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恒邦为产业工人铺就“星光大道”
2025年05月26日 10:23 854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铜镍铅锌 作者: 李新英
威海恒邦专业技术人员检修汽轮发电机组
威海恒邦矿冶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海恒邦”)是上市公司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主营业务是黄金冶炼和化肥生产,注册资本10.9亿元。近年来,威海恒邦积极探索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一项项操作性强、效果显著的措施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注入动力,在助推产业工人成长成才的同时,也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多措并举
让产业工人成长有平台
威海恒邦推行“双向进入、交叉兼职”的方式,将“产改”工作与企业党建、生产经营等工作同步部署同步推进。目前,该公司正在进行全面技术升级,在建新项目投资27.3亿元,是山东省重点项目;2024年,威海恒邦营收实现从10亿元到100亿元的历史性跨越,获得威海市突破百亿元目标企业、乳山市首家突破百亿元目标企业等荣誉称号。
威海恒邦的稳健发展,为产业工人就业和成长提供了平台。2024年以来,该公司35岁以下青年员工达388人,占公司总人数的33%。同时,威海恒邦积极落实动态薪酬激励机制,生产一线实现了技能补贴、工龄工资、大夜班津贴“三提高”,5年来,平均薪资增幅达48%,并投资500万元改善住宿环境,打造“职工之家”,让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公司薪酬体系改革之后,不仅对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荣誉上的肯定,待遇也明显提高了,增强了我们吃‘技术饭’的获得感!”经济师于小杰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
多条路径
让产业工人成才有舞台
针对产业工人,一方面,威海恒邦探索实施“1234”机制模式,即创新“德能配位”考核评价体系,为新入职员工双重配备技能师傅和职业导师,在车间、部室、总部“三级”配备员工诉求联系人,针对不同学历、不同岗位的产业工人构建起“管理+技术+技能”3条并行贯通的职业晋升体系;另一方面,公司将国学文化纳入培训教育,连续10余年开展道德标兵和最美家庭评选活动,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带来的不仅是一份不可估量的精神营养,还增强了青年员工的团队凝聚力和企业向心力。
目前,威海恒邦拥有威海市创新工作室6个,多名员工被评聘为山东省新时代岗位建功劳动竞赛标兵、山东省应急管理专家,多名员工荣获威海市劳动模范、优秀职工,乳山工匠称号,高端人才中的中青年占比逐年上升。此外,近3年来,威海恒邦累计捐赠200余万元,有30余名青年员工申报了乳山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会员以更好地服务社会。
多种方式
让产业工人成才有擂台
威海恒邦打造活动阵地、竞赛基地、创效高地,充分利用工匠学院、创新工作室、工匠培训站、小指标竞赛以及全国、省市行业组织的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等多个载体和平台,并以此为抓手,为技能人才选育和培养提供全方位支撑,实现职工与企业共同发展。通过“揭榜挂帅”激发创新创效活力,解决关键技术难题,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威海恒邦大力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等“五小”创新活动、青年突击队创建等主题实践活动,激发职工创新的热情和潜能完全释放。此外,该公司利用企业自主评价高级工的优势,在硫酸工、电工、化学检验员的基础上,新增电解精炼、重冶火法、重冶湿法等多个工种为员工提升技能创造更多机遇。该公司获得威海市首批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青年员工孙海洋、张国锋等在2024年山东省冶金行业职工精益管理技能大赛中荣获团体三等奖。
“让每一位进入恒邦的员工都能在思想上有所进步、技能上有所提高、收入上有所增加、社会地位上有所改善”是威海恒邦对员工不变的承诺。下一步,威海恒邦将结合自身实际,创新方式、主动作为,为产业工人成长成才铺就“星光大道”,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恒邦力量”。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