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吃水贵如油”到“超级充电宝”——河南辉县的能源转型之路

2025年05月09日 10:16 30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地矿建设   作者: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提高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和融合本领,4月14—20日,本报记者跟随中国记协组织的“学习穆青 增强‘四力’”新闻采访实践活动,走进河南省辉县市,进现场、下车间,进行实地采访,围绕国家重点能源工程建设、国企服务国家战略的责任担当等,探寻河南省如何加快能源的绿色转型,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从“吃水贵如油”到“超级充电宝”

——河南辉县的能源转型之路

河南辉县,巍巍太行山间,国网新源宝泉公司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的一泓碧水被群山环抱,宛如碧玉嵌在赤色的崖壁间。而30公里外的九峰山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施工现场,机械车在山谷中穿梭而行,数百名建设者正在为这座河南省在建规模最大的“超级充电宝”挥洒汗水。

6
国网新源宝泉公司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

谁能想到,曾经“吃水贵如油”的辉县,在“双碳”目标的推进中,正依托两座大型抽水蓄能电站,书写着从水资源匮乏到能源转型先锋的励志故事。

辉县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地处太行山南麓,历史上因水资源匮乏而闻名,当地人一句“吃水贵如油”道出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艰辛。但辉县独特的地理条件——高落差、地质结构稳定、靠近负荷中心,为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创造了先天优势。

“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辉县靠着实干精神,劈山开路、拦河造田,大打水土之仗,彻底改变了一穷二白的旧貌。

在已投运的宝泉抽水蓄能电站,记者跟随工作人员来到上水库工程现场。碧蓝的水面平静如镜,脚下却暗藏玄机。“在电力富余时(如夜间风电多发或午间光伏大发),用电将水从下水库抽到上水库储存;在电力紧缺时,再放水发电补充电网空缺。一抽一放间,转换效率能达到80%,这也是抽水蓄能电站被称为‘超级充电宝’的原因。”宝泉抽水蓄能电站运行部副主任康晓义表示,抽水蓄能电站的工作原理其实很简单,即通过“电能—势能—电能”的转换过程进行蓄电、发电,是目前最成熟、最经济的大规模储能技术。

随着河南新能源装机量的快速增长,抽水蓄能电站的调节作用愈发重要,特别是在午间光伏集中发力,电网面临巨大的消纳压力时段。而抽水蓄能电站因其独特的调节功能,使得这片曾经电力紧张的区域,如今成为河南电网的“稳定器”“压舱石”。

纵向来看,辉县能源转型的背后,是国家“双碳”目标的强力推动;横向来看,这也是地方经济转型的必然选择。

步履不停,继续前行。在太行山谷间,机械车辆往来作业。记者坐着工程车,沿着陡峭的施工便道攀爬,脚下是正在开挖的九峰山抽水蓄能电站的下水库工程,头顶是纵横交错的钢筋铁架,这座正在建设中的抽水蓄能电站,规模更加宏大——总装机容量210万千瓦,总投资131.6亿元,是河南省“十四五”期间投资规模最大的能源类项目,该项目计划2028年12月首台机组发电,2030年2月全部投产运行后,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68.85万吨,可满足110万户以上的家庭年用电量要求。

站在河南九峰山抽水蓄能有限公司项目施工现场,该公司建设管理部经理龙学兵指着正在开挖的下水库算了一笔账:“按照设计方案,九峰山电站每年可发电25.2亿千瓦时,抽水用电33亿千瓦时。尽管消耗大于产出,但这些电可以在电网最需要的时候释放,能减少标准煤的使用,大幅降低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的排放,其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为什么非要用水储能?别的方式不行吗?”面对提问,龙学兵耐心地解释道:“抽水蓄能电站启停成本低、调节能力强,生命周期长达100年不衰减,具有超强的经济性。”九峰山电站位于河南省电力负荷中心,进一步降低了输电损耗,强化了河南省电力资源的保障能力。项目投用后,预计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68.85万吨,相当于每年植树3000万棵以上,是实打实的绿色经济。

在太行山中挖水库,修电站,是否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答案是否定的。

记者在前往宝泉电站上水库的路上,满眼苍翠,鸟语花香,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岩石裸露的荒山。随着系统性的生态修复,这条连接晋豫两界的道路,现已成为当地著名的旅游热线。

“电站建设不是破坏环境,而是创造更美的环境。”康晓义指着宝泉电站的沥青混凝土大坝说:“这座在原坝基础上加高的大坝,不仅扩大了电力调蓄的空间,也为辉县的粮食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数据显示,15年来,宝泉电站已累计为周边6万亩农田提供灌溉用水约9000万立方米,相当于7200个标准游泳池的水量,有效地缓解了当地春旱的情况。

九峰山电站同样秉持绿色发展理念。“项目专门设立了环保专项资金,对施工道路周边及时进行节排水设施建设和绿化修复,确保工程完工一片、复绿一片。”电站建成后,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1.36万吨。“环保账比经济账更划算。”龙学兵说。

辉县“建好一座电站,改善一片环境,带动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的发展模式,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也照亮了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从昔日的“吃水贵如油”,到如今的“绿电蓄能”,辉县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抽水蓄能电站既能平抑新能源波动,又推动着“双碳”目标的进程,更传递着一个朴素的道理:转型之路,既要有“抽水”的蓄力,更要有“放电”的担当。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