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敢想敢试敢创新 支部敢推敢奖敢担责

2024年12月12日 16:39 136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铜镍铅锌   作者:

作为基层员工工缺乏的从来不是想法,而是行动。今年,河南豫光金铅玉川党支部以问题为导向列出56项指标,同时喊话全员员工: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敢想敢试敢创新,实现产量、效益双突破。而支部则以坚定的容错精神,释放出强烈信号:敢推敢奖敢担责,甘当基层创新的保障网。使整个支部形成以效益为核心,百花争艳的良好氛围。

连一工段头脑风暴,助推处理量节节攀升

之前由于锅炉频繁漏水,导致处理量上不去。工段长王兵就多次组织员工进行大讨论。讨论中有员工提出:会不会是漏风导致三氧化硫腐蚀造成的?后来经过测试,确实是,支部就开始解决漏风问题。

去年漏风问题解决后,锅炉不漏水了,作业率提高了,但是由于电收尘经常短路导致硫酸无法正常运行,依然影响处理量。这时大家又开始不断地讨论,又有员工提出疑惑:以前电收尘入口温度高的时候,电场运行还不错呀!接着大家又分析到露点问题、气浓问题等等。最后统一思想,认为提高电收尘入口温度应该会好。上报支部认可后,就马上整改断一组管束,提高了入口温度。

结果电收尘出口含尘降低了一半,常规一月一次的清灰延长到三个月,作业率提高了一个百分点。熔炼炉每小时处理量已经从75吨提升到80吨以上。随着作业率高了,工作不累了;处理量提了,工资也涨了,员工创新的积极性更高了,这是思想政治工作最大的成果。

硫酸工段大胆设想,小心求证,助推处理量再提升。

经过连一工段的突破,处理量想再提升,制约的关键点又到了硫酸工段。因为制酸风量已经最大,制酸气浓已经是工艺规定最高的9%。再想提升,只能通过更换风机,加大风量来解决。

为此,工段长李涛就号召员工进行无负担大讨论。有员工就提出:为啥气浓就不能超出9%,为啥触媒层温度就不能超过610度?这句话刚问出来的时候大家都不想去解释,因为传统稳态制酸一直以来规定的最高气浓就是9%,超了触媒就会高温粉化、转化器钢材会高温变形等等。但是现在的触媒到底能承受多少温度?现在的钢材又到底能承受多高温度?不知道?不知道那咱就问!

为此支部利用各种渠道沟通交流。最后得到确认:现在的新型触媒能够承受的温度上限为630度,普通钢材600度,不锈钢可达650度。李涛找到支部,想提提气浓试试。

支部同意后,工段员工依据试验方案,一点一点地增加气浓尝试。在这个过程中制酸工思想高度紧张,需要频繁到现场看温度、酸浓表、比对、取样、送样等等,平均每天步数都在2万以上。经过两个月的试验,最终气浓提到11.5%,触媒温度达到628度。

“高气浓制酸”新工艺的成功,是用实践检验出的真理,打破了传统突破了边界,使熔炼处理量从之前每小时80吨的提升到86吨以上,矿铜增产6000吨,黄金增产500公斤,硫酸产量提前两个月完成年度任务。三年来,连一工序以每年增加4万吨混合料的速度提升,效益一年一个台阶。

连二工段以支部为靠山,实现多次华丽变身。

连二工段最大的特点是工艺一直变,经常反复试验。试验很累,因为劳动强度非常大;试验很苦,因为现场工作环境差;试验很险,总有一些你预想不到危险。以致于连二工段一直属于特别难管的工段,上访的多、离职的多、调岗的多。特别是今年3月份开始的“双底吹低温富集冰铜试验”,是一个全新的工艺,从理念到实践的跨越,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

但工段长李向峰因为有了支部这个靠山,就有了底气。遇到铅口工因工作强度大撂挑子时,他就向员工大胆承诺:试验成功之后,咱们能少吊一次铅;员工身体因烟气而过敏时,他就向员工说:试验成功之后,我们不再吊铅盖,现场不会再有含砷烟气了;遇到试验难以进行时,他们就想办法创新生产,在端墙做氧枪,改变转炉的角度等等;每个阶段的成绩,他都会第一时间在群里公布,使得每个人都从内心去支持本次试验。

最终,经过三个多月的生产验证,效果显著,除铜渣处理量翻倍,冰铜铅、砷含量大幅降低,直接进入大系统生产,结束了黑铜外卖的历史。十年夙愿终于实现,全年可为电解工序提供5000吨以上的铜金属量。伴随阴极铜产量的提升,每年可为公司新增效益上千万元。而且不再产生铅盖冰铜,作业环境明显改观。

“员工敢想敢试敢创新,支部敢推敢奖敢担责。”这一成果在精神和物质层面起到了很好的榜样作用,为行业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和鲜活的经验,也验证了玉川党支部的使命和担当。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