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稀土高新区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实现同频共振

2022年01月24日 8:39 1013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稀土   作者:

“这里不仅有暖心的人才政策、包容的创新氛围和优良的营商环境,还有各级政府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谈起在内蒙古包头市发展的6年历程,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内蒙古研究院副院长、包头材料研究院副院长的杨剑英感慨万分。

6年前,博士毕业的杨剑英来到包头,协助筹建上海交大包头材料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推进上海交大与包头关联度较大的科技成果在这里转化,助力包头引进培养稀土应用型人才。

人才是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近年来,为了吸引众多的“杨剑英”,包头稀土高新区以“政策引才、产业用才、服务留才”的新理念,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五链”贯通,相互带动,形成了良好的人才储备和竞争态势。

给政策 打好引才聚才“特色牌”

“从刚成立研究院时只有3个人、2间办公室,到如今占地50亩、已注册46家企业的现代化专业产业园,短短6年时间,我们已经落地高性能稀土铝合金、高精度稀土抛光粉、稀土稳定彩色氧化锆等7个填补内蒙古自治区技术和产业空白的成果转化项目。”杨剑英告诉记者,目前,研究院已与300余家企业和科研人才建立了合作关系,而包头嘉泰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吕维洁就是其中之一。

据悉,通过包头稀土高新区与上海交大包头材料研究院的联合柔性引才,2017年,吕维洁在研究院开启了稀土钛合金产业化项目的技术攻关,并成功开发出耐热和高强高模两类钛基复合材料,产品性能提升15%~20%,产值突破千万元。该企业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家钛合金精密成型高科技企业,吕维洁也因此成为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荣获“国家科技创新人才计划”的唯一一人。

如何借用自身的“吸引力”与政策优势,为招才引智服务?包头稀土高新区积极拓宽引才渠道,由政府聚力引才、企业自主引才、中介专业引才、站所委托引才,提供最优服务与个性服务,激发人才发展活力。经过多年打磨,包头稀土高新区逐步形成了高层次人才、专业型紧缺人才、新就业或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职业技能人才分层分类政策惠及、相互衔接的政策体系,实现从人才集聚区向区域性人才强区的跨越。

“加大力度推动有效的人才政策落地,实施项目包联制,组建高规格的服务专班开展一对一服务,不放过任何一个将企业做强做大的机会。”杨剑英对研究院及包头未来的发展提出了迫切的需求,而近年来,包头稀土高新区制定的各项人才新政恰好与其不谋而合。

为进一步吸引培育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包头稀土高新区相继出台《包头稀土高新区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引进培育工作的八项措施》《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企业技术创新奖励办法》等多项政策。政策聚焦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创新创业扶持、重点人才支撑、人才服务保障“四大工程”,制定了对企业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给予最高100万元的创新创业资金支持、对符合条件的企业高管人员按其缴纳个人所得税对高新区财政贡献的100%奖励给个人等细则。

“未来5年,包头稀土高新区还将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聚焦高潜质国际化人才、科创领军人才、实用技能人才、优秀青年大学生实施全方位扶持。”包头稀土高新区组织人社部副部长王煜说。

搭平台 构建产才融合“生态圈”

凭借广阔的国际视野和深厚的专业积淀,具有专业知识储备的人员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人才竞争中的“重要角色”。坐落于包头稀土高新区的包头联方高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便是由留学归国人员王宝峰教授于2000年创办、主要从事高效连铸关键技术和设备开发的企业。

该企业拥有3名教授、4名博士和20多名硕士研究生,承担了科技部、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等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开发设计出了节能、高效、长寿命的电磁搅拌成套设备,产品在包钢、莱钢、宣钢、太钢等大型企业投入使用。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近年来,包头稀土高新区着力在招才引智、育才用才、惜才留才上下功夫,推动各类优秀人才展才华、显身手,让人才“闯”有机会,“干”有舞台,“成”有空间,以人才为引领助推高质量发展。

立足稀土产业优势,先后引进宁波韵升、天和磁材、金力永磁、大地熊、天骄清美等一批行业头部企业,集聚稀土领域各类人才1500多名,高水平创新团队40支。着力“科技立区”使命,大力开展技术攻关,建立包括2家院士工作站在内的128家科技创新平台,成立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上海交大包头材料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实施关键技术攻关和重点成果转化项目500多项。

拓宽渠道引才,推进创新创业。依托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等创新创业平台,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30家,先后吸引了431名海归人才来包领创办企业420家。通过协办“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中国海创大赛”等,构建中孵包头产业创新联合孵化平台,累计对接200余名与区域产业基础契合的项目人才、孵育500多名产才融合型创新人才,近2年签约3000多名对口院校毕业生。建立内蒙古自治区首家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服务3万余次,以市场化手段实现人才与用人单位的精准对接和高效使用。

以招才引智成效说话最有力量。截至目前,包头稀土高新区聚集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人,国家“万人计划”人才2名;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58名、团队和基地17个;包头市“鹿城英才”61名、团队24支;院士和博士后工作站5家。2021年,高新区赴“双一流建设高校”招聘报名人数达960余人,录用120人,报名人数和录用人数均创历史新高。

优服务 形成人才积聚“强磁场”

凭借着团队的力量,相继开发出十多类300多个规格的高尖端、高精密稀土永磁电机产品,包头长安永磁电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苏锦智成功获选“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多年来,企业一直专注于产品技术研发,对于项目和个人荣誉申报很少关注。如今,包头稀土高新区为企业设置了‘人才服务专员’,为企业量身定制了全流程服务,切实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苏锦智表示。

包头稀土高新区组织人社部人才服务专员苏琳介绍,以她为代表的9名人才服务专员,主要负责动态跟踪企业和人才需求,在政策解读、待遇落实、项目申报、人文关怀等方面为企业和人才提供个性化、精准化服务,切实帮助企业和人才排忧解难。“目前,我们已组织申报‘包头市青年创新人才项目资助’‘内蒙古自治区杰出人才奖’等包头市、自治区级人才项目11项,申报项目数量位居我市各旗县区前列。”

好政策引人才,优服务留人才。近年来,包头稀土高新区坚持重才爱才,不断完善保障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建立一流人才服务保障体系,提供“上管老下管小”组合式暖心服务,构筑起海内外英才向往集聚的强大磁场。

每年设置人才专项资金1000万元,用于引进、服务和奖励各类人才,为各类人才提供免费体检、子女入学、交通补助等服务。组建人才服务微信群3个,入群企业人才和人力资源经理345人。按照酒店式标准装修配套,启动使用高新区人才公寓18套。

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包头稀土高新区的资源、产业优势,与日益深厚的人才势能相结合,必将撬动起澎湃的科技力量,推动经济社会各项工作不断向前向好发展。

责任编辑:周大伟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