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恒期货7月26日上海期铜早间技术看盘
2004年07月26日 9:16
490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机构看盘]久恒期货7月26日上海期铜早间技术看盘
周五的国内期铜价格和当晚的LME三月期铜价的大跌走势引证了当前在铜市之中存在着的所谓“人气”是存在着相当的水分的,事实上,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周五晚间于COMEX期铜市场中蜂拥而出的基金多头退场盘表明在前一两个礼拜之中的所谓基金买盘纯粹是一种短期的操作行为,这些基金们的入市从目前来看可能也仅仅是为了高位的空头止损买单而已,在LME铜市度过“第三个礼拜三”之后、特别是中国方面在LME的空头部位到期并且撤退之后,这些买盘在盘面之中的存在意义便告消失,因此从这个角度,基金们在周五晚间的退场行为便得到了一个很好的诠释的理由。
实际上,很多的分析师或者是市场的参与人士会将晚间的铜价下跌归咎为美元兑各种其他主要货币的大幅度上扬行为,我们不否认美元的走势和铜价存在这某种程度上的反比关系,特别是在近期的铜市对于利多消息反应迟钝之后,这种反比关系很好的被市场所利用并且在盘面价格的运行之中付诸实施。但是,笔者认为的是美元和铜价的这种反比关系是由于资金的流动性以及资金的关联性所建立的,从近一两年的国际货币市场和投资市场的资金流动方向来看,事实上很多资金早就将美元资产和商品资产联系在一起,因此我们很难将周五的铜价下跌完全归咎为美元的上扬所致,谁有能断言美元的上扬不会是因为铜价的下跌所引起的呢?
美联储格林斯潘对于未来金融市场的言论往往能左右金融市场总体人气的变动方向,事实上,在格林斯潘上周二以及周三讲话之后,纽约华尔街越发的相信美联储在八月份之中会再度的升息25个基点,并且在年内最终将利率调高100个基点。笔者认为,就美联储对于利率调整的历来习惯和传统来看,降息也好、升息也罢都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连贯性,因此在未来的交易日之中金融市场再度出现美联储调整利率的行为将不会再令我们感到惊讶或者是意外,很难想像的是美联储在升息之后会重会降息的老路上。
近来,金融市场似乎忽略了美国股市的弱市表现,在周五晚间美国市场股收盘下跌,其中,道指跌破万点大关,纳指则收于04年以来低点。受可口可乐(Coca-Cola)和微软(Microsoft)业绩报告逊于预期打击,道指收跌0.9%或88.11点,至9962.22点,那指则收跌2.1%或39.97点,至1849.09点,创04年以来新低,标准普尔500指数收跌1%或10.64点至1086.20点。从综合以后的数据来看,道指上周(19-23日)累计下跌1.8%或177.56点,那指上周累计下跌1.8%或34.06点,标准普尔500指数上周累计下跌1.4%或15.19点。
配合进入七月份之后美国各方各面经济指标的弱化表现,笔者认为这不仅仅是在表明六月份美国经济的复苏势头受到了一定的挫折,相反的是在很大可能上在表明美国经济中线的弱化走势已经拉开帷幕。从历来金融市场对于经济后市对于铜价的指引作用来看,我们相信的是金融市场和商品市场的投机者最终会重新关注经济的弱化走势与未来铜价供需情况的关联度上来,配合金融市场产能的扩张步伐与日俱增,笔者认为即便在今年全年全球铜市仍旧存在供需缺口,但是下半年供需缺口的缩减将会指引投机者在铜市中的抛售行为最终变成现实。
由于本次持仓报告的截止日期大体上和价格近期创下高点的时期吻合,因此这也就表明本次的持仓报告在市场经历周五大跌走势之后已经丧失了大部分的参考价值。非商业方面的多头部位扩张被证明是价格新近创下高点的背后推动力量,但是在上周后半周的交易之中笔者相信这些扩张的多头部位大多都已经撤离市场,表单中唯一对于未来价格走弱不利的因素来自于商业方面多头部位的不充分,只有29332手的多头部位显然对于投机者而言是远远不够的,从这个角度,我们相信近期的价格下跌可能并非是价格长期下跌的简单序幕,因为只有振荡的加剧才有可能吸引商业多头的再度入市,从而给投资人创造一个很好的市场可攻击“弱点”。综上,本次表单配合价格最新的走势在表明的是价格的振荡仍旧会继续,关键的是振荡的方向性,我们认为向下的观点是值得支持的。
LME注册仓库之中的库存量的下降行为看上去没有任何终结的势头,但是笔者提醒投资人的是要对于上周LME铝市仓单大幅度增加的这种迹象引起足够的警惕,相信在不远的未来金属铜上的库存量增加将会很快的变成现实,事实上,上周五的铜价走势已经对于市场逐渐对于库存量的下降趋于钝化的走向做出了诠释,那么铜市中的库存量如若继续下降的话显然也是不牢靠的。
牛市的末期和熊市的初期往往意味着价格的振荡会非常的激烈,在这样的一种行情演绎过程之中,我们可以预料到的是所谓“抄底盘”会不断的于市场中出现,那么我们不妨回顾以下1996-1999年的铜价走势,显然的是,谁都不愿意重蹈覆辙。(林幽谷)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