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资源超额完成上半年生产销售任务目标

2025年07月01日 10:34 27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稀有稀土   作者:

515441 (3)
生产现场

截至6月25日,中铁资源主要矿产品铜、钴、钼、铅、锌、银等金属量生产分别完成全年计划的52.72%、52.57%、53.41%、61.07%、56.27%、56.82%;销售额完成全年计划的53.7%,矿产品生产与销售全部超额完成上半年计划目标,呈现出产销两旺的良好发展态势。

聚焦生产管控,确保达标稳产。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强科学统筹与精细管理,构建起以年度计划为总目标、季度计划为框架、月度计划为抓手的生产动态管控体系,聚焦各阶段重点难点问题,强化生产计划刚性执行,确保实现达标稳产目标。华刚矿业持续强化现场管理,推动采、选、冶等各个系统工序衔接,进一步提升了协同运转效率。鹿鸣矿业不断强化关键设备管理,提高设备维保效率,降低设备故障率,保证了稳定进行。新鑫公司创新实施“四抓四保”工作措施,进一步强化了采选联动与供配矿管理,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绿纱矿业、MKM矿业加快解决电力供应问题,积极争取更多供电配额,扎实做好自发电设备科学管理,有效地缓解了电力紧张难题。勘察设计公司、商贸分公司等两翼企业,充分发挥专业化优势,聚焦生产探矿、边坡监测、工程监理及矿产品销售、物资保供等关键环节,聚力破解难题,积极主动作为,为五大矿山达标稳产提供了强力支撑。

聚焦科技创新,激活发展动力。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突出资源利用产业特点,持续完善科技创新工作机制,以科技创新和数智化转型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增添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与生产经营融合,围绕生产工艺优化、装备改造升级、资源综合利用、安全生产等方面,不断强化技术攻关和科研课题研究。上半年,累计获得授权专利27项,立项科研课题13项,1项科研课题成果荣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发挥了科技创新对挖潜增收、降本增效的支撑作用。积极推进智能矿山建设,推动智能开采、监测与预警、管理与决策等场景应用落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鹿鸣矿业智能化矿山建设28个智能化子系统,已有16个子系统建成并投入试运行,在第四届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坛暨2025智能矿山发展大会中受到行业专家赞赏,为同行业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样板。

聚焦成本管控,深挖增效潜能。牢固树立过“紧日子”和“一切成本皆可控”的思想,深入开展大商务管理再提升三年行动,大力推进降本节支和提质增效。坚持“一企一策”原则,结合五大矿山的实际产能、工艺流程、产品结构等特点,明确采矿工程施工定额、生产系统消耗量指标的具体内容和管控标准,进一步提升了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积极推动财商法采“四融合”工作落地,明确权责清单、完善系统标准流程,统筹成本效益与物资采购、结算分析、合规管理、风险防控,实现全链条资源整合与协同运作,为价值创造和效益提升夯实制度保障与风险防线。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健全成本考核激励机制,严格兑现考核结果,营造了人人主动创效、争先创效的良好氛围。

聚焦安全管理,筑牢发展底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纵深推进安全质量管理系统提升,严格落实矿山生产安全“八条硬措施”,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压实各层级、各业务系统安全管理责任。积极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紧盯尾矿砂、边坡等重点部位,深入开展隐患排查,及时化解各类风险。同时,集团公司各单位狠抓人员安全行为管理,将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与安全生产“吹哨”工作机制有机结合,充分激发全体员工参与隐患排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成功构建起“人人都是安全员”的群防群治良好格局,确保了矿山生产持续稳定。

聚焦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认真落实“强党建、正风气、严管理”要求,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聚焦“两个服务”发展新定位,着力稳生产、提质效、抓改革、谋创新、防风险,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稳健前行。坚持把党建工作融入生产经营,创新开展“四提四创四勇做”效益价值党建十大保障行动,精心制定30条具体工作措施,动员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职工围绕达标稳产、降本增效、大商务管理等生产经营工作,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两级党组织开展中心组学习研讨33次,举办专题读书班32次,组织研讨交流487人次,开展主题党日94次,组织参观践学活动12次。召开警示教育大会,用典型案例敲响廉洁自律的警钟,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讲作风建设专题党课,深入开展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