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筑注入“数字基因”——十二冶数字赋能云铜时代·东南盛世项目侧记

2025年04月29日 14:44 28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科技创新   作者:

513061(1)
云铜时代·东南盛世工具式临边防护

中色十二冶金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十二冶”)所属企业承建的云铜时代·东南盛世项目位于福建省宁德市,总面积13.5万平方米,共有10 栋建筑(含911套住宅、837个车位),配套人防工程、商业、物业等设施。该项目团队以执行国家优质工程标准为目标,推行“样板引路”,将AI与物联网、大数据、5G深度融合,从设计优化到安全管理,从自动化施工到绿色转型,用AI技术重塑建筑施工各环节,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显著提升了效率、安全性和可持续性,为建筑注入了“数字基因”。

让钢筋水泥遇见代码

十二冶在组建项目团队时,注重专业化、知识化、年轻化的团队结构。该项目组建了12人的年轻团队,其中,一级建造师4名、安全管理人员3名,充分发挥专业化优势,运用数字化工具,借助科技赋能激发发展活力。

该项目团队通过算法分析建筑需求、环境参数和材料性能,生成多套设计方案并筛选最优解;通过建立三维模型,对建筑结构、设备管线等进行可视化模拟,提前发现设计与施工中的潜在问题,优化施工方案,有效减少施工变更,提高施工效率与质量;依托二维码信息化平台,便捷地完成安全技术交底与工程技术交底,施工人员仅需扫描二维码,即可获取详细的交底内容,提高了信息传递的准确性与时效性;运用智能安全监测系统,实时监控施工现场安全隐患,为安全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该项目团队在优化设计方案方面精益求精,从工艺层面追求极致,以实现卓越质量为目标。团队成员多次前往福建省厦门市、福州市等地考察学习,为此次施工建设引入了先进的技术与材料:采用铝模板进行浇筑,拆模后混凝土观感更佳,垂直平整度远超国家标准,实现免抹灰,兼具高效、稳定、重复使用率高等优点;以混凝土夹心挤塑板代替外墙加气块,在减轻墙体重量的同时,确保牢固度与节能要求,提升了建筑整体性能;选用盘扣式脚手架支护体系,充分发挥其受力好、变形小、安装拆卸便捷等优势,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

在成本控制方面,该项目团队借助AI的生成能力快速探索多样化设计选项,精准平衡成本、能效和结构安全性。主要钢材采用集中采购模式,在价格低点果断预判,投入资金锁定价格,有效节省项目成本;采用定型定制化安全防护设施,通过多次重复利用降低使用成本;运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设备,如铝模板、盘扣式脚手架等,大幅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

让安全生产

拥有全天候“智能管家”

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十二冶以该项目争创福建省宁德市“闽东杯”为目标,要求项目建设生产过程中杜绝伤亡事故、重大设备故障、环境污染事故,确保文明施工达到“安全文明工地”标准,施工现场实现“六个百分之百”。

该项目团队利用AI和VR模拟高空作业、设备操作等高风险场景,提升工人应急处理能力,降低事故率;严格现场安全管理,通过大门旋转监控、施工升降机监控、塔吊监控确保安全监控“无死角”;通过扬尘噪声监测系统实时监控环境指标,自动冲车设备确保出场车辆清洁,减少道路污染;设置安全教育体验馆,让施工人员亲身体验综合用电、安全帽撞击、安全急救、安全带使用、灭火器操作以及班前教育讲评台等,深刻理解安全操作的重要性,筑牢安全意识。

该项目全面采用先进的附着式升降安全操作平台,其防坠装置可及时制动,爬架整体封闭稳固,大幅降低了高处坠落风险与交叉作业隐患,不仅提升了安全性能,还加快了垂直运输和施工进度,避免了传统脚手架多次搭建拆除带来的时间浪费。

十二冶安全健康环保部定期对该项目开展复工复产检查,逐一排查危险源。在项目现场,安全警示标志与管理理念宣传标语随处可见,安全通道两边的安全知识宣传与企业业绩展示相得益彰;工具式临边防护、楼梯扶手定性防护、电梯井口防护整齐划一;常态化安全教育与安全答题活动确保施工人员时刻保持警惕。

该项目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制,全方位保障施工安全;项目团队制订了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将工程进度细化到每一个阶段、每一道工序,通过精准的资源调配,确保人力、物力、财力及时到位;各施工环节紧密配合,从基础施工到主体结构建设,再到装饰装修阶段,严格把控工序衔接时间节点。

让组织生活“触屏可及”

传统党建工作模式正经历着深刻变革,十二冶党委牢固树立“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理念,将党组织深深根植于项目之中,让党旗飘扬在项目一线,让党组织生活搭上数字的“顺风车”,实现“触屏可及”。

该项目部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严文杰为组长,骨干党员原旗、原峰、师维达、张瑞岩、赵子秋为成员的攻坚克难突击队。该突击队借助线上会议系统、项目管理数字平台等工具,秉持“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起点意识,强化“勇争第一、耻为第二”的奋进理念,践行“今天的现场就是明天的市场”的思想认识,围绕如何实现目标展开充分讨论;利用数字模型制订切实可行的进度计划,通过线上协作平台统一思想、积极行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幅提升了沟通效率和决策速度。

该项目施工地区地处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区,台风和漫长雨季对工期构成了严峻的挑战。该团队依托数字化监测系统,实时掌握天气变化情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提出“抢晴天、抓阴天,牛毛细雨当好天”的建设思路。在桩基投标阶段,借助大数据分析预判雨季对施工进度的影响,提前与桩基分包单位沟通,要求其充分考虑雨季施工措施,在成本可控的情况下利用数字化成本管理工具确保进度不受影响;在选择分包队伍时,运用数字化调研手段,充分考量当地人文环境,借助智能合同管理系统,确保分包商控制成本以满足项目需求。

该项目党小组将两栋楼建设目标作为“两带两创”课题,党组织借助数字化管理工具带领党员创效,克服重重困难,努力拼搏实现目标节点;党员利用线上培训平台和工作交流群带领群众创优,运用数字化安全监控系统和质量管理软件,确保安全和质量达到既定目标;攻坚克难突击队多次通过线上会议讨论分析,利用项目进度模拟软件采取针对性措施,将场区分为4块,采用间隔施工的方式,减少机械设备窝工,借助数字化进度跟踪系统,间接缩短了后续搅拌桩与预应力管桩的检测时间,直接缩短了工期;与业主充分沟通,利用数字化成本分析报告,在未增加成本的情况下,促使检测单位增加2套检测设备,工期缩短13天;借助信息化施工调度平台实现桩基检测与桩基施工交叉作业,间接缩短了工期。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