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期货8月9日上海期铜早间技术看盘

2004年08月09日 9:12 46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机构看盘]中州期货8月9日上海期铜早间技术看盘   上海期铜8月6日继续出现回落调整的走势。伦敦铜隔夜大幅回落对沪铜影响很大,沪铜大幅低开,其后维持高位振荡,直到收盘为止,各合约均有310-410元的跌幅。盘中交投不太活跃,成交量有所萎缩,总持仓318126手,大幅减少7186手,近月合约大幅减仓12526手,远月合约增仓54440手。主力0411合约26100元大幅低开,盘中维持振荡走势,最高探至26360元,最低探至25950元,收盘于26150元,较8月5日跌410元,成交104550手,持仓量132546手,日减仓9164手。现货月合约收盘于27950元,跌320元。      沪铜本日再次出现回落调整,主要受到伦敦铜的带动,伦敦铜价的大起大落的确让国内投资者很难适应,投资者纷纷选择了离场观望,以规避风险,近月合约出现大幅减仓,不过远期月份依然增仓很大说明市场分岐依然较大,多空头有转战远月迹象。      现货价格8月6日出现小幅上涨,上海现货价格成交区间在28450-28580,较5日上涨210元,升水450-550元,现货升水仍维持较高的水平比5日提高,显示现货依然比较紧张,这对期货价格,尤其是近月合约在一段时间(8月份)里有所支持。      上海交易所指定仓库的库存8月6日报34602吨,7月30日报43865吨,一周之内下降9263吨,显示目前的消费状况较旺,这会对近期合约会有一定的支持。      国际市场,伦敦铜价8月6日出现高位盘整的走势。亚洲时段,美元走强压制铜价,价格下探至2770美元一线,午盘时间美元走软支持铜价出现回升,由于周末缘故市场参与意愿不强,价格波动不大。最终场内收盘于286美元,跌6美元,场外电子盘报收于2784美元。      伦敦现货报2862美元,回落6元。标准现货/三个月期铜的逆价差报72美元,回落1美元,显然现货方面供应紧张的状况有所缓解,但仍然比较紧张。库存方面继续下降, LME库存8月6日降至84, 025公吨(日降650公吨), COMEX的库存8月6日降至74, 759短吨(日降779短吨),均在10万吨的整数关口之下,库存水平处于历史低位,这对铜价短期内仍有支持作用。      近期国际铜市场主要供应和美元因素影响较大。      目前,三大交易所的库存已经到达历史低位,市场担心库存见底,现货的升水也虽然较高位的100多美元有所回落,但仍在70多美元以上,显示现货面供应非常紧张。最新的海关数据显示,6月份我国进口电解铜8.81万吨,出口2.38万吨,净进口仅为6.43万吨,虽然比5月份3.18万吨的净进口量有所增加,但还是远远低于正常情况下的进口数量。2003年我国进口电解铜数量达到了136万吨,月度净进口量在11万吨左右。电解铜进口数量的连续下降可能会引发未来国内现货铜市场供应紧张程度的不断加剧。国际铜业研究组织(ICSG)周三公布,2004年1-5月全球精铜供应缺口为61万吨,上年同期缺口为28.2万吨。根据ICSG的初步数据,包括此前几个月的修正数据,2004年前五个月精铜显性供需平衡显示,生产缺口为61万吨。      美元因7月的就业数据低于预期出现回落,对铜价有所支持,不过,从中长期看美元继续大幅贬值的可能性不大了,在稳步加息因素的支持下美元将逐步走向坚挺。不过,在供应紧张的情况下,美元上涨的利空影响短期内可能被市场所部分抵消,但我们要警惕美元因素会对铜的中长期走势带来的影响。      经济方面,8月6日公布美国7月非农业就业人数数据,虽然较6月增加了3. 2万人,但这是2003年12月以来最增长最小的一个月,远远低于市场预期的21.5万人,引发市场对经济增长减慢的担忧,显然对铜价中长期走势不利。不过,经济数据的不佳引发美元回落,对铜价短期有所支撑。      资金方面,据CFTC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3日美国非商业净多头寸40509手,一周内增加4728手。从持仓结构来看,基金倾向于做多。      技术上,上海铜冲高回落,显示价格在高位受到阻力,但价格仍然维持在高位,明显受到中长期均线的支撑。伦敦铜也维持高位振荡格局,在2770/2750美元一线明显受到支撑。预计伦敦铜价在回试2770/2750美元一线后很快将会继续向上试探,有望突破2860美元。国内市场由于对远期存在分歧,多空争多激烈,价格会弱于外盘,但是如果伦敦铜突破2860美元则国内也会出现补涨行情。鉴于供应紧张的局面仍会延续延续一段时间,提醒投资者在近期(8月)不要做空,当然9月后也不要做多。操作上,可少量择低吸纳多单但不追涨,滚动操作;止损参照25500元(CU0411),或参照伦敦铜2750美元。(李静远)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