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业军人“老田”
——记株硬钻掘工具事业部机加班职工田永忠
2022年12月22日 14:14 2682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稀土人物 作者: 沈芳兰 张友才
“老田,这批产品要得急,麻烦你今晚加下班。”“老田,深孔钻要加工的产品堆起来了,麻烦你去倒几天班。”“老田,有一大批钎具毛坯要打顶尖孔,麻烦你去干一下。”车间生产调度又叫老田了。
田永忠,中钨高新旗下企业——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株硬)钻掘工具事业部机加班职工,因为在株硬工作得久,该公司其他职工都习惯称呼他:“老田”。
老田其实并不老,也就50岁出头,同事们称呼他为“老田”,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他为人处世随和的性格。20多年前,老田从部队转业到株硬,曾经长期担任株硬钻掘工具事业部机加班的班长,他熟悉该公司多种机械设备,做事认真负责。
其实翻看履历,老田的本职岗位是铣工,他从普通铣床做起,逐步成长为株硬在铣床领域的技术骨干。后来,出于技术进步和株硬公司发展需要,株硬进行了技术改造,购入了数控铣床,老田又积极学习了数控铣床编程技术,通过刻苦的学习,老田熟练地掌握了数控铣床编程技术。说起老田,株硬钻掘工具事业部的其他职工表示:“老田的数控铣床编程技术相当好,而且效率也高。某一期间,公司需要加紧生产一批产品,老田同时操作4台数控铣床,不停地在机床之间穿梭装卸产品,忙地跟个陀螺似的。”对此,株硬相关领导表示,老田在株硬钎具产品的产能和加工效率的提升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日常工作之外,为了适应株硬发展的需要,田永忠总是不断地加强自身技术知识的学习,尽可能多地掌握各种设备操作技能,争做株硬钻掘工具加工领域的多面手。比如,在做好铣工工作的同时,他积极学习数控深孔钻床的操作与编程,并通过了多能工考核,可以独立完成深孔钻机床的操作与编程,达到调试加工新产品的水平。同时,对于最难的数控车床和加工中心,只要有人编好程序,他也能操作自如。
在知天命的年纪,为何如此虚心刻苦地学习工作技能?对此,田永忠说:“只要是公司发展需要、工作需要,我就要学会,为公司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在笔者与田永忠说起学习方法的时候,老田略带腼腆地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面对工作中遇到的难点,田永忠总是虚心请教相关领域的同事,并且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认真逐条地记录下相关难点的解决方案及操作技能,并在加工过程中,逐一实践验证。
田永忠不只是工作的“一把好手”,在日常的方方面面,他都是让领导与同事可以托付工作的人。比如株硬推行精益生产活动“6S”的比较重要的内容——株硬钻掘工具事业部休息室和厕所的卫生情况,长期以来一直都不是很理想,该事业部领导想了很多办法,都未能彻底解决,最后想到了老田。老田接下任务后,拿出一名军人的做事风格,每天总是提前半个小时便到该事业部,将休息室地面拖得干干净净,空调、桌椅、饮水机、冷柜都擦得一尘不染;厕所门、便池也擦洗得干干净净,过去门上的灰尘和便池里面的黄色污渍都不见了……他做事认真负责的态度,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认可。
今年7月,田永忠入党30年。作为一名老党员,他时刻听从党指挥,在工作中,他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发挥了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正因如此,他多次荣获株硬及株硬钻掘工具事业部颁发的“先进个人”“优秀退伍军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这就是老田,一位退伍多年仍不褪色,依然保持军人本色的好同志。
责任编辑:张雪卉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