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20年:江湖风云录(四十二)

2021年12月10日 9:20 2466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光伏   作者:

五、“疯子们”:跨越世纪的中国光伏人

(上世纪90年代末-2003年)

4.保定英利:苗连生(下)

辛勤的努力之后,1999年2月14日,英利终于拿到了项目的批复文件,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复兴路3055号的英利集团一号院一片沸腾。创业者们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景:“那时,厂房还没有完全建设好,在几位专家的带领下,公司仅有的20多个员工在炎热的车间内,不分昼夜地钻研技术,消化吸收引进的技术,在短短2个月的时间里,就将一条组件生产线安装调试完毕。”最初的焊接工序是半自动化的,大多数需要手焊,英利派员工去意大利Helios学习培训,并在大量翻译整理技术资料的基础上,制定出基本的工艺规程。

相关资料显示,该项目总投资达1.57亿元,引进意大利硅太阳能光伏电源技术及设备,主要产品是多晶硅、单晶硅单体电池系列和多晶硅、单晶硅电池组件产品,应用系统包括通讯用电源、路灯控制器、高频逆变器等,这是中国首条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多晶硅太阳能产品示范生产线,随着该项目的推进,英利也成为首家进入中国光伏产业的公司。

只不过,苗连生没有想到,其时,虽然国内相继启动了送电到乡、光明工程等一系列光伏扶持项目,也通过光伏和小型风力发电解决了西部7个省区700个无电乡的用电问题,但光伏行业仍然处于“无人喝彩”的边缘状态。1999年,英利中标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四川阿坝太阳能送电到乡的承建权,其多晶硅太阳能电池一期工程生产线也通过初步设计。项目投资需要1.5亿元。但众所周知,对于一个资金投入量如此之大的行业而言,英利原有的化妆品“家底”并不足以支撑苗连生实现“逐日”的目标,保定高新区的支援也难以为继,银行贷款因项目太小、行业模式不明确而无法取得。媒体曾经报道过这样的“剧情”:苗连生去银行“化缘”,国家开发银行嫌项目太小,转给了建行。苗连生给建行做了大量光伏发电“扫盲”工作,项目仍然被“毙”掉了,对方理由很简单:“这个东西挺好,但你现在一年能搞两三个亿的销售吗?不能吧。”

至暗时刻之后的转机尤为珍贵。保定最大的国有企业天威集团的出现,改变了英利的命运。2001年,天威集团旗下天威保变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资金充沛,并将目光投向了英利。

这家始建于1958年的中国变压器行业龙头企业,从保定变压器厂、保定天威集团起步,于1999年9月,以天威集团为主发起人,由乐凯胶片、宝硕集团、天鹅股份等成立了天威保变股份有限公司。当时,它已经成长为国内变压器行业的龙头企业,是世界上拥有变压器核心技术最齐全、掌握最尖端技术的企业,并连续多年蝉联单厂产量世界第一。相关资料显示,对于与英利的合作,当时,天威内部意见并不统一,除了董事长丁强,没人支持公司将业务伸向光伏。其他人的顾虑有两点:第一,英利是民营企业,合作有风险;第二,“搞的是什么别人也看不懂。”但丁强仍然坚持,决定为英利增资,共同发展太阳能发电产业。

2002年2月,天威保变、英利集团、北京中新立业科技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三方对保定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增资扩股,股权比例为49%(3650万元)、45%和6%,保定高新区原来的股权变为债权。按照天威保变与英利集团的“君子协定”,保变不干涉经营,以类似财务投资人身份参与。保变助阵,天威英利一期工程顺利完工,投资4060万元、产能3兆瓦,被冠以“示范项目”的称号。自阿坝工程起,苗连生就尝试打造完整产业链,英利的产品和服务从多晶硅锭、硅片、光伏电池片、光伏电池组件,逐渐覆盖到最终端的光伏应用系统和光伏系统集成。

2002年,国家发改委下达了“关于无电地区电力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要求地方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新能源发展规划,“送电到乡”工程正式开始实施。也正是在这一年,3兆瓦示范项目经过前期调试投入使用,生产出第一块组件。英利又看准了机械化生产大方向,先后从美国GT公司引进第一代天车式铸锭炉、从瑞士引进多线锯切割机、从意大利引进油加热层压机,经过生产实践,逐步完善了生产工艺流程。同年,建成了国际先进水平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示范生产线,英利也拥有了自己的厂房,员工回忆说:“厂房围墙上写着‘年产3兆瓦’的标语,非常令人振奋。”

次年,3兆瓦示范项目通过国家验收,英利实现营业收入1000万元。这个项目,被誉为“我国光伏制造业发展的起跑线”,其成功,填补了我国商业化生产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空白。由此,天威英利迈开了发展的脚步,全套引进国际先进的太阳能硅片、电池、组件生产线,成为国内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电源生产企业,开启了中国光伏产业化的进程,也使“引进-消化-吸收”成为中国光伏行业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模式。

责任编辑:张雪卉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