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 灌溉 嫁接 中州铝业以“三部曲”激发创新工作室新活力
2025年02月20日 10:36 1171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科技创新 作者: 戴路
彭少辉创新工作室正在对二氧化碳压缩机进行技术攻关。
近日,在“匠心筑梦 百炼成金”——中国机械冶金建材工会劳模工匠人才建设暨职工创新创效交流活动现场,中铝中州铝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州铝业”)许文斌创新工作室与中国长城铝业有限公司王永伟劳模创新工作室等20家劳模和工匠创新工作室签约,加入中国机械冶金建材行业创新工作室联盟。
中州铝业2015年开始创建职工创新工作室,2019年融入河南省劳模和工匠创新工作室联盟,2024年加入中国机械冶金建材行业创新工作室联盟,持续推进劳模和工匠创新工作室建设走深走实。该公司把劳模和工匠创新工作室打造成技术创新的强劲引擎、职工交流的桥梁纽带、创新成果的孵化温床,持续提升工作室的影响力、带动力和辐射力,实现了创新人才个体、工作室集体、联盟群体效应的三级跳,激发了创新工作室新活力。
“深耕播种 育苗成才”
助力技能达人由工变匠
中州铝业以《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管理细则》为纲领,制订了9项工作制度,构建了一套规范、完整的运行体系,以系统化、规范化、流程化的管理确保创建的持续开展,形成了“工会搭台、专业指导、职工唱戏”的良性运行机制;配备电脑、投影仪、打印机等办公设备,投入10余万元实施“工作室靓化”工程,为创新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该公司创新工作室作为企业的智囊团、岗位的创新源、项目的攻关队、人才的孵化器,先后培养全国技术能手10人、河南省中原大工匠1人、中国机械冶金建材工会大工匠1人,河南省机械冶金建材工会大工匠2名、中铝大工匠3名、焦作市工匠4名;2021年,该公司获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的“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称号。
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行业示范性工作室带头人许文斌,从一名普通技校生成长为河南省“机械冶金建材行业大工匠”,从一名青工“小白”成长为“中铝集团技能大师”,从“电工学徒”成长为中州铝电气“首席技师”,成功解决了美国SEL公司主6kV电气系统综保装置故障难题,被誉为攻克“洋设备”的“土专家”;他带领的“步步高”QC小组为企业解决了168项电气难题、2375个控制疑难问题;他的国家授权发明专利“汽轮机DEH系统整定法”每年为企业创效百万余元。
河南省“中原大工匠”贺婕通过“结师徒对子”,助力工作室年轻技术骨干成长,推进员工技能提升。近2年来,该工作室先后完成30余对师徒对子培养,完成岗位技能培训50余次,参与人员过600多人次,其中,有高级工程师2名、高级技师3名、工程师3名、技师1名;工作室成员中涌现出多位“先进生产者”“劳动模范”“巾帼标兵”“科技标兵”“优秀科技工作者”“有色行业优秀班组长”等荣誉称号获得者。该公司开展分析检测技术革新行动,探索以仪器分析代替手工分析的方法,过程样品仪器分析已经达到50%以上。近3年来,制订了2项中铝股份企业标准、3项河南省有色金属协会团体标准。获得“一种无定型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等2个发明专利授权、“一种沉降槽布料装置”等8个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024年11月,“高铁赤泥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荣获国家一类竞赛第十八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专项赛(创新创效竞赛)优胜奖。
“精心浇灌 创新货币化”
积分制度激励创造价值
春风化雨,多向发力厚植匠心土壤。中州铝业推行积分考评奖励制度,围绕“知识技能培训、导师带徒、合理化建议、技术(项目)攻关、先进操作法总结推广、成果和专利发明创造以及成果展示、经验交流”7个维度量化考评。工作室推行创新货币化,将日常工作量化成价值清单,员工对照清单主动作业创造价值,激励创新人才“用当其时、人尽其才”。
2024年5月,该公司所属新材料公司的生产效率受到了人工包装产品效率的制约。彭少辉工作室主动请缨,仅用7天研制出吨包自动包装机,实现“夹袋、吹袋、下料、称重、夯实、移出”包装全流程自动化,年节约人工成本约15万元。该工作室还研发出压滤机自动冲洗装置,解决了板块压滤机人工冲洗效率低、耗水量大的问题,效率提升36倍,节约人工费用50.2万元。修旧利废也是该工作室的强项,他们将废弃的缠膜机拆检,研究运行原理,找来待报废的电机和减速机,重新拼装、改进,制作出2台新的成品包装缠膜机,节约费用14.8万元。
“嫁接育果 互惠驱动”
实现个体、集体、群体三级跳
2019年以来,中州铝业9家创新工作室深度融入河南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发挥工作室集群效应和联合攻关、协同创新的效能优势。各工作室抱团创新、优势互补、结伴提升,每季度开展创新骨干头脑风暴会,集思广益激发创新思路,拓展学习交流渠道。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排出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大量堆积的赤泥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最大限度实现赤泥资源化利用已刻不容缓。中州铝业铝智精研创新工作室致力于赤泥的再利用研发,经过2年努力,开发的“赤泥分质降碱技术”、“烧结法配置工艺技术”工艺技术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使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2023 版)》。回忆起两年的研发历程,创新工作室技术骨干王丹阳感触颇深:“是创新联盟加快了赤泥‘变废为宝’的进程。”以前,赤泥利用研发用的水浴槽只能提供单一温度,且容纳样品有限,急需一款多段控温、精确加热、稳定搅拌、放置多个样品的水浴槽。面对研发的需求,机械设备加工专业的彭少辉与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张小备职工创新工作室联合揭榜,仅用1个月时间研制出自动控温水浴槽,可一次性放置28个样品,减少80%的人工操作,大幅提高了赤泥利用实验效率,加速推进中州铝业赤泥利用步伐。从单打独斗到握指成拳,联合创新生机无限。
2024年,中州铝业赤泥销售突破百万吨,综合创收突破5800万元,赤泥综合利用率达到37%以上,较2023年增长5倍,打通创新到应用的瓶颈,促进赤泥资源化、高值化利用进程,助力有色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中州铝业工会主席牟学民表示,该公司将继续通过搭建创新工作室平台,在提技育才、绩效评估、合作共赢上下功夫,把握生产脉搏,满足生产需求,通过深化跨单位、跨工种、跨技术合作,寻找更多合作突破点,打破技术资源共享壁垒,把分散在不同生产线上的创新团队有效连接起来,让创新工作室激发更多创新活力。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