项目,创造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的施工奇迹,创造了有色行业建设的新速度。
从“一五”到“十五五”,五矿二十三冶用70余年的冶金建设史,书写了“国家队”的责任与担当。未来,五矿二十三冶将继续以技术为笔、以匠心为墨,在冶金建设的画卷上描绘更多精彩篇章。
房建基建
构筑城乡发展的“筋骨血脉”
房建和基建业务是五矿二十三冶服务国家城乡建设的重要抓手,该公司立足湖南,辐射全国,走向海外,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打造了众多精品工程,成为城乡发展的“筋骨血脉”构筑者。
在北京湖南大厦项目中,该公司以精湛的施工工艺和严格的质量管理,打造了兼具湖湘文化特色和现代建筑风格的精品工程,成为展示湖南形象的重要窗口;开发建设的长沙五矿·万境水岸项目总面积约128万平方米,通过科学规划和精细施工,打造了宜居宜业的高品质社区,赢得了市场和业主的广泛认可。
在装配式建筑领域,作为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五矿二十三冶具备集装配式混凝土构件、钢结构建筑研发、设计、生产、施工、装饰等于一体的综合业务能力,累计建设超500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业务,打造了五矿万境潇湘、永州市第二十中学等多个省级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
青海省西海(海晏)至察汗诺公路工程XC-2标段项目
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五矿二十三冶立足自身资源与技术优势,建设了青海西察公路等高速公路,洞庭湖大桥等大型桥梁,以及10余个城市的地铁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基建全能选手”。
自2001年实施战略转型以来,五矿二十三冶先后参与近40条地铁线路和100多个地铁车站建设,获得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詹天佑奖等14项荣誉,成功打响“地铁湘军”品牌。
此外,该公司还建设了长沙市生活垃圾深度综合处理(清洁焚烧)项目、岳阳城陵矶综合保税区等市政公用项目,以及湖南大学附属中小学新校区、斑马湖小学等教育设施,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了力量。
在投融资建设领域,五矿二十三冶积极创新商业模式,通过“投建管”一体化合作模式,投资、建设、运营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从单纯的工程承包商向城市综合运营者转变。
该公司投资建设的长沙望城斑马湖片区、株洲职教城等项目,不仅完善了城市功能,还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五矿智慧工坊-中国(南安)高端阀门智造产业园、江苏新沂经开区总部经济园项目的建设,为产业集聚和升级提供了优质平台;青海西察公路、醴陵S333绕城公路等项目,改善了当地交通条件,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
从高楼大厦到交通网络,从市政设施到产业园区,五矿二十三冶用一个个优质工程,构筑城乡发展的“筋骨血脉”。“十五五”期间,该公司将继续做大做强房建、基建主体业务,提升城市综合服务能力,为新型城镇化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特色业务
创新驱动的“多元引擎”
除了“双核两翼”的主业布局,五矿二十三冶还凭借技术创新和专业能力,在幕墙、新能源等特色业务领域开拓进取,形成了多元化的发展引擎,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作为中国五矿内部唯一一家以建筑幕墙为主业的工程建设公司,五矿二十三冶所属的五矿瑞和公司始终坚持幕墙主业发展战略,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幕墙行业中,以技术创新为“筹码”,打造“设计、采购、加工、施工、幕墙维修”全链条专业优势。
西安丝路会展中心项目幕墙工程
五矿瑞和公司研发的ACW幕墙数字化系统,对标世界一流幕墙工程数字化解决方案,实现了从绘制三维线框模型到投标报价、材料订单、参数化三维机加模型、项目进度管理可视化三维模型的自动生成,显著提升设计效率和准确率。在加工制造方面,宁乡加工厂实现了全面升级,新址占地4.41万平方米,引入设备40余台,生产线从3条扩展至8条,年产能从20万立方米提升至40万立方米,成为具备门窗、百叶、格栅及各种建筑幕墙加工生产技术的半智能化加工厂。
凭借专业实力,五矿二十三冶在幕墙领域获得9项鲁班奖工程,打造了一批代表作:西安丝路国际会展中心项目登录厅采用双鱼腹式拉索自平衡体系玻璃幕墙,高度达37.5米,是当时国内最高的双鱼腹索自平衡系统幕墙;成都东安湖木棉花酒店项目采用“BIM犀牛软件+GH”进行尺寸放样,节约工期近30天,获得鲁班奖;平度中心医院幕墙项目采用“BIM犀牛软件+GH”参数化下单技术,获得国家优质工程奖。
昌江县乌烈镇峨港岭石料矿生态修复及光伏发电工程
在“双碳”目标下,五矿二十三冶紧抓发展新机遇,将机电安装经验与新能源赛道深度融合,在宁夏、云南、海南、广东、新疆等地还承接了多个新能源项目,总装机量超700MW,实现从传统基建到绿色能源建设的跨越升级。除了光伏发电,公司还创新发展“光伏+”模式。以郴州、云南等地光伏项目群为起点,打造“光伏+电烤烟房”光伏示范项目,将老旧烤烟棚更新并架设光伏组件,实现“屋内烤烟、屋上发电”,降低能耗成本,提升烟草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从幕墙数字化系统到新能源“光伏+”模式,五矿二十三冶的特色业务展现了企业创新发展的活力。“十五五”期间,该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让特色业务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站在新起点,五矿二十三冶更加坚定“致力于成为国内一流的建设工程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的战略定位,确立“分兵突围、专业致胜、成本领先”的战略思维,扎实推进“三大突围、五大突破”的战略举措,进一步深入践行中国五矿“矿业报国 矿业强国”的初心使命,为中国中冶“一创两最五强”奋斗目标贡献力量,不断提升矿山与冶金建设的核心竞争力,以匠心筑精品,以创新谋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更多力量,书写更多“与国同行”的精彩故事。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