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铜市继续维持高位振荡调整走势

2004年08月30日 15:18 56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国际铜市继续维持高位振荡调整走势 以LME三月铜为代表的国际铜价,在8月份以高位振荡调整走势为主,虽偶有急速上扬或快速下降之举,却未能改变市场的整体走势。8月份,LME三月铜最高价格为16日的2890美元(越过此前的重要阶段性高点2862.5美元和2867.5美元),最低为25日的2684美元,27日收盘时价格为2765美元,较上月收盘价下跌32美元。LME铜库存由88450吨上升到107825吨,LME三月铜和现货铜间的贴水从96/106美元下降至48/58美元,持仓量由169276手下降至159488手。 8月份前半个月,美国7月消费者物价指数、7月工业生产、7月房屋开工和营建许可等一系列经济指标均表现尚好。在这一有利因素支持下,铜市原本有望进行强势调整,但在LME铜8月合约最后交易日——8月18日,库存突现意料之外的激增,单日增加30925吨,LME铜库存由8万吨水平跳升至11万吨水平,这对投资者信心形成沉重打击。已现强势调整态势的铜市受挫,进而演绎出加速下滑的情景。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库存增加均出现在亚洲,其中新加坡增加21600吨,韩国增加8900吨,连久未有库存公布的马来西亚也增加了800吨。这些激增的库存是消费买盘还是前期挤空形成的巨大交割盘尚不清楚,但不论怎样,库存的大幅增长已经开始对市场产生负面影响。 宏观基础面上,美联储8月10日将短期利率提高0.25个百分点至1.5%,与市场预期相同,为6周来第二次加息。其中美联储对经济前景乐观的表态多少有些出乎意料,这与市场因担心原油价格继续上涨(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屡创历史新高、9月合约曾上涨至近50美元/桶的历史新高)和就业增长减缓(7月份美国新增就业人数只有3.2万,为今年以来的最小月增幅)将对消费开支形成抑制,经济学家因此下调美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长的预测形成反差。这令投资者对未来美国经济发展前景感到困惑。从实际情况看,美国第二季经季节调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修正后为增长2.8%,该值与此前市场预期值完全一致,但较增长3.0%的初值略差一些,与一季度的增长3.9%相差更多。美国8月密西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为95.9,这一数字好于同为94.0的初值和市场预期值。值得注意的是,现况分项指数由7月的105.2上升至107.9,而预期分项指数则由7月的91.2下降至88.2,这说明在高油价的威胁之下,消费者对美国经济的未来走势心存疑惑。上述两项经济指标未能为铜市指出一个明确的方向,铜市仍然保持高位振荡调整的形势,未来铜市走向将主要依靠自身情况变化而定。 在期铜市场方面,从8月份的四期COMEX期铜头寸报告看,总持仓量波动幅度较大,但实质性变化较小。3日、10日、17日、24日COMEX期铜总持仓量分别为71515手、65598手、78129手、69773手;与此相应的是,非商业多头持仓为25103手、19835手、30518手、22015手。上述数据基本与8月铜市高位振荡调整走势相符,它意味着铜市在高位的振荡调整的形势依然在延续,尚未表现出结束的迹象。 从多年来的实际经验看,未来铜市仍有上涨的可能,就是向上越过前期高点3057美元,挑战历史高点3304美元也不是不可能的。但应该注意的是,这最多只能是一波中短期上涨行情,而不大可能演变为中长期上涨趋势。因为随着铜市供给的增加,铜市将逐步进入供需平衡,并注定会向供给过剩转变,这是不可改变的。8月份,日本铜冶炼厂与矿业巨头必和必拓公司就铜精矿加工贸易达成协议,商定2004/05年度(今年7月-下年6月)铜精矿加工费为每吨63美元,精炼费为每磅6.3美分,同比增长40%以上。德国北德精炼公司近日与一家供货商签订一笔1万吨现货铜精矿加工协议,商定矿石加工费在每吨105美元以上,精炼费在每磅10.5美分以上。这是近期铜矿公司与铜冶炼厂达成的最高加工费与精炼费。   另外,我国国内一家铜厂签订一笔1万吨铜精矿加工协议,加工费为每吨95美元,精炼费为每磅9.5美分。继今年二季度末我国采购的铜精矿的加工费用上升以后,再一次向市场证实铜精矿供给增加已成为一种主流趋势,即将由此带来的铜供给增长也将是顺理成章的。 目前,对国内外铜价形成支持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随着秋季消费旺季的到来,我国对铜的需求会出现可以预期的增长。其主要原因是,4月至7月我国铜库存下降得比较严重,未来铜的进口会出现一个明显增长。从海关数据看,4月至7月我国精炼铜进口量分别为14.23万吨、5.89万吨、9.23万吨、7.84万吨,月平均不足9.3万吨。而同期我国月均铜产量仅为17.39万吨,两都相加不过26.7万吨,这与今年我国月均29万吨左右的消费量存在较大差距。简单对比表明,四个月的时间里我国铜库存下降幅度在9万吨左右。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高位振荡调整依然是9月铜市的主流趋势,在此基础上铜市仍将寻求结束已持续六个月的中期调整和大幅区间振荡走势的机会与可能。目前技术面情况不甚乐观,铜市在承受铜精矿供给和铜消费增速缓慢带来的中长期压力下,也会受到我国铜消费和进口可能会双双增长的支持,这两方面力量对比的结果将决定铜市走向。 新华社环球财经专线分析师:张世彤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