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发展理念引领 在新时代涅槃重生——中色大冶新时代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侧记

2022年10月19日 9:21 928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作者:

十年弹指间,变化日新月异。

立秋时节,阳光明媚,在黄石新港园区,中国有色集团出资企业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投资87亿元建设的新冶炼厂已处于投产前的准备阶段,一座世界领先的绿色、效益、智能工厂正从蓝图变为现实,一个铜冶炼行业的新标杆将矗立在铜都大地。

1

作为“一五”时期诞生的共和国长子,中色大冶以重大项目投产、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为党的二十大献礼!

十年来,中色大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保持由党而建、跟党创业、为党奋斗的政治本色,在困难和挫折中奋起,走过一条曲折向上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拥有近70年发展史的老企业实现了涅槃重生,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重温总书记指示批示

找准绿色高质量发展方向

2022年1月,中色大冶召开党代会,提出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跑出绿色高质量发展‘加速度’”的工作思路和目标。走一条以绿色为底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成为广大干部职工的共识。

1

时代各有不同,发展一脉相承。新时代中色大冶走向何方,如何走?各方面都作了不懈探索和努力。

2011年1月21日,中国有色集团和湖北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投资30亿元对中色大冶进行增资扩股,支持从全球金融危机走出的中色大冶重整旗鼓。

2012年7月3日,湖北省委、省政府在中色大冶召开培植有色千亿元支柱产业现场办公会,支持企业加快发展、做强做大。12月12日,中色大冶第一次党代会提出打造“五个有色”,并明确“发展三大产业、做强十大板块、打造千亿企业”。

2014年,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中色大冶营业收入终于跨越1000亿元,实现打造“千亿有色”目标。

欢欣鼓舞之后,冷静下来深入思考,企业上下发现,尽管营业收入跨越千亿,但是核心竞争力和核心盈利能力不强的问题更加凸显,企业快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问题、矛盾和风险日益突出。

2015年,中色大冶提出“推进提质增效,打造千亿企业升级版”,并在随后几年先后开展市场化对标,以及“对标再出发、改革再深化”,积极推进发展方式转变。

矛盾在逐步化解,但是问题也在发酵,风险也在积累,并在历次巡视、审计、检查中逐渐暴露。直到2021年9月6日,中央环保督察通报公司典型案例,如当头棒喝,迫使企业每一个人思考:未来向何处去?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中色大冶党委以环保督察整改为切入点,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持续跟进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有色集团三次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2022年以来,中色大冶在全级次范围内组织开展“总结过去,开创未来,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推进中色大冶绿色高质量发展”等专题研讨,组织全员学习《齐鲁石化科学管理体系 实现企业发展方式转变》《绿色行动:宝钢环境经营战略实践探索》2个央企优秀案例,对标铜陵有色、江西铜业、宝武鄂钢等先进企业,学习借鉴典型经验,找寻未来发展出路,推动全员思想解放、理念变革,凝聚绿色高质量发展思想共识。

在不断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有色集团三次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早在2011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已明确批示:“‘走出去’工作成效明显,希望你们乘势而进,把企业进一步做强做优。”为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中色大冶走绿色高质量发展道路的信心更加坚定。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

为绿色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今年9月初,铜绿山矿井下机声隆隆,操作井下机械设备的职工张砂等人,向检查工作的领导介绍,新装备的先进掘进台车已实现单台单班作业月进尺150m,生产效率是原先的好几倍。

1

今年1月18日,中色大冶5G+智慧矿山及冶金联合创新实验室合作项目举行签约仪式,依托国家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联合北京科技大学、中国恩菲、湖北移动等国内知名高校和行业领先科研单位,共同组建技术创新联合体,全面启动数字化转型……

这是新时代,中色大冶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持续推进技术改造、内部改革、瘦身健体,推动发展方式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为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的缩影。

1

——聚焦创新引领,持续推进技术进步

紧跟世界铜冶炼技术进步步伐,持续推进冶炼系统转型升级。2010年12月1日,采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富氧顶吹熔炼工艺,建设的中色大冶第三代冶炼炉——澳斯麦特炉竣工投产;2019年,采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双闪工艺”建设的公司第四代冶炼炉破土动工,弘盛铜业新冶炼厂这座承载着希望和梦想的智能工厂、效益工厂、标杆工厂,是中色大冶面临世纪疫情、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不利形势下,逆势而进、背水一战的战略选择。

目前,在老冶炼厂,投资12亿元左右的绿色改造行动正付诸实施,今年1月开始的澳炉高富氧高品位冰铜生产工艺“揭榜挂帅”攻关,不但将解决烟气散排环境污染的问题,而且可为企业每年创造上亿元的利润,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为提升矿山集约化作业能力和自动化生产效率,今年4月以来,中色大冶已投入井下生产作业凿岩台车、掘进台车等28台套,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未来,中色大冶还将投入资金1亿多元,购置61台套井下无轨作业设备。

在岩层深处,矿工老张和他的搭档正在操作着先进的凿岩台车,幸福感倍增,逢人便说,现在上班劳动强度少很多,只需轻轻按一下按钮,台车就自己钻。原来矿工打风钻,累不说,还一身泥、一身水。

让老张更不敢想的是,矿领导告诉他,未来还可以在地面操作室喝着茶,远程操作井下设备开矿。这就是中色大冶以创新为引领打造智慧矿山描绘的美好蓝图。

——聚焦深化改革,持续激发发展活力

1

“今天,我竞聘的是主管岗位……” 今年上半年,中色大冶再次推出25个主管及以上管理层级岗位,开展竞争性选拔。这样打破常规“选才”,不拘一格“用才”的竞聘在中色大冶不是第一次。

多年来,中色大冶党委把改革的刀刃压在难啃的“三项制度”改革上。根据战略发展及业务实际,持续优化组织架构。2019年以来,中色大冶先后4次对组织架构进行调整优化,截至2022年6月,总部机构与改革前相比减少了8个,科室机构与改革前相比减少22个。

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近两年,中色大冶全面推行竞争性选拔,以“赛马为主,相马为辅”,通过公开竞聘选拔使用中层干部和总部科职47人;调整选用中层领导人员209人次,对76名管理人员进行了上下交流;更加突出重实干实绩的导向,做实干部年度考核,强化结果运用,8名干部因履职不当、末位调整、不胜任岗位等原因被调整或降级使用。

以薪酬制度改革激发全员活力。中色大冶实施职务职级改革,打通党政管理、业务管理、专业技术和高技能人员晋升通道,构建以岗位为基础,以技能、考核、奖励积分为标准决定档级升降的薪酬激励机制。出台《关于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鼓励一线岗位和核心技术岗位实行计件工资、定额工资等多种薪酬分配模式,推动分配向作出贡献的人才和一线关键“苦脏险累”岗位倾斜,让奋斗者得票子、有面子。

——聚焦提质增效,持续提升质量效益

今年上半年,成立30多年的大冶有色广州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已将100%股权成功挂牌转让。截至目前,累计60户企业清理退出。中色大冶“三个一批”压缩压减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2018年10月9日,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在京召开,要求以“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思路,扎实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大胆务实向前走。中色大冶加速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和“双百”行动,把低质低效资产盘活处置作为推进瘦身健体、提质增效的重中之重, 扎实推进“三个一批”压缩压减、“两资”处置、亏损企业治理。截至目前,中色大冶61项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完成率95.08%;25项深化“双百行动”任务完成率92%。在“双百企业”2021年度专项考核中,中色大冶被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为优秀企业。

通过做“减法”不断堵住“出血点”,资产质量持续改善,资源配置向竞争能力强、收益率高的主业板块聚集。相较于2018年,2021年末有色金属板块资产占总资产比由56%升高至77%,全级次亏损企业户数减少15户,实体营业收入增幅为28%,经营性利润增幅220%。

走好新时代赶考路

跑出绿色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矿区,绿植环绕,厂区,碧空如洗。洁净的操作室内,轻点鼠标,实现远程控制、智能化操控……一幅幅未来现代化企业的图景跃然眼前。

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面向未来,中色大冶正以环保整改为“脱胎换骨”的契机,擎画中色大冶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十四五”规划蓝图。这个规划,将长江大保护理念注入“大江”文化,将绿水青山理念融入企业发展,将”碳达峰、碳中和”嵌入企业行动。总体上分两步走,一是夯基础阶段,在近两年立足破解制约企业发展的基础性、系统性、长期性、关键性问题,进一步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二是促提升阶段,在“十四五”后半段,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做好补链、强链的技术储备,为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打基础。通过两个阶段的努力,力争将中色大冶打造成资源储备较好、产业链完整、技术装备先进、盈利能力较强、治理科学有效、环境优美和谐的一流铜企业,以实力跻身铜行业“第一方阵”。

1

中色大冶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践行新发展理念,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走好新时代赶考路,答好新时代答卷,真正实现涅槃重生、再创辉煌!

责任编辑:孟庆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