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合作新局面 共赢钛业新未来 第十二届中国国际钛业展览会暨2024中国国际先进金属材料博览会开幕

2024年05月21日 10:0 340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钛资讯   作者:

为加快推动钛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行业生产技术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5月16日,由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中国金属学会和中国化工装备协会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钛业展览会暨2024中国国际先进金属材料博览会在江苏省苏州市开幕。

本届展览会以“共享新发展 共赢钛未来”为主题,聚焦军民两用钛材、先进金属材料等领域,吸引了钛行业全产业链,军工、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船舶等先进制造产业的280家单位参加展会,展览面积达20000平方米。来自国内外行业企业代表、专家学者500余人参会,展会首日参观人数近5000人。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原总工程师、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理事长周武胜,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新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会长雷让岐为开幕式致辞。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安仲生、宝钛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战乾、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副院长梁书锦、宝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建军等领导嘉宾出席开幕式。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监事长张洪国主持开幕式。

周武胜表示,钛及先进金属材料是现代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国防科技工业的进步伴随着一系列关键材料技术的不断突破,一代材料必将产生一代装备。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将利用好展览会这一平台,携手构建更为紧密的新时代产业命运共同体,全面增强钛及金属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整体承载力,提升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水平,支撑国防军队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王新江表示,金属材料作为现代工业的基础,对于推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制造强国战略的全面推进实施,新的材料科学和工程技术不断涌现,推动金属材料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材料性能也实现大幅提升。中国金属学会将积极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属材料产业体系。

雷让岐指出,钛材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金属和支撑尖端科技进步的关键原材料,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期。中国钛工业持续加强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拓展应用新领域,成功实现从“量时代”到“质时代”的转变,向好态势不断巩固。当前,我国钛材产业结构正向航空、航天、航海、高端化工、新能源等领域稳步迈进,钛在3C领域的成熟应用,则将钛产业带向一个新的转折点,意味着钛及钛合金有望成功跨越到更广阔的大众消费领域,为钛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相关企业应紧抓机遇,提高技术引进力度,加快推动智能装备和软件更新换代,抢占科技和产业变革先机,扩大品牌影响力,增强市场竞争力,不断满足国民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换代和企业自我变革的需求。

在论坛环节,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安仲生、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反应堆燃料及材料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王理、中国兵器工业集团52所首席科学家朱秀荣、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热表分厂副厂长唐丽娜分别以《2023钛工业发展报告》《钛合金在核电领域的应用前景分析》《装甲钛合金研究与应用现状》《钛合金在航天产品中的应用与需求》为题作报告。

本届展览会为期3天,参展单位热情高涨,展品涉及钛冶炼、钛在军工和民用领域的产品、智能化设备等。展览会为涉钛相关企业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观众既能详细了解钛的生产过程,又能现场购买钛的终端产品,展会现场盛况空前。

展览会同期,还召开了2024军民两用钛材及先进金属发展论坛和2024石油化工用钛材发展论坛等分论坛。来自行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围绕推进钛产业规模化、新型化、高端化发展,深化产业改革升级发展进程,培育壮大钛材等金属材料消费新场景,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

责任编辑:杨一鸣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