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攻克砷碱渣无害化处置难题

2022年01月10日 8:41 513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1

近日,在湖南省冷水江市召开的锡矿山地区砷碱渣无害化处理技术改造项目竣工验收评审会上,来自国内多家单位的专家一致认为,由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胡岳华-孙伟教授科研团队研发的“砷碱渣高精度矿化分离及减污降碳资源化利用”成套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是目前砷碱渣污染难题的最优解。

冷水江市锡矿山被誉为“世界锑都”,2020年全球四分之一的锑产自这片116平方千米的土地。在锑的精炼过程中,要加入纯碱或片碱进行脱砷处理,由此产生了用传统火法、固化填埋等方式处置不了的狡猾“毒物”——砷碱渣。它的出现,使锡矿山地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同时还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此前,国内外都没有找到能从根本上“驯服”砷碱渣的方法。

为解决砷碱渣无害化处置这一世界性的技术难题,让锡矿山找回昔日绿水青山的底色,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胡岳华-孙伟教授团队积极开展产学研协同。该团队联合湖南黄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冷水江锑都环保有限责任公司、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赛恩斯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经过长期科研攻关,开发出以“砷碱高精度矿化分离”为核心的砷碱渣高精度矿化分离及减污降碳资源化利用成套技术。新技术把废渣中的砷变成一种不溶性矿物、把碱制成产品,使得砷碱渣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成为现实。

在项目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历经数次迭代,新技术最终成熟并实现了工业化应用,在冷水江锑都环保责任有限公司建成全世界最大规模的砷碱渣无害化处理线,年处理能力达到2万吨。自项目投产以来,累计处理砷碱渣6453.58吨,预计节约历史遗留砷碱渣处理成本20多亿元,能有效为“世界锑都”疗“毒”。按照目前的处理能力,锡矿山地区遗留的15万吨砷碱渣,有望在近几年完全处理。

责任编辑:孟庆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