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背后的密码——华银铝业2024年生产经营业绩创历史新高纪实
2025年02月13日 10:46 2013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铝 作者: 秦海珊
2024年,华银铝业公司产量、利润、成本均全面超额完成董事会年度考核目标,全年生产经营业绩同比大幅增长,创造投产以来最好生产经营业绩。
党建引领
改革发展向纵深推进
华银铝业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董事会工作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围绕战略实施全面发力,推动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交出高分答卷。
华银铝业公司党委充分发挥党委政治核心作用,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强化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把党的领导贯穿公司经营发展全过程,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公司的竞争优势、创新优势和发展优势,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公司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华银铝业公司党委深入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和宣贯,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学习,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不断把党纪学习抓细、具体工作抓实,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全员创新创效的动力和实绩实效;以“书记领办项目”为抓手,着力破解“两张皮”问题,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中心工作相融互促,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效果充分显现。
系统优化
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
华银铝业公司领导班子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坚持系统优化、突出价值创造、深化业财融合,克服内、外部不利因素影响,创造了建厂以来的最好生产经营业绩。2024年,该公司克服了雨天多、周边环境影响等不利因素,细化采、洗、破、配等方面管控措施,优化矿石堆存,筑牢矿石保供“压舱石”;围绕全管道化溶出不断系统优化工艺,主要技术指标实现了由“跟跑”向“领跑”的华丽转身。氧化铝溶出率、产出率同比提高,矿耗、碱耗、汽耗、电耗、新水单耗、氧化铝锅炉煤标煤耗、焙烧煤气单耗同比降低,综合能耗、单位产品碳排放强度同比降低;优化投资方案、加强投资过程管控,加强市场研判、物资采购跑赢大市,加强政策研究,政策资金成功申报实现新突破。
治本攻坚
安全环保跨上新台阶
安全环保实现“生产安全事故为零、环境污染事件为零、火灾事故为零、新增罹患职业病人员为零”目标。华银铝业公司环保创效达“新”高度,成立以来首次荣获百色市“健康企业”殊荣;在“严”的基调下,敢抓、敢管、敢考核、敢硬碰硬、不通融、不妥协,现场巡检、督查及危险作业监护的次数、人数各项考核指标均取得新突破;污染物指标达标排放,排放总量可控,小时浓度超标数量实现连续下降。华银铝业公司健全了安全“口袋卡”,形成了风险辨识卡、作业指导卡和应急处置卡保障措施,实现了作业前、作业中、事故后“全过程”风险管控体系;超额完成全年安全培训计划,受教育人数达1.13万人次,职工安全技能稳步提升、安全意识全面增强。
多向发力
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能
端牢铝土矿资源“饭碗”,华银铝业公司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专项工作组和工作专班,全力推进铝土矿资源获取;在加大生产探矿力度、强力推进复垦工作的同时,配合地方政府严厉打击非法盗采。2024年,华银铝业公司完成工程复垦及耕地提质改造6069亩,确保用地指标置换储备;全力以赴推动公司重要项目建设,焙烧炉烟气余热回收项目、生产与设备管理一体化平台等建成投用,设备三年提质、本质化安全化和装备更新改造项目全面完成,3#赤泥堆场项目全面推进,综合智能管控中心项目筹备开工;持续加大科研和技改力度,赤泥综合利用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铝土矿脱硅及均化配矿技术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效,质量信得过班组获国家级荣誉。
以人为本
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
华银铝业公司坚持抓实队伍建设,注重依靠职工、激励职工、培育职工、关心职工,为职工搭建展示才能的平台,最大限度发挥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主动性;着力加强各层级人才队伍素质能力提升,开展中层、基层、班组长等层次管理人员及各专业人员学习培训;科学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促进人均劳动生产率同比提高3.93%、人均检修产值同比提高5.5%。
该公司坚持以老带新,开展技术比武、小指标竞赛,组织参加行业及地方各层级竞赛,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持续丰富和推进职工福利保障措施的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提高职工薪酬待遇、改善职工福利,提高职工食堂就餐补助标准,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开展全员体检及困难职工慰问,组织疗休养活动等。
2024年,在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帮助下,华银铝业公司全体干部职工勠力同心、奋斗拼搏,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行业影响与社会评价持续提升,先后获得广西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广西工业企业质量管理标杆等荣誉称号,再次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道化项目获评有色金属工业部级优质工程,公司首个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颜凤梅技能大师工作室”落地揭牌。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