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等关税”对全球和国内经济有何影响
2025年04月15日 13:51 1380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有色市场 作者: 蒋文斌 程靖茹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的
主要内容
美国总统特朗普于4月2日宣布其“对等关税”政策,对全球市场构成显著冲击。具体而言,美国的主要关税加征措施包括对所有贸易伙伴实施了10%的基准关税加征,此前已加征25%关税的钢铝、汽车等行业,以及部分关键金属与能源产品被排除在此次加征范围之外。同时,针对部分国家,根据贸易逆差规模情况实施不同程度的额外关税加征,对中国额外增加34%的关税幅度,并在4月2日后两国“对等关税”有进一步加码。此外,美国还计划自5月2日起取消800美元以下小包裹的关税豁免政策。
此次关税加征举措的力度与范围均远超市场预期。此次“对等关税”政策的超预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关税加征覆盖范围广,对所有贸易伙伴均设定了10%的基准关税,涉及范围超预期;其二,加征幅度大,不仅包含了市场预期的普遍10%的对等关税,还通过叠加贸易逆差比重计算的加征关税幅度,使得实际征收税率远超预期;其三,落地速度快且影响深远,针对所有国家的普遍关税于4月5日生效,差异化对等关税于4月9日生效(后续公布推迟90天),并且取消了小额包裹的免税豁免政策,对转口贸易和跨境电商等渠道同样造成冲击。
“对等关税”
对海内外经济有何影响
此次远超市场预期的“对等关税”政策,对全球贸易体系和经济带来显著影响,并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明显波动。
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方面,关税政策动摇了多边贸易体系的根基。最惠国关税待遇原则作为全球贸易非歧视性的核心保障,其被削弱将导致贸易规则从多边框架向双边或区域化倒退,加剧贸易壁垒的扩散。若主要经济体相继采取反制措施,可能引发关税税率的螺旋式上升,进一步压缩全球贸易规模。同时,关税加征将直接抑制经济增长。根据OECD测算,若全面实施10%的基准关税,全球2025年GDP增速或将下降0.27%,可能拉动全球通胀提升0.38%。如果叠加差异化的“对等关税”税率,这一负面影响可能更为明显。以中国为例,根据测算,参考“特朗普1.0”时期我国出口增速对关税的敏感度,如果加征54%关税,或拖累GDP增速约1%~1.5%。若其他经济体效仿,全球供应链成本上升将推高通胀,压制消费与投资需求,进一步形成负向循环。
从中长期来看,美国政策极具不确定性和逆全球化倾向,将动摇市场对美国政策稳定性的信心,影响美元的货币地位。关税政策的随意性与破坏性,可能使得部分资金强化对于美元的不信任,对美元造成贬值压力。这一趋势从长期来看可能对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产生深远影响,其他国家寻求对以美元为基础的金融体系的替代,例如由金砖国家运营的货币和支付系统,数字人民币、数字欧元的影响力有望进一步扩充,从而满足在跨境供应链中实现顺畅支付的需求。
关税冲击
进一步增强提振内需必要性
对于国内经济而言,美国逆全球化主张及外需压力有望推动国内经济结构性调整,内需提振政策可期。“对等关税”不仅重构全球贸易秩序,还可能通过抑制贸易、抬高成本与触发反制,对经济增长与产业布局产生深远负面影响。高关税行业面临产能转向国内消费市场的压力,当前内需提振仍有赖政策支持。同时,进口依赖度高的领域如半导体等将加速自主可控进程,但短期可能面临供给缺口与成本攀升。预计4—5月份国内政策可能迎来集中发力阶段,面对外需承压,短期政策核心可能依然在居民端导向和内需提振。
政策方面,在当前低通胀与内需弱修复环境下,财政政策有望转向内需拉动,可能的具体措施包括消费贷款贴息、发放育儿补贴、保障劳动者休假权益等;加大新基建投资力度,推动设备更新改造;提高出口退税率;进一步强化对科技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财税支持等等。货币政策方面,财政发力有待宽货币配合,降准时点有望前置;采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定向支持科技、房地产、消费、资本市场等方向,维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
(作者单位:五矿期货)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