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铜陵:智能制造 熔旧铸新

2021年12月22日 9:27 534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1

2

车间里,机械手臂飞速运转;厂房内,大屏上的生产数据实时跳动。曾经“铜花四溅”的场景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机器换人、数字车间、智能化工厂。近日,记者走访铜陵涉铜企业,感受到的是曾经“笨重”的铜产业正在发生着“智变”。

在铜陵有色金冠铜业分公司奥炉厂区的电解中控室,智能化操作系统在线监测监控铜冶炼的所有指标。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相较传统工艺,这里不仅生产效率提高了近20倍,还可以借助智能化实现产品质量的可追溯。

总投资近33亿元的“奥炉”项目,是铜陵有色实施铜冶炼技术升级改造的重点工程之一。项目投产后,与先期建成投产的“双闪”厂区通过融合世界先进的闪速熔炼、闪速吹炼、顶吹熔炼、智能数控吹炼等各类成熟冶炼工艺技术于一体,让这个公司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体矿铜冶炼厂。2020年,该公司实现年销售收入超过326亿元。

在铜陵,智能化、数字化在赋能铜产业“老路走新”。

“数据‘上云’后,可以实现对生产数据全过程存储收集,后期通过数据积累还可以对比分析各项参数变动情况,进一步提高生产管理精准化水平。”在铜陵有色金神耐磨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器在电力的驱动下运转轰鸣,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积极响应铜陵市“企业上云”号召,在生产线关键位置加装传感器,已经实现了对电量的实时监测分析。

2019年,铜陵市导入“阿里系”产业生态资源,由阿里巴巴战略投资子公司浩鲸云计算科技公司与铜陵市发投集团、铜陵有色、铜化集团共同投资组建安徽长江工业大数据公司,并同步遴选试点企业、出台补贴办法,依托长江工业大数据公司打造“长江云工业互联网平台”综合性双跨平台,为企业统一提供“上云”服务。

“企业‘上云’可以通过网络便捷地按需获取和使用云服务商提供的资源或服务,能够很好地满足广大中小微企业数字化、智能化需求,促进中小微企业数字化升级。”铜陵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局长胡振南介绍,到目前铜陵已完成两批、共134家企业上云,涉及铜、化工、水泥等多个产业。

铜陵精达特种电磁线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特种电磁线生产企业,该公司基于“智能制造+大数据”的智慧供应链协同管理平台项目刚刚获评工信部2021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该平台融合了现代供应链管理的理论、方法和物联网技术,将供应商、制造商、客户链接成为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系统,解决企业内部以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生产协同问题,不但有效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采购、库存周转等成本,还全面提升了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的能力。

铜陵还打造了安徽省首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积极推动标识解析在铜产业等行业试点应用。“铜产业是铜陵的主导产业、首位产业,我们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着力打造一批试点示范、选树一批典型应用案例,以数字化赋能铜产业,助力铜产业做优做强,实现高质量发展。”胡振南表示。

责任编辑:孟庆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