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攀登地质科学高峰

——江西省地质科学专业系列志书研编工作纪略

2022年12月05日 12:26 491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地质矿业   作者:

日前,江西省地质局开展的省级地质科学系列志书研编试点工作,历时18年,在全国率先完成。这是江西省大规模地质工作成果整体集成、理论认识全面总结提升的系统工程,包括《中国区域地质志·江西志》(2017年出版)、《江西省环境地质志》(2017年出版)及其普及本《江西生态地质》(即将交付出版)、《中国矿产地质志·江西卷》(2015年出版)及其普及本《江西矿产地质》《中国矿产地质志·华南洋-滨太平洋构造演化与成矿》(2020年出版)、《江西省钨矿地质志》(已交付出版)7部志书,总计约1000万字。该系列志书完成出版江西省1∶50万地质、构造、岩浆岩、第四纪地质地貌、航磁、矿产、成矿规律等图件7幅;相应完成了电子文档与地质矿产数据库,质量均优,为全国研编工作提供了样板与经验。

潜心著志十八载

2005年,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委托原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进行省级区域地质志(第二代)、矿产地质志研编试点工作。该局当即成立了编撰委员会,下设总编室,组成了精干的研编队伍,制订了“江西省区域地质志”“矿产地质志”“环境地质志”(后简称“三志”)编撰工作方案。

2006年春,该局提交了“三志”研编的总体设计,并经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专家评审通过;2007年,《中国区域地质志·江西志》首获立项,并于2013年经最终评审通过;2012年,提交了省级矿产地质志书研编方案;2013年,进行矿产地质志研编试点工作;2014年,获中国地质调查局批准立项,完成了《中国矿产地质志·江西卷》研编并通过评审;2016年—2017年,编写了《中国矿产地质志·江西卷》普及本《江西矿产地质》;2015年—2017年,完成了《中国矿产地质志·华南洋-滨太平洋构造演化与成矿》研著。

2015年,该局自行研编《江西省环境地质志》,经专家学者评审,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更好地助力江西生态文明示范省建设,又启动了《江西省环境地质志》普及本《江西生态地质》的编著,并于2022年8月28日通过评审验收。

江西有“世界钨都”之誉,钨资源量居世界之首。2014年,该局进行江西钨矿地质综合研究,并于2021年完成了《江西省钨矿地质志》研编。

历时18年,300多名地质工作者参与研编,完成了7部志书与图、库组成的完整志书系列。

实准全新 集成成志

江西地质科学专业系列志书的研编,传承了我国方志学“求真记实”的传统和我国地质志书“有述有论”的风格,以“实、准、全、新”为标准,并在进入数字时代之时,形成了“志、图、库”一体的志书构成。在志书研编中,该局对区域地质、矿产地质、环境地质三大地质领域和40多个专业学科取得的成果资料,按照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推陈出新的原则,通过筛选、分析、全面综合集成成志,进一步厘清了江西省的地情。

对江西区域地质进行整体综合研究,提升到当代先进水平。该系列志书运用多重地层研究,与古生物、古地磁、同位素等方法结合,建立了全新的地层系统和沉积地质特征;采用岩浆旋回—岩石类型—成因类型—组合—序列—侵入体多层次研究方法,建立了全新的侵入岩表;通过变质岩的全面研究总结,把江西变质岩推进到“四维”时空研究的新阶段;对区域物、化、遥特征进行了全面研究;传承我国独创的地质力学、多旋回构造理论,结合板块学说,对江西省地质构造单元板块、地块、造山带、隆起、坳陷、断陷盆地进行了新的厘定划分;论述了华南板块活动与构造体系的发展演化。

进一步理清了江西丰富的地质资源。该系列志书以全新的资料展示了赣鄱大地富饶的生态地质资源。江西省水资源比较丰富,地表水约2000亿立方米,主要河段优于或达到Ⅲ类水占95.5%;全省地下水资源量约230.48亿立方米/年,可采资源量73.4亿立方米/年,多数地区水质良好,是我国地下水质最好的地区之一,但分布不平衡。经生态地球化学调查,该局对江西大地进行一次“体检”、查明了土壤中有益与有害元素的定量分布,优于Ⅲ类的农业区面积占97.79%,不良地区为2.21%,发现了一批富硒、富锗、富锌的特色土壤资源。同时,对江西省的旅游地质资源和地学文化资源进行了详细梳理。

为绿色发展、平安江西助力。该系列志书以“治”字当头总结了一系列防灾举措,调查研究了烈度、频度较高的发震断裂带,以石城—寻乌、九连山—安远、瑞昌—铜鼓,九江—靖安4条最为重要,也是重点防震地带;全面阐明了江西省地质构造、地貌、岩、土、水等工程地质条件,及已发生的工程地质问题与注意事项,重点对南昌等11个主要市区的地壳稳定性、地下水量、水质、应急水源地,岩土工程地质特征,地热资源等做了全面记述,提出了存在的环境地质问题与工作建议。

该系列志书围绕绿色矿山建设,对已经取得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提出“做好矿山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和矿山开发时期矿山地质工作是绿色矿山建设与矿山生产安全的前提”;推进矿山智能化,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程度,加大矿坑、瓦斯、矿渣、尾砂等研发利用;“在开发中防治,在防治中开发”,做好废弃矿山治理,坚持“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科学发展方向。

勇于创新 攀登高峰

该系列志书的研著,全面提升了江西省地质科学水平,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地质科学进展与突破。从研究浏阳—宜丰、德兴—弋阳、歙县伏川3条由深部挤出的晋宁期准原地蛇绿岩带入手,锁定了消亡的中新元古代华南洋窗口,进而追寻到中新元古代华南洋潜伏于杭州湾—钦州湾、经越南北部至红河、金沙江、可可西里一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在古华南洋构造域的意见;构建了扬子—加里东期华南裂谷系、一盆(南华裂谷海盆)、二主谷(钦山—苏州、闵中),二区(皖浙赣、湘桂黔裂陷区)的构造格局;着重研究燕山期陆内活化造山的超强、超长(0.8亿年)特征;阐明了新生代以来锦绣江南优越生态环境的重要地质基因;阐明了江西及邻区中新元古代以来的构造格局,构造形变规律与动力学特征;总结了华南多旋回构造成矿与演化规律;更新了华南成矿格局的认识与划分方案;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建立的一系列富有成效的矿床模式的基础上,概括为具有普适作用的“五多”矿床模式等。

江西地质科学专业系列志书的研编,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力求由实践者、真知者为主撰稿,从研编方案、设计到研编定稿的全过程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凝聚集体智慧,做到了既实且准,又取得了一系列创新认识;把三大地质领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研究;全部志书由“一支笔”统稿,使系列志书体例、格式统一,内容协调,为科技型地质志书研编积累了经验。

江西省地质工作者将在地质科学专业系列志书搭建的科技平台上,飞得更高走得更远,为更好地担当起全面建设“六个江西”、实现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先行使命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罗娜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