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铜业两项科技成果获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
2022年06月12日 10:5 4605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重点新闻
近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2021年度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对云南省在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组织给予奖励,共有153项成果获奖。其中,中国铜业两项科技成果获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
滇中有色完成的“高铅锌铜原料全流程协同高效脱杂与综合回收关键技术”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昆明冶研院参与完成的“电子级多晶硅化学气相沉积机理及提质降耗研究”获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滇中有色的“高铅锌铜原料全流程协同高效脱杂与综合回收关键技术”以高Pb、Zn铜原料协同高效脱杂清洁处理、产品质量提升调控以及原料杂质资源化利用为目标,深入研究其基础理论和技术难题。针对高Pb、Zn铜原料,首次成功开发了全流程杂质元素迁移规律及产品质量智能化预测系统,解决无法预测产品中Pb、Zn时空分布特性提前采取脱杂策略的问题;全流程智能化精准脱杂及产品质量提升调控技术的研发,有效解决熔炼-吹炼-精炼脱杂效率低技术难题,开发了高铅锌铜渣微细粒矿物浮选强化捕收技术,有效解决了Cu、Pb、Zn包裹分离的技术难题。熔炼渣、转炉渣中金属损失率分别降低13.74%、14.5%;研发高铅锌复杂铜原料中杂质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实现Pb、Zn的资源化回收利用。该技术应用累计减少碳排放2.1万吨,经济及社会效益显著,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电子级多晶硅化学气相沉积机理及提质降耗研究”由昆明冶研院联合昆明理工大学共同完成,项目围绕“电子级多晶硅化学气相沉积机理及提质降耗研究”开展系统和创新性的基础理论研究,形成了以“传递动力学机理-电流加热电磁理论-能量耗散机理”为核心的电子级多晶硅提质降耗的基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电子级多晶硅制备理论体系。以此理论为依据,解决了西门子法制备多晶硅能耗高、产品质量低的系列技术难题,推动了电子级多晶硅产业技术的改进与创新,为电子信息和智能控制行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责任编辑:孟庆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