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恒期货8月23日上海期铜早间技术看盘
2004年08月23日 8:44
479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机构看盘]久恒期货8月23日上海期铜早间技术看盘
在近期的铜价行情演绎过程之中,价格的上扬举动往往在从时间点位上来看的绝佳的价格点位上最终表现为功亏一篑,可谓功败垂成。但是这样的一种走势却使得LME三月期铜价在价格从3057美金下跌之后所展开的盘整行情所消耗的时间段越来越延伸,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目前已经盘整四个月的行情之中已经激烈了大量的价格运动能量,关键的是对于我们而言,如何的选择和判断价格最终的突破方向方是当务之急。
对于这样的一个问题,我们在前期的报告中曾经有所涉及,尽管目前价格的收敛程度已经达到了一根阳线或者是一根阴线就可以触及上下轨线的程度,换言之,目前的价格收敛盘局已经越来越接近于理论上“完美”的收敛方式,但是从真实的价格过程之中,试问投资人又能发现多少“完美”的收敛方式最终获得成功的案例呢?最简单的,LME三月期铜价从3月2日的3057美金运行到4月20日下破2860美金的收敛方式也只是耗时1个半月而已,而且,借鉴历史的经验,在盘整之后的突破方向往往是和盘整之前的价格运动方向相一致的。我们在这里再度提醒投资人引起警惕。
库存量的增加几乎已经成为铜市目前的“硬伤”,而且库存量的增加态势已经诱使盘面中的市场人气逐渐的偏向于“利空敏感”,事实上,从现今的铜市基本面变动情况来看,基本上潜在的利空消息要远远的大于表观的利多因素,从笔者的角度来看,如果还能够出现所谓的强力利多消息,则非铜矿灾害莫属,自然这样的一种期待在真实的交易之中确确实实是很难发生的。
我们现在所能够得到的一些基本面的消息都来自于利空层面的,比如铜矿的扩张计划、今年下半年中国铜精矿加工及精炼费随着世界铜精矿产量稳步回升将分别达到每公吨100美元及每磅10美分水准、亚洲方面数量庞大的私人库存有逐步释放的倾向等等。实际上的是,LME金属铜注册仓库中的库存量在8月18日当日突然剧烈攀升40%,具体的数据如下:8月18日,伦敦金属交易所世界范围内仓库内铜库存量从14年低点增加到11.11万吨,其中新加坡仓库铜库存增长7倍之多,且LME韩国仓库铜库存增长4倍,从而打压当晚伦敦金属交易所三月期铜收低2%。
从笔者的观点来看,事实上的是LME库存量的增加和库存量的回流局面的发生是迟早的事情,关键的是这样的一种库存量回流局面是否能够持续,换言之,市场所报道的某大型交易公司将手中的现货铜转化为仓单从而进行空头回补的举动是否能够在其它的交易公司、中间库存商中产生“羊群效应”。笔者认为,所谓的“逆差价”效应营造者尽管从目前仍然在孜孜不倦的进行逆差价和库存量的输送运动,但是目前基本上市场对于即将到来的九月份中的新一轮LME铜市“技术性紧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从这个角度,8月18日的库存量增加笔者认为从某种程度上是在传递给市场一个信息,那就是在国外的铜市中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供应紧张局面,由此可见的是,国外目前包括美国和欧洲方面较高的现货升水的局面事实上是存在水分的。
另外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事件是全球油价的高企,笔者认为,油价的不断攀升将不可避免的对于美国经济和中国经济形成冲击作用,并且进而会拖累中国方面所谓的在第三和第四季度中所谓的“传统消费旺季”中消费量的增长幅度。
7月底,原本走向趋稳的国际原油价格突然攀升,给中国刚缓解的逆差局面增添了新的压力。8月3日,纽约原油市场电子交易系统中的美国轻质原油价格突破44美元;8月20日,纽约市场原油价格更一举突破49美元。1998年以来,中国原油的进口价格弹性都接近或大于1。例如,1998年和2001年,国际原油价格分别下跌32.1%和13.8%,中国原油进口量则分别下降23%和14.2%;2000年和2003年国际油价分别上涨57%和15.8%,中国原油进口量分别增加92%和31.3%。由于中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石油储备制度,不能实现在国际油价走低时多进口,国际油价走高时少进口,因此,油价上涨使中国多支付大量外汇,财富转移效应非常明显。
对于这样的一种经济和金融现象,投资人需要引起警惕,因为油价的高企事实上已经在近期之中引起LME铜市和COMEX铜市中多头人气的涣散,如若一旦油价的高企损及中国方面GDP和经济真实增长态势的话,那么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国的消费走弱将对于铜价的上扬走势起到毁灭性的打击。
关注持仓报告:
截至17/08/2004 单位:手
非商业 商业 总体 不可报告
多 空 差价 多 空 多 空 多 空
30518 11146 3132 29801 57087 63451 71365 14678 6764
10683 3699 -119 31 8726 10595 12306 1936 225
令人吃惊的是在非视野方面多头部位的扩张步伐似乎有点过了头,从其发生的时间点位上来看,笔者认为这主要是以LME8月合约的交割期价格上扬作为其运作标的的,但是从最终所取得的效果来看,显然的是此轮针对技术性紧张所进行的多头部位增加行动并没有获得成功,笔者认为,这样的一种多头部位运作失败将会有一个蔓延的过程,尤其是在接下去的9月合约的交割期中,投资人需要引起警惕。商业方面的空头部位增加数量并不是非常沉重,但是从商业方面多空部位的比例来看,目前的价格点位似乎还具备继续存在的价值。综上,本次的持仓报告传递给我们的信号是挤空行为的背后恐怕还是没有宏观基金们的背影。
或许价格需要继续的盘整于区间之内、或许价格需要时间的配合、或许市场需要再一次的“技术性挤空”行为的失败,我们相信即便价格向上突破其不会走的太远,价格的中长期下跌会在不经意之间悄然展开。
(林幽谷)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