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勘探开发急需国家扶持

2004年09月02日 13:6 106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有色金属勘探开发急需国家扶持 --西部有色论坛有色金属专题之二      新华社信息乌鲁木齐9月2日电(记者王少杰)业内专家指出,为了有效缓解我国有色金属行业面临的中长期供需矛盾,国家需要加大有色金属勘探和开发力度,从宏观政策、财政、金融、税费等方面扶持有色金属行业的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有色金属找矿勘探工作相对滞后,多种重要有色金属的后备储量有限。根据统计,1983年有色金属地质勘探投入钻探达到80万米,2000年的钻探投入仅3.4万米,仅占1983年投入的4%;虽然2003年钻探投入初步回升至31.6万米,但也远远落后于上世纪80年代。   日前在新疆召开的“中国(西部)有色金属矿业开发国际论坛暨项目洽谈会”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王恭敏说,目前有色金属新增储量远不能补充资源消耗,与迅速增长的需求形成了极大的差距,铜、铅、锌、锡、锑的储量保有年限已经很低。国家应该大力扶持有色金属找矿、勘探、开发,同时减轻矿山企业过重的税费。   第一,加快有色金属九大资源基地的建设。它们包括滇中-川南铜基地,滇-川-黔铅锌铝锑基地,赣南-湘东南-粤北钨基地,湘中-粤北铅锌锑基地,陕-甘-青铜镍铅锌基地,滇东南-桂西锡铝基地,东北铜镍铅锌钼基地,豫西-晋中南铝铜钼基地,长江中下游铜基地。   上述九大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基地,占全国相应矿种储量和产量超过80%,需要国家组织力量针对急需矿种,引进先进找矿勘探手段,组织科技攻关,选择开采条件好的浅、近、富、易矿床重点突破,以解国内急需。   第二,高度重视新一轮找矿和伴生元素的查定。据中国地科院1998年统计,国外从1970年代以来发现的100个贵金属及有色金属大型和超大型矿床,至少有58%是在已知矿床周围发现的;39个巨型斑岩铜矿中,90%是在已知矿区附近发现的。   我国过去矿山勘探深度一般为500米,而国外很多矿山都超过了1000米。许多大型矿山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勘探的,受当时的找矿理论和勘探方法的局限,矿区外围还有大量的勘察空白区和远景区,这都需要用新理论、新方法尽快重新评价。   相关部门在2002年曾对老矿山作过初步调查,在91个资源枯竭和资源危机型的矿山中有资源潜力的矿山就有53个,占矿山总数的58%。国内外实践证明,在老矿山附近开展新一轮找矿十分重要。   另外,我国大部分目前矿山没有进行系统的贵金属和稀散元素综合查定与评价,有色金属矿石原料中稀散金属回收率很低;综合回收的伴生元素不到40种,远低于国外的70种。提高伴生元素的回收率,对于充分利用资源,提高矿山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实行倾斜政策,加大找矿和勘探资金投入,减轻矿业赋税。对九大有色金属基地建设给给予特殊持政策,增加对铜、铝、铅、锌、镍、锡等国内急需矿种找矿的财政拨款。把重点项目列入国债项目给以长期贴息贷款,放宽有色金属重点急需矿种勘探的外国银行贷款规模,优先安排紧缺资源的重点项目上市直接融资。   1994年国家实行税改前,矿山企业交纳3%的产品税,但税改后企业则被征收13%的增值税。矿山企业与加工企业不同,企业用于抵扣进项税的外购原料较少或无以抵扣,同时企业在征收资源税的同时又被征收资源补偿费。   例如,铝土矿企业应交纳增值税、资源税、资源补偿费等,这些税费将占企业销售收入的21%。1994年税改后,我国矿业的税赋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十分不利于矿业的发展。   另外,对不同品位的有色金属资源,特别是低品位资源应该有不同的资源税费政策。征收矿产品增值税时,适当给以先征后退的政策,允许扣除固定资产购置所含进项税,降低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