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色大冶:在总结历史中开创未来

2022年01月14日 9:30 510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1

1月份,中色大冶公司上下正在开展一轮“总结过去,开创未来,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专题学习研讨。本轮研讨历时一个月,分四个阶段进行。

1. 为什么要开展此次主题研讨

1月初,正是上一年收官之际,新一年开启之时,上年度工作还未收尾,公司三会即将召开,是一年中最繁忙的时节。为什么要在这个时间节点,组织范围如此之广、时间跨度如此之长的研讨?

中国有色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奚正平要求中色大冶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回顾公司69年的发展历程,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问题为鉴,认真总结、分析和反思,从总结历史中开创未来。

在1月8日召开的公司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上,中色大冶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晋军指出,明年就是大冶有色公司成立70周年。当前,这个即将迈入70周年的企业,面临着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等重大事项,如何知难克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总结过去,就是要总结公司在近70年的发展中,我们的教训与经验是什么?如何在总结过去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以更加务实的行动开创未来。这就是为什么要开展此次主题研讨的原因。

中色大冶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焱也阐明了对此次主题研讨的认识。他指出,总结历史,必须辩证地看问题。不是每一个企业都有悠久的历史,公司69年发展历程中,是因为它在我们党的正确领导下,它有优秀的铜斧精神,有完整的产业链,有齐整的队伍建制,有规模的产业基础,在市场上有品牌美誉度。在看到优势的同时,我们更需要查摆不足、正视不足,去分析,去反思,去改正我们存在的问题。

此次研讨,是公司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从我们党对百年奋斗历程总结中得出的方法论启示,是公司汲取红色力量,庚续红色血脉,弘扬铜斧精神、发挥企业文化凝聚力的具体行动。

此次研讨,是公司在迎接成立70周年之际,对过去69年发展的回望,也是对公司打造“百年老店”、实现基业长青的现代化铜企业的远观眺望。

2

2. 如何开展好此次主题研讨

学习研讨,这是中色大冶公司在改革发展中统一思想、激发思维的主要路径。

连续三年的盛夏时节,公司均开展了大学习大讨论。每当公司要进行机构调整、重大变革,公司必须组织研讨,从“双百企业”学习研讨到“双再行动”思想再破冰,从“职务职级改革”研讨到“学习百年党史”庚续红色血脉,一次次的学习和研讨,职工思想和行动发生了改变,但离解放思想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此次研讨与以往不同的是,它既是思想的碰撞,也是对公司发展历史的回望,更是对未来的远观。此次研讨,广开言路,全体职工参与。初步研讨,激活职工思维,听取职工意见建议。二次研讨,精准剖析,聚焦重点问题形成措施。再次研究,针对重点事项制订措施,最终形成研讨后的行动手册。

如何开展好这次研讨?张晋军强调,学习研讨如果变成了形式主义,就失去了本真,他提出了“静、思、悟”的要求。学习要静,就是希望全体职工能不浮不躁,学习要结合与工作关联性强的内容,静下心来,不急于交出答卷。学中有思,学习完后一定要思,一定要想。学完要悟,在学习中研讨,在研讨中学习,深思而后悟。

“每临大事有静气”,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思,思而后能悟,悟而后能得,这便是开展此次主题学习研讨的动静之道。

3. 从此次主题研讨中获得什么

习近平总书记曾告诫全党,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通过此轮研讨,中色大冶公司从总结过去中知道,为什么出发,肩负着什么样的初心和使命。

公司自1953年成立,作为共和国的长子,一诞生就肩负起铜工业发展的重大政治责任和光荣历史使命。2009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集团公司的三次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重点指示批示了“走出去”战略、“国家战略资源”“做强做优”等要求,公司作为集团最大的出资企业,必须肩负起新时代新的使命和新的担当。

通过此轮研讨,中色大冶公司从总结过去中知晓,公司69年发展历程中的成与败、得与失、荣与辱。

通过此轮研讨,中色大冶公司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在打造“百年老店”的征途中,要提高政治站位,心怀“国之大者”,知重负重、知难克难、笃行不怠,以开拓不止的铜斧精神去开创大冶有色公司更加美好未来。

责任编辑:孟庆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