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融入 和谐共进 米拉多铜矿中厄员工携手同行向未来
2022年09月06日 15:53 1809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中铁建铜冠 作者: 王 丽
米拉多铜矿一直秉持以人为本,公司与劳工和谐的理念,打造以“提升员工归属感、幸福感”为宗旨的员工属地化管理模式,严格执行当地劳工法、税法等法律法规,积极履行对厄籍员工的责任,更好地实现厄籍员工个人价值,营造了中厄员工“平等、友好、协作、互助”的工作氛围,增强了他们对公司的归宿感和凝聚力,构建了和谐稳定的劳工关系,助力米拉多铜矿持续、稳步向前发展。
工作融合,关注厄籍员工不断成长
员工招聘本地化。为了切实履行好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促进当地人员就业,该公司员工的招聘一直奉行本地优先的招聘原则,带动项目影响区和间接影响区的就业。在劳动用工上严格遵照厄瓜多尔劳工法规定的中厄员工1:4比例,现在中厄员工比例达到了1:7,厄籍员工占比88%,亚马逊地区用工占比75%,同时招聘了40多名残疾员工到公司工作。目前共有3000多名员工在米拉多铜矿工作,大大提高了当地的就业率,促进当地经济增长。
注重人才培养和员工技能的提升。该公司一直注重员工素质的提升、专业水平的提高,关注厄籍员工的成长与发展。对厄籍管理人员的培训内容主要涉及到安全环保与职业健康管理、财务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设备管理、选矿工艺等人员的管理与技术知识,对厄籍生产人员进行选矿、地质、测量、厨师等技能培训。公司与工会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会晤,加强交流,倾听厄籍员工的心声。对厄籍员工合理的诉求或者困难,及时给予解决与帮助,2022年公司与厄瓜多尔教育部签署协议,就工人继续教育达成一致,为36名厄籍员工提供继续教育培训。公司每年投入约20万美元用于厄籍员工技能培训,提高厄籍员工的知识储备和业务水平。
厄瓜多尔此前并没有矿业基础,该公司通过中国员工传帮带从零开始对厄籍员工进行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由中国师傅带厄籍徒弟,培养出一批能担重任,具备独立开展工作能力的优秀厄籍员工。优秀的厄籍员工又成长为优秀的班长,带动更多的厄籍员工成长进步,越来越多的厄籍员工成长为公司的宝贵“资源”。 在选矿厂,中国师父们就带出了很多洋徒弟,这其中,彭立国和米盖尔就是广为人知的一对师徒。彭立国是米拉多铜矿浮选车间的员工,作为浮选环节的“老把式”,他已经在矿上带了几名厄瓜多尔的“洋徒弟”。九零后的米盖尔就是其中之一,成为彭立国的“徒弟”。每次当班,他都尽可能将徒弟们带在身边,面对面、手把手地传授自己的经验。半年多的时间里,彭立国带着几位洋徒弟一次次泡车间、一对一传技术,米盖尔也从100多名工人中脱颖而出。从对矿业一无所知,到现在基本能够独立操作,他不仅顺利通过了各种培训,还成长为浮选车间一名班长,成为师父彭立国的得力帮手。
安保部门副经理Carlos Caisa(卡洛斯)说:“我于2010年1月进入米拉多铜矿,被任命为安保部门的一员,在此期间,我致力于完成领导安排的所有工作,学会从小事做起,关注每项最简单的工作,不断进步成长至能够成熟地接受职业生活的变化和挑战,2021年6月我提拔为安保部门副经理,我非常感谢公司给予我的信赖和机会,让我能够成为米拉多铜矿的一员,也十分感谢领导们让我能在工作中发挥自身的能力,我将最大限度地不断奋斗,与米拉多铜矿共同成长。”
现在大批优秀的厄籍员工进入了公司的管理层,目前厄籍员工César Vásquez、Darwin Vivanco、Angel Cueva已担任公司的尾矿库管理部、工业安全与职业健康管理部、矿山工程部的经理。
感情融合,关爱厄籍员工身体健康
疫情期间,该公司营地实行封闭管理和区域块化管理,所有人员进出营地均实行严格的审批手续;储备足够的防疫和治疗物资,全力保障员工健康和生产稳定 ;租用外部酒店416间房间专门用于入场核酸和疑似人员隔离,进行核酸检测;对生活、生产物资进场采取专人监管、严格消毒;抓好新冠疫苗接种,共1122名中厄员工完成新冠疫苗的全程接种,全员接种率99.3%。保障中厄员工身体健康。
尽管疫情造成重大影响,公司不但不裁员、不降薪,2021年仍新增厄籍直接就业人员310人;2022年仍招聘139名厄籍员工,灵活及时调整疫情期间工作制,安排员工轮流进场工作,获得厄籍员工及工会的理解支持;体现对厄籍员工的人文关怀,公司社会工作者对隔离人员进行心理疏导,为感染的厄籍员工发放津贴和防疫物资。
公司新建营地诊所,为厄籍员工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诊疗服务。诊所配有专业医护人员19名,配置了医用制氧机、氧气袋、便携式脉搏指氧仪、心电图机、超声雾化仪、血液细胞分析仪等医疗设备近10万美元。同时向国内申请援厄抗疫指导专家组3名专家,进一步加强营地防疫力量,同时为营地中厄员工提供医疗服务。
安全宣誓现场,现在也在公司厄籍员工中也“流行”起来,amigo嘹亮的“安全宣誓”在公司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中外员工共同开展安全生产主题签名活动上,超过300人厄籍员工在活动现场的安全主题条幅上签名,另有400人厄籍员工在工作岗位上进行了签名。公司通过开展多种安全文化活动,加强对厄籍员工的安全培训,提升厄籍员工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生产技能,保护厄籍员工工作时不受到伤害。同时每年对厄籍员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保护员工身体健康。
该公司建造了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还投资50万美元在营地新建一座1400平方米的健身场馆,馆内设置羽毛球室、乒乓球室、娱乐室、健身房、台球室等,配置了跑步机、拉力器等多种健身器材,每到傍晚,工作一天的员工们结伴锻炼,或跑步、或健身、或打球,身心得到放松和愉悦,进一步丰富员工业余生活、强健体魄。此外公司每年都要举办米拉多运动会,由参建各方组队比赛,与当地民众共享体育竞技的乐趣。
生活融合,关心厄籍员工美好需求
“我们住的是标准房间,吃饭穿衣不花一分钱,每天有专人帮我们洗衣叠被子打扫房间等一条龙服务……太美好了。”对这份优越的生活待遇,厄籍员工们交口称道。
米拉多铜矿结合海外工作特点,关注厄籍员工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打造 “花园式矿山”,美化营地环境,不断提高营地绿化面积;对营地部分道路和场地进行硬化处理,确保道路平整畅通;对办公楼外墙进行修葺维护,建筑外观旧貌换新颜;新扩建洗衣房等。今年以来,铺设草坪5000多m2,种植树木近1000株,营地绿化覆盖率达到70%。米拉多铜矿四季如春、鸟语花香,赏心悦目、一派朝霞与飞燕共舞的美丽景致,员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舒适美好。
为外籍员工开设了西餐厅,保证粮油米面、鸡鸭鱼肉、蔬菜水果、牛奶面包的充足供应。听取厄籍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升级环境设施、丰富菜品种类、对生活物资进场采取专人监管、严格消毒。加强厨师和餐饮服务人员的培训,确保为厄籍员工提供可口食品和优质服务。
在符合劳工法的前提下,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建立厄籍员工职业生涯发展通道,并配套相应的薪酬制度;加强厄籍员工的绩效管理,建立生产绩效奖制度;完成了年度厄籍员工利润分红工作;围绕着基本工资增长、津补贴,在既保障公司又维护职工利益前提下,与工会顺利签署集体合同。同时在疫情之初,大多数厄籍员工不能及时返岗工作,但公司依然保证所有员工工作稳定并按时支付工资,展示了讲信义、重情义的中国公司形象。
选矿厂磨浮车间的安装工人希门尼斯说:“全家人都为我能在米拉多铜矿工作感到骄傲,周围的朋友也羡慕不已。”矿山周边的通代梅镇居民贝拉和丈夫新开了一家五金店。她说:“多年来镇上人都有赴外打工的习惯,但米拉多铜矿带来的发展机遇令越来越多的人不用再漂泊在外。”如今,很多当年放牧的当地人,已经成为公司员工,过上现代化的美好生活。 伴随着公司生产经营红红火火,当地厄籍员工生活也蒸蒸日上,日子越来越好,无论是“大家”还是“小家”,都是家和、家美、家兴旺!
交流融合,关切中厄员工和谐相处
强化语言的学习,减少交流障碍。该公司利用多种场合加强对中国员工在外事教育、厄瓜多尔风俗等方面的教育培训,主动融入当地社会;开设西文班,加强语言的学习,消除语言沟通障碍,加强与厄籍人员的沟通。与此同时有计划地组织厄籍员工学习汉语,通过相互学习对方语言和互相了解两国文化,不仅促进了中厄员工的交流,增强公司的凝聚力,也促进了中厄文化交融。
营区内有一间大草棚,是咱们和当地民众的娱乐广场,每次厄瓜多尔的节日由他们排节目,我们一起参加;中国的节日,咱们就组织节目,他们都来。在这里,通过开展营地自助烧烤、节日聚会、集体过生日等活动,加强员工之间的交流和友谊,从而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和谐相处。在节日之际,公司为中外员工送上可口的蛋糕、节日贺卡、冲锋衣和礼物、举办手工纸人比赛等,中外文化相融互通,公司成为中厄员工共同的和谐家园。
在公司,中厄员工就经常有这样的交道,在球场上“赤膊相见”。没有统一的队服,没有教练的场外指导,整场比赛甚至不需要裁判,在米拉多铜矿,这样的比赛几乎在每个傍晚和周末都会上演。对于90后的厄籍劳工玻利瓦尔来说,踢足球不仅是从小到大的爱好,更是他在矿上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玻利瓦尔的家,远在几小时路程之外的另一座城市,按照矿里的工作机制,他每两周才会回家休假一次。玻利瓦尔说 “中国企业待遇好,管理水平高,能学到真本领,在这里工作是我们很多年轻人的梦想。”
去年圣诞节,公司举办了一场草坪跨年舞会,中厄员工脸上都充满了幸福的笑容,像是兄弟、姐妹一般,跳起了热情奔放的舞蹈,歌声在空旷山野中悠扬回荡….. 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中厄员工代表一起切开了新年蛋糕。新的一年,公司全体中厄员工将继续保持和谐友好的工作状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携手同行向未来。
(王 丽)
责任编辑:王彦明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