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实干擦亮中国制造金字招牌——记中信重工矿研院加工工艺研究所副所长徐侠剑

2022年05月11日 9:5 540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1

他,有年轻人“虎虎生威”的干劲,带头工艺攻关,以0.01mm(相当于头发丝的六分之一)的极高精准度,确保了目前亚洲最大负载的125MN张力拉伸机的成功制造交付,强力支持中国航空航天用铝合金材料实现自主保障;

他,有年轻人“九牛二虎之力”的韧劲,勇于创新攻坚,有力支撑了国内首台大型整体式锤芯结构液压打桩锤的成功研制,实现了中国海工装备领域“卡脖子”重点关键产品的突破,一举打破国外垄断;

他,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作为中信重工切削工艺技术领域学术带头人,带领工艺各专业,推广FMEA质量工具在重型机械行业首次应用。已发表论文6篇、获得专利11项、参与编制企业标准3项。

他说,做好工艺创新和技术服务是本职本责,一键搞定工艺技术难题,会让成就感爆棚。这个过程越曲折,那种感觉就越强烈。

他,就是中信重工矿研院加工工艺研究所副所长徐侠剑。

2

创新担当夯实国之重器地位

2021年11月底,由中信重工制造的目前亚洲最大负载125MN预拉伸机组,成功拉伸第一张铝合金板,标志着该拉伸机组热负荷试车成功。其生产的拉伸板材,各项技术参数均达国际先进水平。

高技术水平产品,依赖于高端先进的加工装备。

125MN拉伸机总重约3900吨、加工尺寸公差却要求比头发丝的六分之一还细。对国家航空航天业的重要意义,叠加极限制造的难度,2020年中信重工将其列为重大专项。

当年底,125MN拉伸机核心部件——重达260余吨主拉伸缸,在车间进入总装。直径1.7米的组合式密封圈装配后,要确保在36MPa高压下不渗漏,成为难中之难。

徐侠剑每天蹲点现场和工人一起干,一点点地抓关键、抠细节,与技术、生产、供应商反复沟通。在徐侠剑的现场服务指导下,历经7次拆装试验,两个月后,中信重工不仅成功实现了该密封圈高压试验,顺利完成履约,而且还形成了装配的整套规范流程。

搞工艺创新不易,尤其是自主创新。

在工信部高技术船舶科研项目、国内首台大型整体式锤芯结构液压打桩锤——3000kJ液压打桩锤的研制中,面对其核心关键件长15米、重152吨的超大规格锤芯制造的难题,徐侠剑没有经验可借鉴,就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优化。他与团队成员白天收集加工数据,晚上回到办公室总结经验、梳理问题。即便每天晚上加班至凌晨以后,第二天也能精神抖擞地按时出现在车间,与工人们一道解决问题。

2021年11月,该液压打桩锤完成海上沉桩作业试验,其关键参数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其最大打击能量达到3000kJ,打击频次31次/分钟。这标志着中国海工装备领域“卡脖子”重点关键产品攻关取得新突破,海工装备国产化步伐加快。徐侠剑及团队的创新攻关,也为后续超大尺寸细长轴类加工提供经验借鉴。

也正是基于他及团队的创新担当,2021年,国内首台Φ14m城市地下空间掘进机,顺利完成制造及厂内总装试车;“大型竖井钻机研发项目”也成功完成厂内总装及试车,公司国之重器的地位持续夯实。

敢为人先擦亮中国制造品牌

大型挤压辊辊套的无损拆卸技术,一直是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

作为中信重工切削工艺技术领域学术带头人,徐侠剑在前期长达两年之久的调研、论证研究等准备基础上,于2019年底,在公司正式引进中频感应拆卸新技术。

敢为人先的创新开拓之路总是布满荆棘,最考验的就是坚持不懈的韧劲和毅力。

然而,在车间进行的首次技术应用试验,并不顺利。“就说嘛,30厘米厚的钢铁疙瘩,这几根线,咋拆得动?”“还是太年轻!”失败的打击以及工人们的牢骚,让跟踪研究两年多的徐侠剑一度感到创新的迷茫。

重抖精神再梳理,确认理论上没问题后,徐侠剑找到工人们请求再试验一次。感佩于他的坚持,这次,工人们更加仔细按照工艺规范操作试验。

当天晚上7点,辊套被完整拆卸。这一刻,没有谁比徐侠剑更激动,他感慨,“还好没放弃”。

随后,徐侠剑又先后现场跟踪服务20余件挤压辊辊套的无损拆卸工作,持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优化完善技术。

如今,该新技术已在公司全面铺开应用,并顺利拆卸完成50余件辊套。与传统方式相比,辊套拆卸效率大幅提升,一周的任务量,现在一天半即可完成;加工成本大幅降低;还实现了绿色制造。

与此同时,徐侠剑又相继引入并推广了雾化切削技术、反划刀技术、超声光整技术、激光除锈技术等新技术,持续提升公司产品竞争力的同时,也可为公司每年降低制造成本200余万元。

徐侠剑还通过“外冷转内冷”刀具的专项攻关,推进辊压机辊套柱钉孔刀具国产化,柱钉孔加工成本降低20%以上、加工效率提升30%,挤压辊质量也明显提升。基于其技术先进性和产品质量优势,中信重工RP200-180辊压机被认定为河南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勇于攻关,提高工艺创新成效;敢为人先,提升工艺精细化水平。

推广先进质量工具FMEA(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在重机行业的应用,徐侠剑是“第一个吃螃蟹者”。

他统领工艺系统铸、锻、焊、机加各专业成员主动作为,不仅使公司超过30%的工艺设计人员掌握了该方法,而且设计形成了适用于公司产品的全工艺流程PFMEA工具应用体系文件,推动了工艺的精细化、标准化、通用化发展,为公司产品质量提升提供技术支撑,为重机行业全面推广FMEA分析法奠定了基础。而这些,成为中信重工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的底气,并以工艺成效的显现,不断擦亮中国制造品牌。

扎根一线彰显技术服务价值

中信重工生产经营部主任张会广提起徐侠剑,满是赞赏:“这小孩,能力强,有年轻人的激情和闯劲,关键还踏实,下车间从不嫌脏累,能与工人师傅打成一片。”

中信重工一加工车间黄景会说:“这小伙子不赖,都是随叫随到,能听进去咱工人意见,也能站在咱工人角度解决问题,有他指导,俺们干活可省心。”

响应公司“工艺设计技术骨干下基层活动”要求和号召,徐侠剑主动请缨到车间一线常驻服务。这一待,就是一年。

一年里,他与工人们同上岗、共攻关,不论是班前会、周例会,还是党员学习会、技术攻关会,他一个不落;一年里,他遍访车间每台机床、重点服务生产攻坚、随时待命技术指导,是每天重复的动作。

在别人把“下车间”当成“吃苦”时,徐侠剑却把它当成了成长的“熔炉”和“平台”。

正是基于一线服务经历,他通过服务刚果(金)Φ4.2×7m滑履球磨机不锈钢筒体加工,验证推广了雾化切削技术,解决刀片耐久度问题;创新了双层延流辊技术,解决高精度大变径薄壁筒体类零件精度控制问题......

即便结束了一线常驻,徐侠剑仍坚持“到生产一线找创新思路”的习惯。他常说:“我们干的就是承上启下的活,上接设计、下连生产,只有多在机床上看看、干干,才知道自己有没有干到点子上。”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今年,是徐侠剑参加工作的第12个年头,也是他在中信重工从事工艺设计工作的第12个年头。正青春的12年里,作为一名工艺设计工程师,徐侠剑聚焦技术创新,拿遍了公司所有科技进步奖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团干部,他组织“青年科技论坛”“青年创新创效活动”“青年突击队”“青年金点子大赛”,拿遍河南省、洛阳市、中信集团集团“五四”红旗团委荣誉,所属青年集体荣获省、市青年文明号称号,自己也更是拥有了中信集团优秀团干、公司优秀共产党员、模范团干部的荣誉;作为一名富有激情而上进的青年,他立足岗位建功,一步步从普通工艺设计工程师,快速成长为公司中信重工矿研院团委书记、加工工艺所副所长。

时间是努力最客观的见证者。徐侠剑的成长历程,正是新时代广大青年员工青春建功之路的缩影。

责任编辑:孟庆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