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安全根基 护航企业发展 西北有色地矿集团研究院公司“安全员+岗位工”团队建设显成效
2025年01月06日 11:58 1071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科技创新 作者: 王思尧 刘琨
安全管理部门在一线班组开展“手指口述”活动。
2024年,西北有色地矿集团研究院公司(以下简称“研究院公司”)深入贯彻落实西北有色地矿集团有关安全工作部署,积极推进班组“安全员+岗位工”团队建设,目前,已形成由19名安全员组成的安全管理团队19个,覆盖该公司生产一线安全班组,为公司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聚焦现场 实施精准化风险管控
安全无小事,责任大于天。研究院公司以现场风险管控为核心,深入分析生产环节和作业流程中潜在的风险隐患,结合“安全员+岗位工”管理模式,制订并实施了一系列风险控制措施。从野外地质勘查到化学试剂使用,从机械设备操作到员工防护装备穿戴,每一个工作环节都有严格的安全制度和操作规范。该公司在一线班组设置“安全员+岗位工”信息公示展板,张贴安全生产责任制、风险四色图、职业健康告知卡、岗位风险告知卡、岗位安全承诺书等安全警示标识,提高了现场目视化管理标准,确保安全管控贯穿全过程。
野外作业是安全管控的重中之重,对技术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是出队前的“必修课”。研究院公司对野外工作人员进行了专项培训,内容涵盖野外工作安全须知、汛期安全生产、冬季五防、机械设备安全使用要领、野外驾驶员和临时雇用人员安全教育等,有效提升了野外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该公司全年累计开展此类专项培训45次。
“手指口述” 基层安全管控显成效
现场管理更加精细严谨。研究院公司对特殊工种员工的个体防护、工作程序和标准、现场秩序等,全方位开展“手指口述”安全确认方法,培养员工以积极的心态主动预知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并采取合理的方法进行规避。
岗位风险辨识是岗位工、安全员识别安全风险隐患、练就“火眼金睛”的重要一步。该公司19个生产一线安全班组每周对工作区域仪器设备、电气线路、药剂储存、野外工作环境等关键环节进行检查,发现安全隐患,第一时间督促整改,形成闭环管理。该公司全年通过岗位风险识别排查安全隐患39项。
宣教培训 安全意识深化养成
安全教育工作是安全治理抓源头、抓防范的重要内容。研究院公司积极开展班组级宣讲安全教育、每日班前碰头会,发放《员工安全手册》《安全员+岗位工现场安全团队建设专题》教材,进行安全教育专项培训以及定期考核,将安全知识讲解、隐患识别、典型案例分析等内容纳入其中,覆盖范围广、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真正让每名职工做到既是安全生产的践行者,更是安全教育的“小喇叭”,让“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主题入脑入心,从源头上提升职工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筑牢该公司安全生产的根基。
下一步,研究院公司将持续深化“安全员+岗位工”团队建设,不断调整和完善安全管理措施,积极探索新技术和新方法,推动公司安全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