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红林出席国际铅锌研究组年会并发表主旨演讲

2023年10月06日 21:11 293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1

10月5日,国际铅锌研究组第六十八届年会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开幕。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葛红林出席会议并发表的题为《携手并进 共同开创全球铅锌工业美好未来》的主旨演讲在与会代表中引发热烈反响。有色协会副会长陈学森以及来自国际铅锌研究组成员国、相关国际组织的110余位代表出席会议。

2

3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葛红林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携手并进 共同开创全球铅锌工业美好未来》的主旨演讲。

葛红林首先对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对国际铅锌研究组在铅锌行业信息交流、推进全球铅锌工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表示诚挚感谢。他的主旨演讲围绕中国经济及中国有色金属行业运行情况、过去十年中国铅锌产业的发展和面临的挑战、如何加快构建全球铅锌行业发展新格局、着力推动铅锌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等四个方面作了深入阐述。

葛红林指出,2023年以来,面对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新问题和新挑战,中国经济紧紧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一是着力加大宏观调控,二是着力扩大国内有效需求,三是着力激发经营主体活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切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中国经济运行持续好转。

对于我国有色行业运行情况,葛红林表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受益于太阳能光伏等新能源、电动汽车、动力储能电池、充电桩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以及中国稳增长一系列政策的落地,进入今年下半年后,有色金属的市场需求明显得到改善。1—8月份,我国主要有色金属产量合计为4856万吨,同比增长6.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较上年同期增长12.7%;8月份实现利润总额289.5亿元,环比增长35.5%,同比增长90.4%;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

作为有色行业重要的组成部分,1—8月份,精炼铅、锌产量分别为507万吨和45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3.6%和7.1%,其中,再生铅、再生锌产量分别占精炼铅的40%、精炼锌的18.7%。贸易方面,1—8月份,进口铅、锌精矿实物量分别达80万吨和31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2.5%和24.8%,出口铅酸蓄电池和镀锌板17118万只和72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6.3%和16.7%。

葛红林指出,回顾过去十年中国铅锌产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铅锌产业规模连续二十余年稳居世界前列。2022年,中国铅、锌表观消费量较2012年分别增长24%和28%,精炼铅、精炼锌产量较2012年分别增长29.6%和30.5%,全球占比分别达到45.9%和48.6%。二是国家高标准引领铅锌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过去十年,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中国铅锌行业秉持的重要理念和行业共识。中国政府发布的《有色金属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要求,进一步提高铅锌行业准入标准,严控冶炼产能,大力发展再生金属及消纳绿色能源。三是创新了全球领先的工艺技术和装备。通过持续科技研发投入,2022年,中国铅锌采矿回采率达到94%,较2012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冶炼企业铅、锌冶炼回收率达到97.7%和97%,较2012年提升近2个百分点。开发的富氧熔池熔炼—连续还原炼铅工艺已得到全面推广和应用,2022年,铅冶炼和湿法锌冶炼行业平均综合能耗比2012年分别下降30%、9.3%。四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主要表现在高效协同发展成果显著、产业链一体化建设取得成效和产品和原料结构不断优化。五是国际产能合作成效显著。中国铅锌企业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在澳大利亚、俄罗斯、蒙古、厄立特里亚等国建成了十余个生产基地,在中国境外已形成铅锌矿年产量近百万吨金属量,有效保障了全球铅锌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和韧性。同时秉承着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始终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开展助贫、助医、助学、助幼、助农等活动,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实现了共赢。

葛红林表示,在回顾十年来中国铅锌行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绿色低碳发展正深刻影响全球铅锌行业,铅锌行业依然存在几大堵点、痛点亟须破解。

一是铅锌消费增长乏力。铅锌新产品开发不足,低成本、高效储能用铅、锌材料开发进展缓慢。二是矿业投入不足。不同于新能源战略金属的投资热潮,近年来,全球铅锌资源的勘探投入和开采热度有所下降,全球资源储量及矿山生产量都处在徘徊不前的状态。三是铅锌各环节利益分配不均衡。长期以来,全球铅锌链条利润主要集中在矿山,冶炼企业获得的加工费难以支撑冶炼成本,非市场化的原料定价模式,使得部分铅锌冶炼企业处于亏损局面。

就如何加快构建全球铅锌行业发展新格局,着力推动铅锌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葛红林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坚持创新驱动不动摇,形成铅锌行业高端发展新动能。二是不断夯实资源基础,提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三是强化产业协同耦合,构建循环利用绿色生态产业圈。四是加强多双边对话,构建积极有效的碳市场应对机制。

4

有色协会办公室、国际合作部、重金属部和再生分会等有关人员参加了此次年会。

责任编辑:孟庆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