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循环经济在行动

2021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在京举办

2021年10月15日 13:46 406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科技创新

本报讯(记者李幼玲)  9月24日,2021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在京举办。本次论坛以“碳中和——循环经济在行动”为主题,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主办,旨在共同探讨循环经济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点领域、实施路径和具体措施,发挥国家级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和平台智库作用。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主任解振华,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李寿生,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顾问、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院士杜祥琬,原冶金部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殷瑞钰,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金涌,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王毅,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副司长赵鹏高等出席论坛并作演讲报告。开幕式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会长朱黎阳主持。参加本次论坛的还有国务院有关部门相关司局、部分地区发展改革、工信、生态环境等部门和园区管委会代表,相关行业协会、大专院校、研究机构、新闻媒体、会员单位和企业的代表。

会上,朱黎阳发布了《循环经济助力碳达峰》报告,这是第一次有关循环经济关键领域、关键方面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路径研究。朱黎阳指出,2021年,中国循环经济协会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的要求,组织有关行业机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循环经济应对气候变化贡献的研究,就循环经济重点领域对我国“碳达峰、碳中和”贡献进行了量化研究,形成了《循环经济助力碳达峰》研究报告1.0版。课题组研究发现,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支撑碳减排的领域主要有资源再生循环利用、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生物质废弃物能源化利用、余热余能回收利用、园区循环化改造和再制造五个领域,主要包括材料替代、流程优化、燃料替代、能效提升、产品循环包括二手产品再生等方面。研究显示,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展望“十四五”,发展循环经济对我国碳减排的综合贡献率预计将达到30%,2030年实现碳达峰的时候,贡献率将达到35%。

李寿生表示,实现“双碳”目标是一项十分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也是行业发展的重大机遇,新能源、新材料以及高端制造业将会迎来低碳发展的新机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双碳”目标是在循环发展基础上的高质量发展。实现“双碳”目标、发展循环经济,是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多方参与、合作共赢。

解振华作题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主旨演讲。他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循环经济项目并指出,“循环利用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要求,全国都应该走这样的路”。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从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能源资源安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加速转型和创新,推动循环经济发展。通过加强机制、法规和政策创新;鼓励商业模式创新;强化科技创新;促进国际合作创新来推动发展。

刘燕华在主旨演讲中指出,实现碳中和,不仅是能源问题,也是社会经济与地缘政治问题,更是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而循环经济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和举措。刘燕华提出了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建议:一是全面梳理电力、工业、交通建筑领域的循环经济技术,按技术成熟度、减排效应、成本核算指标,确定标准后在全国推行;二是组织循环经济共性技术研发和推广,特别是政府要支持中小企业在循环经济方面技改的共性技术研发和推广;三是开发消费端的循环经济技术和产品;四是推动循环经济的市场机制建设。

杜祥琬在题为《废弃物资源化助推碳达峰碳中和,由“无废城市”试点走向“无废社会”》的演讲中指出,资源循环利用具有战略性意义,要由无废城市试点走向无废社会。要减少填埋,增加分类后资源化利用;增加可再生能源或生物质能源;发展废旧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的回收、再生利用;应对能源转型的新问题,重视风力发电叶片、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电动车电池回收利用等问题。

赵鹏高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要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节能提高能效,发展循环经济,加强技术创新,提升碳汇能力,完善政策机制以及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十四五”期间,将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抓住产业园区“主战场”,深入推进循环化改造,促进废物综合利用、能量梯级利用、水循环使用;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推进废旧物资回收网点与生活垃圾分类网点相融合,促进再生资源产业高水平集聚发展;推动农林废弃物高效利用,积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鼓励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王毅在题为《碳中和转型新格局下发展循环经济的挑战、机遇和对策》的主旨演讲中指出,基于我国资源禀赋、双循环及双碳目标下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依然是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和促进绿色低碳转型的有效手段与重要选择。要全面、科学地理解“双碳”目标及循环经济的作用,并建议优先制定碳中和长期战略及各项规划,明确重大时空布局和转型路径,短中长期目标相结合。就“双碳”目标下发展循环经济,他给出了政策建议:以“双碳”引领完善重点循环经济制度,统筹制修订循环经济促进法、资源综合利用等法律制度,加强可持续产品生态设计,减少碳和生态足迹,总结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经验,因地制宜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加强绿色供应链管理;完善城市循环经济相关业务的综合运营服务制度,要建立循环经济的碳减排评价体系,完善碳减排贡献核算方法,制定循环经济的碳去除认证监管框架;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建立循环经济行业和产品的资源效率标准标杆标识,建立MRV体系,推动环境、社会与治理与有效公众参与;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创新,加强绿色循环产业链接、多源固废协同处置技术研发创新。

金涌作题为《碳中和——循环经济在行动中》的主旨演讲。他指出,碳中和是碳元素的循环经济,碳中和将成为研究、科技开发、投资、生产消费和流通等决策的依据。他认为,未来碳中和思想将是中国经济增长最大的驱动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就是要从工业化时代转变成信息化时代,转变成可再生能源主导的时代,将化石燃料变成材料,不断加以循环利用,循环经济时代也就到来了。

论坛上还举行了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碳中和工作委员会揭牌仪式。根据协会章程,经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成立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碳中和工作委员会。该委员会将成为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开展双碳工作的专业平台,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和智库作用,为“双碳”工作主管部门提供决策支撑,同时为地方政府、产业园区和广大会员提供专业服务。

在政策权威报告环节中,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副司长傅小锋、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和综合利用司副司长尤勇、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陆新明、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副司长周志强分别作题为《发挥循环经济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推动工业绿色发展,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关于“双碳”工作的几点思考》和《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的报告,对国家相关政策进行了深入、全面的解读。

此外,论坛组织安排了领先企业发言和两场精彩对话。第一场对话主题为“废旧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设与碳中和”,与会代表围绕废旧物资回收体系建设、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环保监管、科技支撑、标准引领、再制造产业发展、二手商品市场建设、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等进行了深入交流。第二场对话以“构建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与碳中和”为主题,嘉宾们就构建支撑碳减排的循环产业体系、“双碳”背景下构建循环经济生产体系、促进工业绿色发展、打破资源利用与碳排放关联、产业层面技术需求、体制创新、碳核算等进行了具体而深入的研讨交流。

责任编辑:杨净茹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