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冶以“六维合力”奏响高质量发展强音
2025年05月06日 9:59 175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稀有稀土 作者: 仲珺 白纯歌
中国五冶承建的雄安国贸中心项目正在主体结构施工
上下同欲者胜,奋楫笃行者赢。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冶”)锚定“一创两最五强”奋斗目标,全面统筹资源、蓄势聚能,凝聚市场开拓、项目履约、三级建设、科技创新、深化改革、整改落实“六维合力”,推动各项经济活动稳健前行、高效运转,奋力夺取首季“开门红”。一季度以来,中国中冶上下顶压前行、奋力突围,市场营销质量明显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显著提升,三级机构持续做实做大,科技创新催生发展潜能,亏损企业治理稳步推进,以审促改见行见效,以实干实效交出亮眼答卷。
筑牢市场龙头,营销体系提质增效。中国中冶主动调结构转方式,持续推进“五五战略”,明确市场营销体系定位,创新优化市场营销商业模式,有力推动营销质量持续提升。一季度以来,中国中冶市场营销指标加快追赶序时进度,一大批“高新综大”优质项目收入麾下:上海宝冶与中铁建设联合中标新建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速铁路上海宝山站站房及相关工程、中冶京诚成功中标内蒙古德晟60兆瓦超高温亚临界煤气发电项目;此外,中国五冶联动中冶长天、中冶京诚中标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翠湖片区综合开发项目,9家子企业总部所在地新签合同额排其区域市场第一,实现市场营销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
强化项目履约,管理水平提档升级。中国中冶牢固树立“现场循环市场”理念,重点强化履约体系和商务体系业务条线系统性管理,持续推进《工程项目管理手册》宣贯培训、落地执行,抓细项目管理策划、抓好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地、抓实项目结算回款三个关键环节,以全周期高效管理、全链条技术攻坚、全方位资源整合,全力拼抢一季度“开门红”。中国五冶金融岛站周边一体化开发项目等一批项目相继开工大干,全面掀起建设热潮;中冶建工九龙坡区人民医院迁建项目等一批项目通过竣工验收,持续打造精品工程、标杆工程、民生工程;中国五冶雄安国贸中心项目主体结构冲出正负零、上海宝冶参建的无锡奥体60000座体育场顺利合拢,充分彰显“中冶速度”“五矿速度”。
做强三级机构,筑牢发展坚实根基。中国中冶进一步明晰三级机构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不断夯实三级机构“市场营销、项目履约、资源配置、成本控制、人才培养”五大平台作用,以特色业务为着力点,寻求差异化发展新赛道,通过聚焦关键技术突破、服务模式创新、产业生态构建等多维度举措,不断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行稳致远筑牢坚实根基。当前,中国中冶三级机构平均营收增长明显,一批三级机构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
聚焦科技创新,转型升级提质增速。中国中冶紧扣集团公司科技创新“五个聚焦”部署要求,充分发挥科技研发平台作用,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和支持力度,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积极布局新领域新赛道,着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培育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中冶建研院钢铁工业环境保护全国重点实验室积极开展优化重组,在行业关键核心技术与装备研发上实现原创性战略性突破;中冶武勘申报的“武汉市量子探矿技术创新中心”正式获批,标志着中冶武勘在量子技术与资源勘查融合领域的探索获得官方高度认可和支持;中冶赛迪在新型环保黄铜和高性能铝合金材料及装备领域加大投入,着力解决行业“卡脖子”难题;中国五冶在建筑机器人领域与沈阳新松合作,开拓智能建造新领域;中冶建研院、中冶武勘、中国二十二冶等子企业相继完成DeepSeek本地化部署及接入,加快推进“AI”数字化应用,进一步为产业创新发展创效赋能。
深化国企改革,稳步推进亏损治理。中国中冶针对亏损在建、已完未验、已验未结项目,制订减亏扭亏措施和有效解决路径,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紧紧围绕核心问题和主要矛盾稳步推进企业改革,确保改革效果可感、可见、可衡量。一季度末,中国中冶通过专题研究、现场调研、强化督导等严厉有效措施,亏损企业治理取得有效进展,亏损户数较2024年底减少7户;各子企业全力以赴投身治亏扭亏工作,积极挖掘内部潜力、拓展外部市场,治理效能得到有效提升。
压实整改责任,以审促改落地见效。中国中冶以高度的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整改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从严从实制订整改方案,逐级压实整改责任;持续完善整改常态化工作机制,深化推进各项中长期整改任务落实落细,不断巩固扩展整改成果;加强审计成果运用,在健全长效机制上持续用力;不断强化依法合规经营的主体责任,提升依法合规保障能力,进一步夯实重点领域管理基础,努力把整改成果转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绩实效。
战鼓擂号角鸣,征程万里风正劲。接下来,中国中冶将继续坚定信心不动摇,紧盯年度任务目标不放松,抓实“稳增长、抓创新、强产业、促改革、防风险、保安全、强党建”各项工作,迎难而上、加压奋进,全力以赴推进实现“一创两最五强”奋斗目标,为集团公司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金属矿产企业集团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