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好“先手棋” 练就“硬功夫”西南铜业一季度实现“开门红”
2025年04月24日 10:51 602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铜镍铅锌 作者: 刘敏
一季度,西南铜业持续巩固低成本竞争优势,主产品阴极铜、硫酸、黄金、白银产量全线飘红,完全成本大幅降低,利润超额完成。阴极铜产量完成率105.13%、硫酸产量完成率104.37%、黄金产量完成率120.50%、白银产量完成率100.00%。
党建引领,赋能一流建设。西南铜业党委始终把党的建设贯穿于发展全过程,把公司建设目标嵌入到落实中铝集团“四个特强”总体部署和“4+4+N+年度重点专项”战略执行体系来思考,制订重点事项清单、改革发展清单、风险防控清单、数智化清单、人才提质清单、全面从严治党清单等,通过周、月、季跟踪机制落实“企之要事”。与此同时,主动配合中国铜业党委巡察,强化纪律意识与作风建设。弘扬报国奉献志坚如铁、极致经营勇攀高峰的“铁峰精神”,大力推进公司文化空间布局2.0行动,积极营造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作氛围。西南铜业所属党组织紧紧聚焦生产经营这一中心工作,将“两带两创”活动做精做实,深化拓展“党建+项目攻坚”“党建+安全环保”等模式,广泛搭建“党建联盟”,携手各方资源,持续开展“中铜先锋”活动,充分发挥榜样引领作用,推动生产经营与党建工作质效齐头并进,实现党建与企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同频共振。
极致经营,提高产能利润。西南铜业聚焦稳产高产目标,进一步优化完善智慧运营管理,强化三联炉生产组织协同优化,提升设备运行能效;系统协调联动铜酸系统生产线,保障炉况稳定控制、流程物料稳定均衡处置以及产品质量稳定受控;解锁高负荷生产组织模式,电解生产负荷达到设计产能的110%;以生产经营计划为指导纲领,巧妙运用“两金”和现金流的科学管理模型,实现了科学化资金管理;紧密结合进口矿TC的国际国内市场行情,优化全价值测算模型,确保预算编制的精细化和科学化,进一步提升预测准确性;采用动态库存管理策略,依据市场价格波动灵活调整库存水平,显著加快了库存周转速度。完全成本、经营性现金流、利润等重点指标分别完成季度进度目标的289.13%、143.81%、220.45%,为西南铜业的稳健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科技创新,增强冶炼效能。西南铜业硫酸厂成功消化集成首套单系列大型化制酸系统高温吸收转化关键技术,为生产工艺的优化提供了有力支撑;稀贵厂持续优化卡尔多炉生产组织及关键技术经济指标,真空蒸馏工艺在扩试实验中取得重大突破,成功产出符合《Y/ST222 -2010》标准的4N级碲;动力厂推进创标立标,实现了供电、供风、供氧保障率100%,余热发电机组运行平稳高效。
设备能源部全面推进设备智能运维平台建设,精心构建以点检为核心的设备管理体系,三级点检工作全面有序开展。成功解决火法两联炉皮带系统、排放溜槽、残极输送系统、制酸烟气系统、电解阳极智能运输等系统性堵点,系统作业率稳步提升至98.72%,为安全生产提供了坚实的设备保障;生产运营管理中心通过开展金属损失量化分析并组织技术攻关,矿铜回收率、矿金回收率、矿银回收率分别完成目标值的100.51%、101.20%、100.68%,在资源综合利用和产品质量提升方面成效显著。
对标先进,建设智能工厂。西南铜业锚定打造卓越级智能工厂标杆目标,按照“1+2+15+N”总体规划加速推进智能工厂建设,制订《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建设激励方案》,激发创新活力,已建成37项智能装备,12项正在实施,数字化交付工作完成整体的66%;顺利完成公司工业数据平台搭建,全流程打通原料采购、产品销售业务流程,实现与MOM、ERP、财务共享中心的数据共享集成;生产管理系统配合投产同步投运,能源、安全、环保等业务系统也在有序开展,总体进度完成65%;电解厂设备智能运维平台点检已全面上线试运行。该公司DCS 控制系统成功通过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二级认证,标志着公司在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方面达到了新高度;成功入选“2024年云南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在智能化转型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下一步,西南铜业将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聚焦高效生产与极致经营,优化流程提效,严控成本增利,推动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协同前行,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续写新辉煌。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