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期货7月29日上海期铜早间技术看盘

2004年07月29日 9:29 52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机构看盘]中州期货7月29日上海期铜早间技术看盘   上海期铜7月28日出现反弹行情。虽然伦敦铜隔夜大幅回落但沪铜早盘并没有低开很多,小幅下探后,在投机买盘的推动下价格振荡走高,尾盘出现空头回补,令价格收在日内高点附近,收盘时各合约均有30-170元的涨幅。盘中交投比较活跃,成交量略有畏缩,总持仓减少5146手。主力0411合约24570元小幅高开,其后反弹走高,最低探至24530元,最高探至24820元,收盘于24800元,较7月27日涨60元,成交181862手,持仓量230428,日增仓950手。现货月合约收盘于26520元,涨110元。      沪铜盘中多空争夺非常激烈,盘中多头反弹的意愿非常强烈,空方打压力度明显减弱,最终在LME电子盘的配合下出现走高,成交的减少和总持仓的开始减少,显示市场的谨慎心理和对反弹的一种预期及对反弹的观望心态。      现货价格7月28日出现小幅回落,上海现货价格成交区间在26800-26900元,较27回落130元,显然现货价格明显受到期货价格回落的影响,但明显较期货价格坚挺。上海交易所指定仓库的库存7月23日报61479吨,上一周报68403吨,一周之内下降6924吨,显示目前的消费状况很旺,这会对近期合约会有一定的支持,这也是沪铜支撑很强的原因之一吧。      国际市场,伦敦铜7月27出现继续下探的走势,美国公布的经济数据较好,使美元走强,加上基金平仓,使铜价受压,伦铜的成交量有所放大,达到7.2万手,持仓量小幅减少700手。LME三个月铜收盘报2664美元,较上交易日下跌50美元,场外铜最新报2672美元。      伦敦现货报收2758美元,下跌38美元,标准现货/三个月的逆价差扩大到76美元,涨8.5美元。      伦敦铜价7月28日出现大幅反弹回升。早盘时段,远东电子盘在2680美元一线获得企稳,其后逢低买盘逐步推动铜价走高,伦敦场内价格获得进一步的支持,尾盘出现部分空头回补令价格明显走高,最终场内收盘于2734美元涨70美元,场外电子盘报收于2764.5美元。伦敦现货报2788美元,涨30美元。标准现货/三个月期铜的逆价差报90美元,涨14美元,显然现货方面供应仍很紧张。      经济方面,美国6月耐用品订单及核心耐用品订单数据表现不佳,对铜价不利,但被市场所忽略。供应方面仍很紧张,伦敦现货(对三月期)贴水达到90美元,库存继续下降, LME库存28日降至89, 500公吨(日降550公吨), COMEX的库存27日降至80,  97短吨(日降1066短吨),均在10万吨的整数关口之下,库存水平偏低,这对铜价短期内仍有支持作用,但不做为长期的参照依据。菲尔浦斯道奇公司(PHELPS DODGE)指出,2004年铜的供应缺口将达到70万吨的水平。美国的需求增长将超过7%,中国下半年的需求增长为10%,略低于上半年15%的高增长率。对于供应的担心成为伦敦铜价剧烈反弹的主要动力。美元指数冲高回落可能对铜价有所支持。同时,逆价差也在增加,显示现货供应的紧张状态。由于市场对基本面的认识差别很大引发铜价的振荡。      持仓方面,据CFTC截至7月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在过去一周的Comex铜交易中,非商业多头头寸报23978手,增持2315手;非商业空头头寸为5806手,增持438手;净多头寸为18172手,增加1877手。国内持仓数额巨大,11月合约达到23万手以上的巨量,价格下跌但持仓没有明显下降,多空分歧很大。据传空方的新增资金来自股市,与郭某有关,但多方在下跌过程中大幅增仓显示对价格的下跌并不认同,现货价格坚挺也对多方有所支持,因此多空仍会继续争夺,价格振荡在所难免。      技术上,伦敦铜产生强劲反弹,令技术形态中的空头氛围得到很大的缓解,不过成交量的缺乏说明市场参与者并没有增加,大多数投资者对后市仍保持观望态度。市场目前的走势非常敏感,但尚不能确认转势向上,短线暂以反弹或震荡格局待之。沪铜期价将在伦敦铜的带动下出现反弹,测试25250(11月)的突破位。投资者投资者可暂时观望,或谨慎持有空单(参照25230元止损)。   (李静远)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