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价跌破“盈亏线”

2025年05月20日 10:36 42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有色市场   作者:

国内主力显著收缩空头敞口
513751副本

碳酸锂期权持仓量PCR
513752

最新数据显示,5月16日,国产电池级碳酸锂均价已降至65050元/吨。这一价格相较于今年年初有大幅下滑。

今年以来,电池级碳酸锂市场报价跌幅已超万元。当前,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已跌破大多数碳酸锂生产企业的盈亏平衡点,整个碳酸锂行业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价格“雪崩”

7万元/吨成盈亏平衡线

碳酸锂作为新能源电池的核心原材料,其价格走势一直备受关注。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碳酸锂价格经历了剧烈的波动。当前,其价格的持续下行,让众多生产企业苦不堪言。

据悉,江西宜春某头部碳酸锂生产商2024年底已全面停工,目前,因拖欠供应商货款、未履行客户订单等问题被诉至法院,企业已无法正常运转。

此外,还有多家中小型企业同样面临生死考验。

某碳酸锂生产企业负责人透露,碳酸锂价格跌破7万元/吨已经无利可图。目前,企业能做的就是通过停产检修的方式降低产量,尽可能缩减成本,同时继续观望市场动态。

业界普遍认为,7万元/吨是碳酸锂加工企业的盈亏平衡线。按照如今的价格走势来看,国内大部分碳酸锂生产企业的经营状况令人担忧。为此,不少企业正在努力最大限度降低生产成本。

大中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该公司将通过创新降低生产成本。江西赣锋锂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表示,将在资源端优化锂矿运营,加快和推动低成本锂资源的建设和投产,进一步优化公司锂资源的供应及成本结构;在研发端加大投入,开发高附加值锂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永兴特种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最新披露的2024年年报中表示,该公司拥有优质锂矿资源,能够锁定上游原材料成本,为锂盐生产提供稳定可靠的锂资源保障。该公司采用的工艺路线能够实现锂云母资源的综合利用,最大限度降低生产成本。

多方因素叠加

全产业链情绪复杂

当前,下游需求不足被认定为锂价持续下行的主要因素。有熟悉动力电池产业的专业人士表示,尽管动力电池产量和装车量保持高增长,但我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已经很高,增速放缓是客观实际。

与此同时,储能市场虽然前景广阔,但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尚未能形成对碳酸锂需求的有力支撑。

除了下游需求不足,市场人士认为,贸易商的“抛货”行为也对其价格走势造成了较大影响。

有熟悉碳酸锂行业的贸易人士表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碳酸锂的供给增长高于下游需求,尽管锂价已下跌到行业认知的底部,但短期内上涨动力依旧不足。

对于整个锂电池产业链而言,碳酸锂价格的暴跌带来了复杂的影响。

对于上游的锂矿开采和冶炼企业来说,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一些高成本的项目甚至面临亏损的局面。这可能会导致部分企业减少产能投入,甚至退出市场。

而对于中游的电池厂商来说,虽然原材料成本有所下降,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电池价格也面临下行压力,能否真正从碳酸锂价格下跌中受益仍有待观察。

对于下游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和储能系统集成商来说,电池成本的下降,理论上可以带来一定的降价空间,从而刺激市场需求。但目前市场需求的疲软状况,使得这一优势难以充分发挥。

展望未来,碳酸锂行业的前景依然充满不确定性。如果下游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提升,价格可能会继续在低位徘徊。

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市场的自我调节,一些高成本产能将逐步退出市场,供需关系有望在未来得到改善。

此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电池技术可能会对碳酸锂的需求结构产生影响。例如,固态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的发展,如果取得突破并实现大规模应用,可能会改变目前碳酸锂在电池材料应用中的主导地位。但在短期内,碳酸锂仍将是新能源电池的重要原材料,如何在当前的困境中找到出路,是整个行业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