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以文塑旅 有色文化可以“火出圈”

2024年02月15日 13:22 201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在2023年热门的文化旅游城市中,既有“冰雪大世界”哈尔滨,也有香气扑鼻的淄博烧烤。可以说,只要找对了主题,加上流量的宣传,下一个“火出圈”的城市也会出现。

有色金属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和基础产业,广泛应用于经济建设和人们的生活中。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色金属既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器,记录着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的转变;又有新疆可可托海的矿坑,记录着共和国矿山建设者的峥嵘岁月;还有“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青山凿不休,坐令鬼神愁”等脍炙人口的诗句,记录着古代工匠的辛勤劳作;更有在北京冬奥会崭露头角的首钢园区,记录着工业遗产“变身”创意园区。追溯历史论文化,有色金属不仅潜力巨大,而且生机无限,是非常好的文化载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

以文塑旅,有色金属文化的盘活应在现有遗存行业主体的支撑下,以功能重塑、历史文化传承为重心进行“有机更新”。

以有色金属相关文化为基本,与旅游相结合,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和传承,更是文化多样性的展现。有色金属的文物和工业遗产所蕴含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历史底蕴,是文化旅游的绝佳载体。在这里,游客可以亲身感受那个时代的氛围,体验独特的风情。而将有色金属工业遗址改造成文创街区和公园,更是创新和智慧的体现。通过艺术和设计的力量,这些旧址将焕发新的生机。艺术家们在这里创作、展示和交流,为旧址注入新的生命和意义。同时,游客们可以在这里购买手工艺品、欣赏艺术品、品尝当地美食,体验一种全新的文化旅游方式。

工业遗址旅游也满足了不同群体的需求。对于年长者来说,这些地方是他们曾经的记忆和历史的见证,他们在这里可以找到那个时代的痕迹和情感共鸣。而对于年轻人来说,这些地方是学习和探索历史的场所,他们可以在这里了解过去的工业发展历程,感受新旧事物碰撞带来的新奇体验。

当然,如何将有色金属与文化旅游融合得更好,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首先,保护和传承是第一位的。在改造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对文物、工业遗址的尊重和敬畏,避免对其造成破坏。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传承,让有色金属的文化和历史得以延续。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文旅融合的深度和广度。目前,很多工业遗址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改造和展示上,缺乏深度的文化内涵和创意。我们应该鼓励更多的艺术家、设计师和文化机构参与其中,为这些遗址注入更多的创意和文化元素。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创意市集、艺术展览等方式,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和参与。

最后,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该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关注。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为工业遗址的保护和文旅融合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同时,社会各界也应该加强对工业遗址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对它们的认知度和关注度。

有色金属与文化旅游的融合是一种双赢的模式。它既可以让游客们体验到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魅力,也可以让文物和工业遗址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模式在未来能够发挥出更大的潜力和价值,为我们这个时代注入更多的文化和历史内涵。

责任编辑:孟庆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