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期货8月23日上海期铜早间技术看盘

2004年08月23日 8:44 98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机构看盘]金昌期货8月23日上海期铜早间技术看盘   要点:   现货升水并未向预期那样继续放大,铜价随着升水减小逐步放缓步伐。   LME库存大增严重打击了多头的看涨人气。   美元的下探势头将告一段落,间接的使铜价陷入两难境地。      ★ 市场结构   上周的铜行情没能延续美国巨额贸易赤字导致美元下跌所带来的力量,再一次无功而返,大家的眼睛都盯着第三个周三的结果,但行情仍旧在区间内波动,最后收盘在$2765,比上周下跌$90。   上周的交易因为要面临第三个周三的考验,而且在临近第三个星期三到期日的日差价也曾一度达到$7,所以大家对铜价能否在表观消费仍异常紧张的情况下一举突破报有很大信心。但随后的走势表明,铜价无意上冲,就象前次市场传言中国30万吨空头被挤住时一样,多头选择了主动平仓。现货对三个月期升水在的明显收缩表明挤了空头的多头本身有一个退却的过程,一部份多头在向九月份迁仓,但很显然,在$2850上方,保值空头所带来的压力很大。   上周三,LME库存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上升了3万多吨,此前,无论是仓单数量还是注销仓单数量都还沿袭着一贯的趋势,但库存却突然增加了,库存增加的地点全在亚洲,虽然3万多吨库存相比今年以来减少的60万吨库存不算什么,而且我们也不用理他亚洲库存增加是挤空造成的被迫交货,还是贸易商囤积之后利用目前的现货高价将融资库存重新放入交易所仓单,但库存的突然增加影响更多的无疑是人气。这至少说明,铜其实并不象表面看来的那样紧张。这也映证了CRU报告中的数据,我们看到其中贸易商,制造商和消费上都在屯货,快速减少的只有交易所的库存。现在好象每周都能听到新的更高的TC/RC费用,虽然ICSG的预测说2005年和以后的年份,可供铜精矿数量逐年减少,可那时另一轮行情的事了,现在的90%的矿产能利用和76%的冶炼产能利用相差那么大本身就是不正常,冶炼产能逐步上调的过程也就是供应改善的过程。   上周公布的CFTC持仓中基金净多头比前次继续大幅增加,鉴于本轮行情的性质,基金的净多难以进一步增持,跟进买盘的量显然不配合基金的想法。      ★ 市场焦点   最近一段时间的外汇市场行情非常奇怪,经常会该涨不涨,该跌不跌,这可能和欧洲的外汇交易主力选择这个时间段休假有关。在缺乏市场主力的情况下,市场容易因为一些意外因素导致较大幅度波动。   在美国贸易赤字再创历史新高的背景下,上周公布的6月资本净流入打消了我们对美元的长期走势的担心,数据显示资本净流入足以抵消赤字的影响。在联想前段时间,格林斯盘的讲话也要刻意减小赤字对美元的影响,那么我们对美元未来走向的注意力是不是应该放到其他方面?目前原油价格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油价对外汇市场的影响比较复杂,市场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但油价上涨对日元走势将产生更大的抑制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此外,上周报告的数据显示,德国6月出口同比增长16%,贸易顺差扩大至147亿欧元,这表明德国的2季度的GDP增长主要靠出口拉动,内需依然不振,这对欧元来说显然不利,这将使得欧洲央行继续把欧元区2%的低利率水平较长时间保持下去。基于此,我们认为,美元目前的弱势状态属于筑底阶段,下周应有机会开始逐步脱离底部区域。   上周也公布了许多和有色金属行业息息相关的数据,美国的7月工业生产继上个月出现下滑後,本次数据出现回暖,但同比增长仍连续第二个月出现下滑。这次公布的营建数据令市场惊叹不已,美国7月房屋开工升幅为2002年9月来最大,当时上升10.5%,美国7月营建许可增幅为2002年12月来最大,当时成长7.1%。这个数据的公布一扫前次格林斯潘认为升息对经济影响不大但营建指标马上大跌的尴尬,也证实了美国经济确实仍处于扩张阶段中,但我们认为,综合总体的经济状况看,营建指标想要突破4月份的顶峰状态有点勉为其难,这次的上涨更有可能是见顶后的一次反抽。   最近国内加息的传闻又开始多起来了,从宏观政策的发展来看,初期以行政干预为主要特征的调控取得效果後,市场化的转变是必然方向,这就可能出现两个方面的动作,利率水平的调整和利率的市场化水平提高。想想现在的钢材价格有个别品种超过了调控前的水平,在中国经济不是完全市场化的背景下,提前升息的可能也较大。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